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多鱗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多鱗鱚
duo lin xi

中文學名:多鱗鱚

拉丁學名:Sillago sihama (Forsskål, 1775)

門:脊索動物門

綱:硬骨魚綱

目:鱸形目

科:鱚科

屬:鱚屬

多鱗鱚,Sillago sihama (Forsskål, 1775),鱚科鱚屬的一種魚類。主要分布於印度洋-西太平洋的熱帶海域,南非耐斯納至日本澳大利亞、加勒多尼亞、土耳其及我國沿海均產之,粵西地區產量較高。[1]

特徵

體呈細長圓柱形,略側扁,頭呈錐形,口小,眼大。鱗片細小極易脫落。魚體背部黃棕色,腹部淡,尾鰭微凹,一般體長12~16厘米、體重10~30克、口小,吻鈍尖,兩頜牙細小成絨毛狀、眼大、卵形。體被弱櫛鱗,背部灰褐色,腹部乳白色。側線明顯,伸展至尾鰭。背鰭2個,分離,第二背鰭長並與臀鰭相對,無硬棘;尾鰭淺凹形、黑褐色;背、胸、腹及臀鰭均為淺灰色、體側及各鰭無斑紋及斑點。

習性

大多活動於熱帶海灘、沿岸內灣,河口沙洲,有時進入淡水,棲息於1~60公尺海域;肉食性,主要捕食多毛類的蠕蟲、小蝦、蝦和片腳類動物;性膽小,易受驚嚇,當被驚擾時成魚會潛入沙中躲藏。

產地

主要分布於印度洋-西太平洋的熱帶海域,南非耐斯納至日本,澳大利亞、加勒多尼亞、土耳其及我國沿海均產之,粵西地區產量較高。產卵期為春末至夏季,6~9月為繁殖高峰期,每尾雌魚在凌晨可產下約2000粒的漂浮卵,且一年可多次產卵,約21小時後受精卵孵化。仔魚和稚魚為大洋性,形成魚群,吃浮游生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