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增城市清燕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增城市清燕小學始建於2009年,由原來五聯小學、光明小學、太平小學、西瓜嶺小學撤併而成。學校位於荔城街太平村黃屋山,東臨華商學院,南向荔新公路,地處增城市新城市中心區的南端。清燕小學的建成是增城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十件實事之一,也是荔城街落實市委、市政府實施教育資源整合、創建教育強市、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戰略而規劃新建的一所小學。

學校介紹

建設清燕小學是增城市2009年為民辦十件實事之一,也是荔城街的重點工程。一直以來,荔城街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積極整合教育資源,促進城鄉教育均衡化,進一步推進城鄉統籌發展。2005年,經過新一屆黨工委認真研究,決定在荔城街南北部各建設一所小學,撤併南北部所有的農村「麻雀」學校,其中在南部新城區新建的就是清燕小學。

發展規劃

清燕小學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定不移地把市委、市政府和荔城街的決策部署與學校的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制定了「五年」發展規劃:一年抓穩定,兩年上規範,三年拼質量,四年出品位,五年成為當地有名望的學校。學校自成立以來,圍繞市教育局和荔城街教學指導中心的工作,順利完成了各項任務,較好地達到了工作目標,教學質量逐年提高。

辦學理念

清燕小學的辦學理念是「讓每一個孩子幸福成長」,辦校宗旨是「弘揚個性,發展潛能,和諧共進」。學校的教風[1]是「以情育人,以愛喚心」,學風[2]是「樂學、勤奮、好問、善思」。學校的育人目標是「讓每一朵花兒都能綻放」,學校校訓是「無負今日」,學校校風是「求真、樂善、尚美」,其中「求真」是指「認真學習,刻苦鑽研;真誠務實,志存高遠;追求真理,開拓創新」;「樂善」是指「心存善念,為人以誠;樂持善行,待事以理;倡導善思,處世以德」;「尚美」是指「身心健美,快樂成長;崇尚完美,力爭一流;願景優美,和諧共進」。

辦學條件

學校建設規劃方面

清燕小學校園建設布局的規劃設計任務由武漢大學設計研究總院承擔,遵循了「總體規劃、分期建設;尊重生態、順勢而建;區間明確、功能齊備;主調突出、人性第一」的原則。清燕小學按照廣東省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占地面積73畝,建築總面積15570平方米,總體辦學規模為24個教學班,可提供1200個學位。

教學設施設備方面

清燕小學現已建好教學樓三棟、多功能場室教學樓一棟、師生食堂一棟(可同時容納近1000人就餐)。全校共有25個教學平台,每個教學班均配備一台多媒體教學平台,可供師生使用的電腦共有165台。此外,學校還擁有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科學等學科專用場室20間。

2012年,學校投入4萬多元,建設了一座可供學生勞作、學習的生物園。在運動設施方面,配備了200米規範塑膠跑道,高低年級使用的籃球場6個、標準足球場1個,計劃在近兩年由政府撥款建設一所室內體育館。除此之外,學校還專門配備了校車,對在校學生上學、放學進行接送,車費由政府統一進行補貼。

師資隊伍方面

自建校以來,清燕小學一直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為打造一支高業務素質水平的專業化師資隊伍,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對師資培訓進行統籌。學校在校教職工49名,專任教師43人,其中小學高級教師37名,占全體教師的86%,小學一級教師6人,占全體教師的14%;

大學本科學歷19人,占全體教師的44%,大學專科學歷21人,占全體教師的49%,中專畢業3人,占全體教師的7%。自2009年以來,清燕小學教師中被評為「省骨幹教師」的有1人,被評為「廣州市骨幹教師」的有1人,被評為「增城市骨幹教師」的有3人,有4位老師是荔城街學科教研中心組成員。

清燕小學的領導班子同樣非常優秀。如清燕小學的梁福金校長獲得了南粵優秀教師、廣州市百佳美術教師、廣州市教學教研十佳教師、廣州市支持少先隊工作好校長等榮譽稱號,並且是廣州市基礎教育系統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名校長培養對象;

張佩新副校長被聘任為增城市綜合實踐教研理事,獲得了廣州市優秀教師稱號;黃勇明副校長獲得了廣州市優秀教師、十佳青年數學教師、廣東省骨幹教師、廣東省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優秀工作者、全國華杯賽初級教練員等榮譽稱號,被聘為廣州市小學數學教研理事、增城市小學數學教研會會長、廣州市中心教研組成員。

學校榮譽

在全校師生的努力下,清燕小學先後被評為「廣州市規範化學校」、「廣州市安全文明學校」、「廣州市綠色學校」、「廣州市花園式單位」、「增城市德育達標學校」,獲得了「2010年增城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2009和2011年荔城街教書育人先進單位」、「2011--2012荔城街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在市政府、市教育局和荔城街道辦的重視和支持下,清燕小學的辦學條件正日臻完善,管理不斷規範,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升,具備了良好的育人氛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