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夜蝰亞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夜蝰亞科
圖片來自itsfun

夜蝰亞科學名Causinae)是爬蟲綱有鱗目蛇亞目蝰蛇科下的一個單型亞科,科下主要包括分布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有毒蝰蛇。[1]

夜蝰亞科是為了夜蝰屬Causus)而特別設立的一個亞科,而這些夜蝰是根據牠們於鱗片結構、卵生形態、毒素分泌等各方面的獨特性,並且有著圓形瞳孔,因而被獨立出來的一種原始蝰蛇。目前夜蝰屬下共有六個種已被確認。

特徵

夜蝰普遍長得強壯,但長度往往不超於一。夜蝰其中一個與一般蝰蛇不同的地方在於,普通的蝰蛇頭部在鱗片及顏色分布上,均與其頸部以後身體間有著明顯的分別。可是夜蝰的頭身對比卻遠遠沒有其它蝰蛇般顯著和強烈。另外,一般蝰蛇的瞳孔都是直線形的,可是夜蝰的瞳孔卻是圓形的。夜蝰的牙齒與其它蝰蛇間亦有分別。很多蝰蛇的毒牙構造都屬於前溝牙結構,尖銳而修長,然而夜蝰的毒牙卻明顯較為短小。

習性

雖然夜蝰的名字中有一「夜」字,但實際上夜蝰的活躍時段多數在白天。當受到外來騷擾時,牠們的反應異常強烈,並會向對手發出凶惡的嘶叫聲。牠們會把身體前段昂起,蓄勢待發,並瞬即展開強勁的咬擊。有些夜蝰更會展現出像眼鏡蛇般的攻防姿態。牠們的攻擊很多時候是以逃脫為最終目的,因此牠們多會採取一擊脫離的戰術。

毒性

雖然夜蝰的毒牙含有侵略性的毒素,但牠們平常都不會輕易運用毒素傷害獵物。儘管牠們的毒素可以容易地制服獵物,但夜蝰多數直接以身體捆縛獵物後,便開始進行吞食。夜蝰的毒素實際上並不太強,而且輸毒方式只能透過空心毒牙的尖端進行滴漏,而非迅速強烈地向對手注射。其毒性亦僅能引起被咬者傷口上的痛楚及腫脹而已。即使被夜蝰的毒擊咬到,也並不一定要進行抗毒治療。雖然如此,南非一帶仍有一種專門針對至少兩個種的夜蝰毒素的血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