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苧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葉苧麻 |
中文學名:大葉苧麻 拉丁學名:Boehmeria longispica Steud.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蕁麻目 科:蕁麻科 族:苧麻族 屬:苧麻屬 種:大葉苧麻 分布區域:分布於日本、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 |
大葉苧麻(學名:Boehmeria longispica Steud.)是蕁麻科苧麻屬植物。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具白色柔毛,有分枝。葉對生,紅綠 色,廣卵形至近圓形,先端銳尖或尾狀漸尖,基部圓形至截形,邊緣具粗鍋齒。腋生下垂的穗狀花序;雄花被3~5裂;雄戀3~5枚;雌花被管狀;子房上位,一室。瘦果有白毛。花期6~7月 [1]
大葉苧麻來源
蕁麻科植物大葉苧麻的全草。
大葉苧麻形態特徵
亞灌木或多年生草本,高0.6~1.5m,上部通常有較密的開展或貼伏的糙毛。葉對生,同一對葉等大或稍不等大;葉片紙質,近圓形、圓卵形或卵形,長7~17cm,寬5.5~13cm,頂端驟尖,有時不明顯三驟尖,基部寬楔形或截形,邊緣在基部之上有牙齒(下部的較小,近正三角形,上部的大,三角形,頂端銳尖,全緣或常有1小齒),上面粗糙,有短糙伏毛,下面沿脈網有短柔毛,側脈1~2對;葉柄長達6cm。穗狀花序單生葉腋,雌雄異株,不分枝,有時具少數分枝,雄的長約3cm,雌的長7~20cm;雄團傘花序直徑約1.5mm,約有3花,雌團傘花序直徑2~4mm,有極多數雌花;苞片卵狀三角形或狹披針形,長0.8~1.5mm。雄花:花被片4,橢圓形,長約1mm,基部合生,外面被短糙伏毛;雄蕊4,花葯長約0.5mm;退化雌蕊橢圓形,長約0.5mm。雌花:花被倒卵狀紡錘形,長1~1.2mm,頂端有2小齒,上部密被糙 毛,果期呈菱狀倒卵形,長約2mm;柱頭長1.2~1.5mm。瘦果倒卵球形,長約1mm,光滑。花期6~9月。 合併圖冊(2張)
大葉苧麻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600m丘陵或低山山地灌叢中、疏林中、田邊或溪邊,在貴州、四川達1000~1300m。
大葉苧麻分布範圍
分布於廣東、廣西、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台灣、浙江、江蘇、安徽、湖北、四川、 陝西、河南南部、山東和日本。
大葉苧麻主要價值
莖皮纖維可代麻,供紡織麻布用。
大葉苧麻採集加工
夏、秋采其帶根全草,洗淨,切碎,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