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冬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港冬棗是一個中國特產。是經過農藝技術人員依據本地崔莊冬棗培育、優選出的冬棗優良品種。大港冬棗果皮赭紅光亮,色澤鮮艷,皮薄肉脆口感好,果大、核小、酥脆、汁多、酸甜適口,品質極佳,平均單果重20克,指標優於大部分鮮果,被許多國內外專家譽為「百果之王」。
中國飲食文化[1]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穀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現在不同,當時早田作業主要是:稷,是小米,又稱穀子,長時期占主導地位,為五穀之長,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黃梁[2]。黍,是大黃粘米僅次於稷,又稱粟,是脫粒的黍。麥,大麥。菽,是豆類,當時主要是黃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窮人吃的,麻又叫苴。南方還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後中原才開始引種稻子,屬細糧,較珍貴。菰米, 是一種水生植物茭白的種子,黑色,叫雕胡飯,特別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裡揉來脫粒。
特產簡介
大港冬棗是經過農藝技術人員依據本地崔莊冬棗培育、優選出的冬棗優良品種。大港冬棗果皮赭紅光亮,色澤鮮艷,皮薄肉脆口感好,果大、核小、酥脆、汁多、酸甜適口,品質極佳,平均單果重20克,指標優於大部分鮮果,被許多國內外專家譽為「百果之王」。
經過十多年的規劃發展,天津濱海新區大港已成為北方重要的冬棗生產基地。8個冬棗精品園、5個冬棗觀光園、3萬畝無公害生產示範園、冬棗飲品、冬棗驛站成為大港地區農業對外的名片,形成產、運、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模式。
地域範圍
大港冬棗分布於天津市東南部濱海新區大港地區,距天津市區33km。坐標為東經117°08′~117°34′、北緯38°33′~38°57′之間,海拔1.2m~3.5m。東臨渤海灣;南與河北省黃驊市接壤;西與天津市靜海縣毗鄰;北與津南區、西青區為界。分布於中塘鎮、太平鎮、小王莊鎮、港西街、古林街等地。總種植面積6666.7公頃,冬棗年總產量約為6000噸。
產品品質特性特徵
1、外在感官特徵: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重19.8 g,果皮較薄、深棕紅色,果面光滑。果肉酥脆、綠白色、汁液多。果核紡錘形,果核小。風味濃酸甜適口,口感好,品質極佳,適於鮮食2、內在品質指標:大港冬棗內含豐富的維生素C、纖維素、果膠和鐵、鋅、等微量元素。3、產品質量安全規定:大港冬棗產地環境、產品質量符合國家相關強制性技術規範要求,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食品衛生標準GB2762-81《食品中汞允許量標準》、GB5127《食品中敵敵畏、樂果、馬拉硫磷、對硫磷允許殘留量標準》、GB4788-84《食品中甲拌磷、殺螟硫磷、倍硫磷殘留量衛生標準》、GB4810-84《食品中總砷允許量標準》、GB4809-84《食品中氟允許限量標準》和國家標準GB18740-2002、NY5252-2004無公害食品冬棗等有關規定執行。
參考文獻
- ↑ 中國的飲食文化 ,搜狐,2022-11-30
- ↑ 稷:與粟異名的五穀之長,搜狐,2018-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