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港街道(江蘇省鎮江市鎮江新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港街道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大港街道

所屬地區:江蘇省鎮江市鎮江新區

大港街道,隸屬於江蘇省鎮江市鎮江新區,地處鎮江新區東部,東依圌山與大路鎮毗鄰,南與丁崗鎮相連,西與諫壁街道接壤,北瀕長江與丹徒區高橋鎮相望,轄區總面積68.3平方千米。 2011年末,大港街道總人口50853人。 北宋雍熙四年(987年),為洪溪鎮,屬丹徒縣。1998年3月,分設大港鎮、大港街道。2005年底,大港鎮併入大港街道。 截至2020年6月,大港街道轄11個社區、3個行政村, 街道辦事處駐港口路8號。 2011年,大港街道實現生產總值188.78億元,財政總收入10.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681元。 [1]

位置境域

大港街道地處鎮江新區東部,東依圌山與大路鎮毗鄰,南與丁崗鎮相連,西與諫壁街道接壤,北瀕長江與丹徒區高橋鎮相望,轄區總面積68.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港街道地處寧鎮山脈東端的低山丘陵地帶,地形以丘陵崗地為主,東部有圌山、五峰山、橫山、煙墩山;西部看背後山、大山、青龍山。境內最高峰位於圌山,海拔258米。中南部為低緩崗地。中部及沿江為平地。

氣候

大港街道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5.5℃,年平均降水量1070毫米。

水文

大港街道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有長江深水岸線16千米;主要河流有大港河、捆山河、躍進河等4條,總長度15.6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躍進河,從北角3號閘至唐巷村,流經境內長4.6千米。

自然災害

大港街道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風災、低溫、霜凍、雷擊、冰雹等。1980年7月17日,因狂風暴雨造成166戶受災,受損房屋1232間,倒塌514間。

自然資源

大港街道境內已探明礦產資源以石灰石為主,地質儲量1.1億立方米,可采儲量集中分布在大港青龍山;地熱資源豐富,年可利用量為192萬立方米。 2011年,大港街道有耕地面積1.59萬畝。

人口

2010年末,大港街道總人口66077人。 2011年末,大港街道總人口5085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0800人,城鎮化率80.2%。另有流動人口9868人。總人口中,男性29964人,占58.9%;女性20889人,占41.1%;14歲以下7069人,占13.9%;15—64歲39687人,占78%;65歲以上4097人,占8.1%。2011年,人口出生率3.09‰,人口死亡率0.41‰,人口自然增長率2.6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4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大港街道實現生產總值188.7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僵44.53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1.2:75.2:23.6。2011年,財政總收入10.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01億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42億元;增值稅4.94億元;企業所得稅2.07億元;個人所得稅0.5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681元。

農業

2011年,大港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3.1億元。 大港街道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400噸,人均67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500畝,產量2500噸。 大港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000頭,年末存欄量800頭,家禽飼養量6萬羽,上市家禽3萬羽;畜牧業總產值0.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9%。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