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轉移性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外陰轉移性癌 |
就診科室 :婦科,腫瘤科 多發群體 :女性 發病部位 :外陰 常見病因 :原發腫瘤擴散至外陰 常見症狀 :外陰結節,呈單個或多發,腫瘤生長快外陰疼痛,少數可表現為尿頻、尿痛、排尿不暢 少部分患者開始即呈糜爛、菜花狀改變。 |
外陰轉移性癌比較少見,全身其他部位的任何癌腫均有可能轉移至外陰,癌轉移至外陰已屬疾病的中晚期,預後較差,但綜合治療仍可達到一定效果。對外陰轉移性癌的診斷和處理逐漸受到重視和關注。外陰轉移性癌多來自宮頸癌、子宮內膜癌、陰道癌和絨毛膜癌,經陰道累及外陰,或經淋巴、血行轉移而來。 [1]
目錄
病因
外陰轉移性癌與原發癌腫組織來源及病因相同。原發腫瘤的擴散主要通過靜脈癌栓逆行轉移到外陰,也可通過淋巴轉移或直接蔓延而來。 宮頸癌可由血循環及淋巴轉移到外陰,也可直接經陰道累及外陰。內膜癌、卵巢癌、絨癌可經血流逆行轉移到外陰,也常通過圓韌帶的淋巴途徑轉移到腹股溝淋巴結。直腸癌可直接向周圍組織浸潤或經淋巴結轉移到陰道和會陰。左側卵巢靜脈直接引流至左腎靜脈,因此,原發腎癌外陰轉移多來自左側。 [2]
臨床表現
外陰轉移性癌的首發症狀多為患者本人或體檢時偶然發現外陰結節,呈單個或多發,腫瘤生長快。其次為外陰疼痛,少數可表現為尿頻、尿痛、排尿不暢等泌尿系症狀。外陰病變多位於皮下,隨着病情發展表皮潰破,易形成潰瘍。少部分患者開始即呈糜爛、菜花狀改變。 [3]
檢查
血腫瘤標誌物檢測
腫瘤標誌物是指腫瘤組織產生的可以反映腫瘤自身存在的化學物質。腫瘤標誌物包括酶,激素及非酶非激素的蛋白,腫瘤相關抗原、細胞因子、基因標誌物等,可根據腫瘤分泌的標誌物判斷腫瘤的來源,較多的文獻報道認為聯合檢測腫瘤標誌物可以早期發現診斷腫瘤並可以作為腫瘤治療的監測手段,但對於確定腫瘤的組織來源特異性差。
病理檢查
通過組織學檢查首先確定腫瘤的良、惡性質,其次確定是原發或繼發腫瘤。根據轉移瘤的病理特徵,在已有原發腫瘤存在的情況下,一般容易得到診斷。文獻報道根據腫瘤臨床特點、病程和治療反應,缺少病理診斷的情況下也可獲得臨床診斷。
免疫組織化學檢查
[[免疫組織化學是通過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原理,來識別細胞所含特殊成分,用以識別腫瘤的組織來源和類型。隨着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在臨床的逐漸推廣應用,組化方]法在判斷轉移性癌組織來源方面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電鏡檢查
在普通光鏡檢查腫瘤來源時出現不一致情況下,電鏡檢查有助於判斷腫瘤的組織來源。
其他輔助檢查
影像學和聲像學檢查的目的首先是了解外陰部位病灶的大小、腫瘤侵犯骨盆及骨膜的深度、腹股溝淋巴結及盆腔淋巴結是否受累,然後根據外陰轉移癌的可能的常見原發部位特點,根據患者病情及經濟狀況,利用影像學和聲像學檢查手段有針對性地尋找腫瘤的原發部位。 [4]
診斷
外陰轉移性癌的診斷標準
存在來源於外陰以外的原發灶;外陰腫瘤的病理形態或細胞形態符合來源組織腫瘤的形態;無懷疑腫瘤原發於外陰的依據。
病史詢問
在外陰轉移性腫瘤的診斷過程中,應仔細地詢問病史,尤其要注意既往有否婦科良惡性腫瘤或全身其他部位臟器的診治病史。
臨床表現
患者既往或正患有惡性腫瘤者,除有原發腫瘤的症狀外,外陰出現痛性或無症狀的腫快,轉移性癌的診斷可能因考慮到若外陰轉移性癌部位先於原發灶而出現,容易把外陰轉移性癌混為原發性癌。因此,有必要與各種原發性的外陰癌相鑑別,同時還要尋找原發癌的部位。 [5]
治療
單純放療
有手術禁忌證或病變範圍廣泛、部位特殊(鄰近肛門尿道)、估計手術切不淨者,應用60Co、8MVX線或10~25MeVβ線對外陰病灶垂直照射。宮頸癌同時發生外陰轉移癌,照射時將放射野下移包括外陰病灶。宮頸癌全療程放療結束後,對外陰病灶垂直照射10~20Gy。宮頸癌宮頸、陰道復發,同時給予腔內照射。生殖道腫瘤腹股溝淋巴結受累者,也給予腹股溝部位的垂直照射。
單純化療
尚無統一的化療方案,常用有CP(環磷酰胺+順鉑)、ACP(多柔比星+環磷酰胺+順鉑)、PVB(順鉑+長春新鹼+博萊黴素)、FCP(氟尿嘧啶+環磷酰胺+順鉑)、FACV(氟尿嘧啶+多柔比星+環磷酰胺+長春新鹼)方案,一般應用3~6個療程,環磷酰胺、長春新鹼、絲裂黴素、甲氨蝶呤也可單獨給藥。
手術加化療
根據疾病程度可採取姑息性外陰切除術、廣泛性外陰切除術、廣泛性外陰切除術加部分尿道切除術及陰道切除術等不同術式。術後再輔助於全身化療2~4個療程。
放療加化療
外陰轉移灶垂直外照射30~50Gy後再予以全身化療1~3個療程。主要針對不適宜手術或伴有局部復發、遠處轉移的患者。
綜合治療
預防
參考來源
- 陳潔,孫敏. 外陰轉移性癌60例臨床分析. 《 腫瘤學雜誌 》 , 2000
- 王靖華,王華,吳玉新. 外陰轉移性腺癌1例報告. 《 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 》 , 2001
- 賈玲,王婷婷,王琳. 外陰皮膚轉移性腺癌一例. 《 CNKI 》 , 2012
- 魏成琰,李慧,武昕. 穀胱甘肽S轉移酶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外陰鱗狀細胞癌和外陰硬化性苔癬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 vip 》 , 2016
- 周潔晶,齊宇紅,張琰君等. 17例復發性或轉移性外陰癌的放療療效分析. 《 實用婦產科雜誌 》 , 2014
文獻來源
- ↑ 外陰轉移性癌是什麼有來醫生
- ↑ 外陰轉移性癌怎麼辦快速問醫生
- ↑ 外陰轉移性癌有哪些症狀?39健康網
- ↑ 外陰轉移性癌應該做哪些檢查?39健康網
- ↑ 外陰轉移性癌的診斷方法有哪些快速問醫生
- ↑ 外陰轉移性癌怎樣治療?39健康網
- ↑ 外陰轉移性癌應該如何預防?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