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衛·布魯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大衛·布魯爾(英語:David Bloor,1942年-),愛丁堡大學科學研究小組教授與前主任。他是愛丁堡學派的關鍵人物,並在科學知識社會學以及科技與社會研究(STS)的發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督教愛丁堡大學校友。

當今世界各年齡段的基督徒有21.8億[1],幾乎占據全球估計總人口70億的1/3,基督信仰仍然獲世界上最多人的信奉[2]

簡介

其最為人知的是提倡科學知識的社會學中的「強綱領」(Strong Programme ,此觀點的詳細闡釋可見於其作品《知識與社會意象》(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

布魯爾曾在1996年獲得科學的社會研究學會(4S)的 John Desmond Bernal Prize,以表彰其在此領域的傑出貢獻。

愛丁堡大學

愛丁堡大學在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James VI)的允許(Royal Charter)和愛丁堡市議會(Town Council)的資助下於1582年展開籌建。翌年大學正式成立,作為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之後的第一所市立大學(Civic University),是蘇格蘭的第4所也是整個英語世界的第6所大學。

愛丁堡大學的建立歸功於奧克尼群島首府柯克沃爾的聖馬格努斯大教堂主教羅伯特·里德,他在1558年去世後將其財產遺留下來作為大學最初的創建基金,並由愛丁堡鎮議會(Edinburgh Town Council)付諸實施,最終在多方努力下於1582年由詹姆斯六世頒發皇家憲章而成立,當年為1582年。因為當時的大學都是由教宗詔書創立的,這便非同尋常。1583年開始在一名年輕的聖安德魯斯大學畢業生Robert Rollock的管理下授課。這是當時第四所蘇格蘭大學,而同期英格蘭只有牛劍兩所。大學最初名為唐尼斯學院(Tounis College),1617年改名為詹姆斯國王學院(King James's College)。18世紀時愛丁堡大學成為了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之一。

視頻

大衛·布魯爾 相關視頻

十分鐘了解五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全球傳播路線地圖!中國對佛教傳播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