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網絡 的圖片

大花菌,中藥名。為口蘑科真菌鬆口蘑Tricholomamatsutake(S.ItoetImai)Sing.的子實體。具有舒筋活絡,理氣化痰,利濕別濁之功效。

常用於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舒,痰多氣短,小便淋濁。[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松蕈

拼音名:Sōnɡ Xùn

別名: 松菌松蘑松茸雞絲菌大花菌大腳菇青崗菌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icholoma matsutake(S.Ito et Imai)Sing.[Armillaria matsutake S.Ito er Imai]

出處

宋代陳仁玉《菌譜》載:「松蕈,生松陰,采無時……人有病漫濁不禁者,偶啜松下菌,

病良已,此其效也。」上所述即為口蘑科真菌鬆口蘑。又《滇南本草》所載之松菌亦指本品。

來源

藥材基源:為口蘑科真菌鬆口蘑的子實體。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采,曬乾或烘乾。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松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中地上,秋季單生或形成蘑菇圈。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西南及安徽、台灣、西藏等地。

原形態

菌蓋寬5-20cm。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黃褐色至栗褐色平伏的絲毛狀鱗片,

表面乾燥。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或稍帶乳黃色,密、彎生,不等長。菌柄較粗壯,

長6-13.5cm,粗2-3cm,菌環以上污白色,並有粉粒,菌環以下具栗褐色纖毛狀鱗片,

中實,基部有時稍膨大,菌環以上較平滑。菌環生於柄的上部,膜質,上面白色,

下面與柄同色。孢子無色,光滑,寬橢圓形至近球形,(6.5-7.5)μm×(4.5-6.2)μm。

性味

甘;性平;

功能主治

舒筋活絡;理氣化痰;利濕別濁。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舒;痰多氣短;小便淋濁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松蕈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松蕈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