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高加索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加索山脈

本名 高加索山脈

外文名 Caucasus Mountains

地理位置 黑海裏海之間

走 向 西北-東南向

長 度 1200 km

寬 度 200 km

起 點 索契

終 點 巴庫

主 峰 厄爾布魯士峰(5642米)

大高加索山,即大高加索山脈(Great Caucasus),亦稱高加索山脈,位於黑海裏海之間,是亞歐分界線的其中一段山脈。

該山脈主軸分水嶺為南歐西亞的分界線,其屬阿爾卑斯運動形成的褶皺山系,山勢陡峻,海拔大都在3000~4000米。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是一座死火山

簡介

又稱大高加索山脈。主軸分水嶺為南歐和西亞的分界線。位於黑海與裏海之間。呈西北-東南向橫貫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3國。屬阿爾卑斯運動形成的褶皺山系。長約1200千米,寬200千米,山勢陡峻,海拔大都在3000~4000米。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是一座死火山。海拔3500米以上終年積雪。第四紀時,全為山地冰川所覆蓋,有1500多條山 地冰川。為一條重要地理界線。

山脈北側稱前高加索(或北高加索),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氣溫可降至-30℃,夏季又高達20~25℃,年降水量200~600毫米,中西部多於東部;山脈南側稱外高加索(或南高加索),屬亞熱帶氣候,西部降水量多於東部,約1200~1800毫米。主要礦藏有錳、鉛、鋅,石油和天然氣更為豐富。北麓多礦泉,多闢為療養勝地。北高加索屬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分屬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三國。 主要河流有庫拉河、庫班河等。

地質

高加索山脈是兩洲分界線。位於黑海、亞速海和裏海之間。北鄰東歐平原,南抵伊朗、土耳其邊境。是一個由大、小高加索山脈及由庫馬—馬內奇低地等組成的龐大山系。構造上屬新生代阿爾卑斯褶皺帶。地形以高山、高原為主。自北而南分成幾代阿爾插斯褶皺帶。地形以高山、高原為主。自北而南分成幾列平行的地形單元:庫馬—馬內奇低地、斯塔夫羅 波爾高地和黑海沿岸低地;大高加索山脈;科爾希達低地和連科蘭低地等;小高加索山脈。大高加索山脈為年輕褶皺山地,全長1200多公里,分東、中、西三段。東西兩段山地較低,一般在海拔4000米以下;中段窄而高峻,許多山峰在海拔5000米以上,冰川地貌發育。

群峰高聳

大高加索山脈全長1200 公里,可分為東、中、西三段。東、西兩段山勢較低,一般海拔在4000 米以下,山體寬度為200 公里左右;中段山體較窄,山勢高峻,許多山峰海拔在5000 米以上,山上氣候寒冷,終年積雪高加索山屹立在歐亞兩洲之間,西瀕黑海和亞速海,東臨裏海,是歐亞之間的天然界限。

高加索山脈的很多山峰都是很高大的,許多山峰的絕對高度超過了海拔5000米,超過了西歐的最高峰———勃朗峰。其中,簡稱「厄峰」的厄爾布魯士峰,是大高加索山群峰中的「龍頭老大」,高達5633米,它位於高加索的中央,在群山環伺之下,顯得出類拔萃、卓爾不群。由於位處高緯度地帶,高加索山積雪和冰川對地形的侵蝕很強烈,巨大的冰斗聳立于山腰,成了薄如刀刃的山脊,頗有「倚天寶劍」的神韻。

在山頂處,積雪堆壓着群山,又形成一條連綿的飄帶,沿山脊起伏几公里,在陽光照耀下,頗為壯觀。而在古冰川的底部,細流常常匯集成碧波蕩漾的圓形湖泊,景色綺麗迷人。 著名的西高加索山保護區位於高加索山脈的最西端,1999年被遴選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它位於黑海東北50公里處,部分地區與世隔絕,只有乘直升機才可輕鬆到達,是歐洲尚未受到人類干擾的少有的幾座大山之一。

氣候[1]

氣候地區差異明顯:大高加索山以北的北高加索屬溫帶大陸性氣候;以南的外高加索屬亞熱帶氣候。

生態

高加索山脈自西北向東南延伸,形成大高加索和小高加索兩列主山脈,包括山麓地帶在內占地44萬平方公里,是個自然生態多變化的地區。

大高加索山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十分明顯:1200米以下為闊葉林;1200~2200米為針葉林;2200~3000米為亞高山和高山草甸;2600~3500米為高山苔原;3000~3500米以上為高山冰雪帶。 西高加索山的植被呈典型的垂直分布,從山麓到山頂依次生長着落葉林、冷杉、白樺樹、高加索杜鵑和灌木叢等。人跡罕至的這裡也是動物的天堂。棕熊、高加索鹿、狍、歐洲野牛、岩羚羊、水獺、黑鸛、金鷹、短趾鷹在這裡自由自在地生存着。西高加索最使人驚嘆之處要數光怪陸離的昆蟲世界,記載表明該地有2500種昆蟲,但實際上的數目比記載的兩倍還要多。

參考資料

  1. 大高加索山脈,搜狗, 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