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墨角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墨角蘭
圖片來自中文社區

墨角蘭學名Origanum majorana),隸屬於唇形科牛至屬,別稱馬郁草馬約蘭草甜墨角蘭(Sweet Marjoram)、多節墨角蘭(Knotted Marjoram)及馬喬蘭(Marjoram)。是一種有點對寒冷敏感的多年生香草,帶有甜柑橘的香味。葉對生,卵圓形,具頂生傘房花序,開白色或紫色花朵。墨角蘭莖和葉均含有揮髮油,主要成分為百里香酚(Thymol)和香荊芥酚(Carvacrol)。二者為本品芳香味的來源,可促進消化、消脹和環節痙攣。雖然墨角蘭對寒冷較敏感,不過墨角蘭仍可以在耐寒性第5類的地區生長。

墨角蘭(marjoram)一詞(古法語:majorane、中古拉丁語:majorana)並不是直接源於拉丁詞maior(主要)[1]。墨角蘭原產地是在地中海,後來希臘人羅馬人將這種植物視為幸福的象徵。

在烹飪方面,墨角蘭是一種調味料,使用是其頂部若然以開花或是變乾都均需要切掉。墨角蘭常被用來調配混合型調味劑,如普羅旺斯香草(Herbes de Provence)和扎阿塔(Za'atar)中。

主要價值

收采和加工:在開花期間副取地上部分,洗淨曬乾,加工切成小段。
使用部分:為唇形科植物墨角蘭的葉。
性味:味微苦,性溫。
主要成分:莖和葉均含有揮髮油,主要成分為百里香酚(Thymol)和香荊芥酚(Carvacrol)。二者為本品芳香味的來源。
烹調用途:墨角蘭為意大利式菜餚常用的香辛料。本品與牛至香草香味相似,但略帶苦味,故適用於較濃郁的菜餚,亦常用於烹製意大利薄餅。
其他作用:有助消化、消脹氣和解痙攣的作用。

有關種類

牛至(有時被列為墨角蘭的一種)亦被稱為野生墨角蘭(Wild Marjoram)。在南歐,墨角蘭在灌木叢和籬笆間均十分常見,大多有30-80厘米高,具有短小的及有點卵形的葉子和一串串紫色的花。墨角蘭有強烈的味道及滲透力。

牛至或克里特島牛至(Cretan Oregano)和墨角蘭亦有類此的用途。

耐寒墨角蘭(Hardy Marjoram)或法式墨角蘭(French marjoram)是墨角蘭與牛至的混種,本身更能抵禦寒冷,但甜味卻些微減少。

參考文獻

  1. Marjoram,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Douglas Harper, November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