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鎧日本所特有的盔甲形制,也是日本人引以為傲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藝術價值文化遺產。它大約誕生於平安中期,到鎌倉末和室町初達到大成。室町幕府後期[1],因為戰爭的頻繁化和平民化,火藥武器的引進等種種原因,大鎧的地位逐漸被胴丸、腹卷和具足等所代替。

外形

右邊這幅圖並不是真正的大鎧,而是當代作為藝術品製作的十比一的大鎧模型。這件「緋色威之鎧」,究其形制,是屬於江戶以後的裝飾性甲冑,和真正大鎧繁盛時代、實用化時代的形制有很大的不同。不過也好,正好用它來對比,更方便說明真正大鎧的樣子。

首先是胄,日本人在大鎧誕生以後,習慣稱之為兜或缽。日本的兜獨具特色,是用長條狀的、皮、鐵等紮成,再環向固定,並上漆,通過這樣的步驟做成的。到了平安時代,出現了最日本化的「沖角付胄」。而大鎧,乃至於後來具胴、具足時代,各種形形色色的頭盔樣式,都是從這種「沖角付胄」變化而來的。

請對照左下圖這具筋兜,這是當世具足的兜,但是除了天辺封死,和吹返縮小外,和大鎧的兜沒有太大區別。大鎧誕生之初,在「沖角付胄」的基礎上,其所鑲之鐵釘變大,產生了「嚴星之胄」,也就是後來星兜的雛形。而鋂(應寫作左革右每,中文和現代日文都無此字,故暫時用鋂字來代替)的覆頰部分翻轉,變為吹返,眉庇變大——這就是日本兜的基本形制了。

兜非完全的半圓形,腦後微凸,頂上有口,稱為「天辺」——古人在戴盔前是要先戴上烏帽子的,烏帽子上部扭折後,從天辺伸出,如一個上尖下桃子狀。盔的前端,有一到三條下端呈花瓣狀的條形加固帶,稱為「篠垂」。「眉庇」上飾以華彩,並裝有可拆卸式的前立。

前立

也許因為盔頂要開口塞烏帽子,所以日式兜不能象其它各國的頭盔一樣,把裝飾品放置在頭頂,就只好獨闢蹊徑,插置於頭盔的各個位置:最多的是在前部,稱為「前立」,在左右的稱為「脅立」,在後的稱為「後立」。就算後來天辺沒有了,也只有一小部分頭盔在頂上加裝飾,稱為「頂立」。

大鎧時代,最常見的裝飾是前立,最常見的前立是「鍬形」。鍬形種類樣式很多,初期則多作狹長形,裝在雕鏤精美的「鍬形座」上面。後來鍬形座乾脆做成獸頭狀,稱為「獅齧」。兜上的吹返非常大,並飾有花朵形的金色扣狀物,這種裝飾在整套大鎧的各個部位都可能出現,稱為「居文金物」。鋂分多層(一般為五層,稱為五枚綴),最上連接兜的,叫「缽付之板」,下面分別叫「二之板」、「三之板」、「四之板」……最底下為「菱縫之板」。武士們割據相爭的時代,是沒有統一鎧甲制服的,所以為了區別陣營,笠印和笠標就先後出現。大鎧的基本形制,是要在腦後結以笠印,因此即使沒有笠印,笠印付環和其上的「緒」(繩帶)結成總角,還是都要保留的。

脅楯

大鎧的主要質地是革甲片鐵甲片互相疊加混編,很少有全鐵甲的。胴甲分連綴的胸板、主體的沖胴,以及後背的逆板等數部分,連綴成一個整體。除去用緒通過胸板在肩上打結外,還圍攏身體,在一側(一般是左側)用「脅楯」來固定。脅楯包括兩部分,上面的壺板,和下面的草摺——這草摺,和聯繫胴甲的草摺是一樣的,結束以後,可以很完美地成為一個整體,另外它還單獨有一個名字,叫作「馬手」。

栴檀板與鳩尾板

和此後的具足等鎧式不同,胸前所垂掛的兩條甲片——「栴檀板」與「鳩尾板」是大鎧最明顯的標誌[2]。而如此明顯地左右不對稱,在各國的古代盔甲樣式中都比較罕見,也正體現了日本獨特的審美意識吧。「栴檀板」防護右胸,較寬且長,一般明顯地體現出連綴的甲片;「鳩尾板」防護左胸,較短且狹,一般蒙以布帛,除鑲邊外呈色調素潔的一個整體。兩片甲板都只有頂端與胴甲主體相連,隨着人的活動,會左右變換位置。據說現代人做過實驗,當武士伸長左臂,側身拉弓放箭的時候,鳩尾板正好遮蓋住心口;而當在上用右手揮舞太刀的時候,栴檀板也可以防護最大的破綻——右胸或右肋。因此,這兩片甲板的出現,不僅僅因為裝飾和美觀的需要,也是非常具有實用價值的。

障子之板

肩部連繫前後胴甲的除了「緒」以外,還有一片「障子之板」,和肩甲(又叫「馬手袖」)頂部的「袖之冠板」,以緒相連。胴甲下面連綴草摺,分為前面的草摺、左右的弓手,和後部的引敷三個部分。

首先,大鎧除去存在的最後階段,一般沒有很華麗的前立,既然已經有了鍬形,再加金色形前立,多少有點不倫不類。其次,喉倫(護頸)和脛當(護大腿),這都是具足的部件,在大鎧上是沒有的。大鎧以外的防護,只有籠手(防護小臂)、手甲(防護手背)、臑當(防護小腿)而已。穿大鎧的武士,一般着馬上沓,是以麻或草編織的鞋子,鞋面覆以毛皮。

視頻

大鎧 相關視頻

日本武士盔甲
歷史 日本大名武將盔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