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野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歐洲野牛,為美洲野牛屬內的一種,且為歐洲最重的陸上動物。歐洲野牛居住在森林裡,由十九世紀的一些文獻可知其天敵只有狼和熊。歐洲野牛第一次被科學地記載是在1758年由卡爾·林奈所完成。後來有一些記載將其和美洲野牛視為同種。它和原牛不同。目前分布在白俄羅斯,波蘭,俄羅斯,立陶宛,烏克蘭和斯洛伐克的森林。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哺乳綱
目: 偶蹄目
科: 牛科
亞科: 牛亞科
屬: 美洲野牛屬
種: 歐洲野牛
( Linnaeus, 1758
體長:2.9米
身高:1.9米左右
體重:600至1000公斤
食性:食草
繁殖:孕期264天左右,每胎一仔
習性:雌雄分別成群活動
分布:歐洲東部
物種學史
歐洲野牛曾經是歐洲大陸上最著名的動物。歷史上它遍布整個歐洲的西部、中部和東南部,以及瑞典的南部。古代歐洲野牛擁有非常龐大的體型。200萬年前,歐洲野牛遷徙並進入印度。然後遷徙到中東,之後是亞洲其它地方,最後在25萬年前遷徙或進入歐洲。由於農業活動,森林開發,致使野牛生存的棲息地退化和破碎化,加之無限制的狩獵和偷獵,是歐洲野牛種群減少和滅絕的主要原因。
公元13世紀時,在西歐,歐洲野牛除了阿登之外的其他地區都絕跡了,但只維持至14世紀。在東歐,歐洲野牛被規定為波蘭君主、立陶宛君主及俄國君主的財產。歐洲野牛的生存範圍已只限于波蘭、立陶宛、摩爾達維亞等地區。那時已只有貴族擁有獵殺陸地上大型動物的權力,後來這一特權更是僅限於王室成員,它們常被殺來製成皮革和角杯。隨着歐洲野牛的數量銳減,皇家法院禁止了一切捕獵行為,同時要求獵場看守者為歐洲野牛提供草場,供其放牧,作為交換,獵場看守者們因此可免徵當地稅;波蘭國王西格蒙德一世在16世紀中葉下令盜獵歐洲野牛為死刑。到1564年時,據皇室調查,世界上僅存38頭歐洲野牛;最後一頭有記載的生活在野外的歐洲野牛是雌性,於1627年死于波蘭的賈科塔羅叢林(Jaktorów),它的骨架後來被瑞典軍隊帶走,至今保保存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市。至此,歐洲野牛剩下不足50頭,全部都在動物園裡。
恢復野生種群,將動物園裡的動物放歸大自然,這個概念由波蘭動物學家J. Sztolcman提出。1923年,巴黎召開第一屆保護歐洲野牛的國際大會(EBPB),並於1932年為現存的歐洲野牛創建譜系,為所有的野牛建立檔案並登記管理。自1946年以來野牛數量開始增長。在1951年,歐洲野牛開始被重新放歸大自然。到1960年,在波蘭東部阿洛維察森林再現野牛群。它們多發現在一些禁獵區例如西高加索,俄羅斯、波蘭和白俄羅斯。牧群多數發現于波蘭、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俄羅斯和吉爾吉斯坦。分布在30個國家的動物園中還有許多歐洲野牛,2000年約為3200頭,全部都是12頭野牛的後代,由於基因的限制,其健康程度不容樂觀。
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將歐洲野牛定為瀕危物種。但20世紀以來積極的保育計劃,為歐洲野牛進行人工繁殖及野放,歐洲野牛的數量於2000年開始回升,IUCN於2008年將歐洲野牛定為近危物種。然而,部分歐洲野牛群落的數量仍然正在下降,並未擺脫瀕危狀況。持續的保育工作對歐洲野牛的存活尤其重要。
外形特徵
成年歐洲野牛約長2.9米,高1.9米左右,重600至1000公斤。不同於美洲野牛的是頸部、頭部和前半部的毛髮都較短,全身呈成暗金色。雌雄都長有向上彎曲的角。
生長習性
歐洲野牛棲息地面積以種群的大小和結構而定,公牛活動的範圍與它們的年齡有關,年齡較大的平均84.3平方公里,年輕的公牛(5-6歲)占地44平方公里。居住在森林邊緣的公牛占據最大的家族範圍是136.5-151.6平方公里。母牛的最大的活動範圍覆蓋約百平方公里。公牛在冬季的最大領地範圍分別為7.9-10.7平方公里,這與永久積雪持續時間相關,意味着冬季氣溫的寒冷程度。
食物
歐洲野牛以食草為主,也吃嫩芽和樹葉,一頭成年雄性野牛一天可以消耗32公斤的食物。生活在波蘭比亞沃維耶扎原始森林(Białowieża Forest)的歐洲野牛,其飲食包括131種植物,27種樹木和14種灌木,96種草和莎草、雙子綱葉雜類草。總體樹木和灌木占33%,草葉占67%。瘤胃分析證實,歐洲野牛的基本飲食中含有草、莎草和藥草,構成90%的瘤胃能力,同時樹木和灌木只占7-13%。作為反芻動物,歐洲野牛已適於使用的各種蔬菜食品。歐洲野牛在森林中不斷漫步。小牛長達1歲每天吃新鮮食物8.5千克,2-3歲的年輕野牛每天吃19.5-28.5千克,成牛每天可吃23-32千克食物。
作息
歐洲野牛是典型的反芻動物,日常活動規律也多相似。休息和覓食交替進行,很多時間花費在反芻上。在夏季,歐洲野牛日常活動的節律高度同步,常見的飼養方式是隨草場的分布而移動。在營養季節,歐洲野牛日常活動的時間約60%,靜息占30%,剩餘的漫遊為10%。在冬季歐洲野牛食用乾草,花費在日常進食活動的時間約占30%,休息和漫遊的時間60%。
集群
歐洲野牛是一種群居的動物。以混合族群和公牛群為兩種基本單位。混合群包括母牛、2-3歲的年輕小牛,牛仔和暫時加入的成年公牛。混合群的平均大小依賴於環境,群體的數量平均為8-13頭動物。交配季節以外的雄性歐洲野牛組成雄性群體,所有的公牛群都很小,平均有1-11頭動物。有一半以上的公牛過着孤獨的生活。歐洲野牛的族群不是以家庭為單位。規模和混合群的結構都在不時發生變化,有些變化是季節性的(產仔,公牛加盟),也有其他野牛個體行為的原因。族群組合頻繁,會迅速分裂並交換了一些個體。歐洲野牛的行走路線的範圍,主要與取食活動關聯,在確保充分利用食物供應的基礎上活動。
生長繁殖
歐洲野牛交配期在8-10月,孕期在264天左右,每胎一仔,出生後的幼仔幾個小時候就可以獨自活動,一歲後斷奶。
地理分布
目前通過人工繁殖與野外飼養活動在白俄羅斯,波蘭,俄羅斯,立陶宛,烏克蘭和斯洛伐克等國家的森林。2000年約為3000頭,由於基因的限制,其健康程度不容樂觀。
生存狀況
歐洲野牛早起漫遊整個歐洲西部,中部和東南部,20世紀初的歐洲野牛隻活動在波蘭和前蘇聯兩個受保護的原始森林中。到1927年,該物種完全從野外消失,在歐洲動物園只有54頭倖存下來。目前通過人工繁殖與野外飼養活動在白俄羅斯,波蘭,俄羅斯,立陶宛,烏克蘭和斯洛伐克等國家的森林。2000年約為3000頭,由於基因的限制,其健康程度不容樂觀。
人工培育
1920年,德國動物園管理員Heinz 和 Lutz Heck兩兄弟試圖去育養、復活歐洲野牛(考察物種能否再度出現)。他們選擇了歐洲野牛的後代(現已被家庭馴養的牛)。他們持有的觀點是:只要物種的所有基因存活的群體中延續,那麼這個物種就不能說成是滅絕。因此,他們在此基礎上開展了他們的計劃。他們選擇了幾頭牛,並命名為「Heck牛」、「再生歐洲野牛」或是「Heck歐洲野牛」。結果是,與野生歐洲野牛生物學特徵相比,他們都不完全相像。
上世紀二十年代時,兩名德國動物園管理者、漢斯和盧斯.海克兄弟試圖從歐洲野牛的後裔——家養牛中繁殖並重新飼養出歐洲野牛,他們的理論依據是:只要某物種的基因仍存在於現有某物種中,就不能稱其為滅絕。他們繁殖的結果是培育出一種「再生歐洲野牛」,又叫「海克牛」、或「海克野牛」,後者只具有部分野生歐洲野牛的生理特性。 2016年4月5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荷蘭科學家正通過雜交育種的方法研育古老的歐洲野牛,也稱作原牛。科學家表示,若研究獲得成功,培育的新種牛可能會投入特別定製的公園。
25萬年前,歐洲野牛主要生活在歐亞大陸的草原與針葉林中,17000年前穴居人用壁畫形式對其有所記載,也就是如今著名的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由於人類不斷開墾耕地,原牛賴以生存的濕地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波蘭森林僅有的棲息地,原牛也因此數量銳減。當時的貴族對其實施了保護措施,但由於政治局勢混亂和牛疾病等原因,最終導致原牛在1627年全部滅絕。
此前科學家已經開始了讓史前物種「起死回生」的研究,最為著名的有猛獁象和穴獅的研究。不同於二者利用保存完好的古生物遺體提取基因研究的方法,來自TaurOs Programme的基因學家、生態學家和歷史學家,希望能夠通過雜交或回交現代種牛的方式培育出早已從地球消失的原牛。自2009年起,科學家便開始了對7種牛進行回交育種的研究,科學家們挑選出來的牛都與歐洲野牛外貌特徵相似——體型較大、四肢長而健壯、結構勻稱、骨骼粗壯,牛角向前彎曲。培育出的新種牛被科學家們稱作「Taurus」。 科學家已培育出第二代Taurus牛,這些牛外形已接近原牛,但牛角還有待改進。TaurOs Programme研究學者Ronald Goderie說道:「可能需要培育到第六或第七代,我們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這可能還需要7到10年的時間。」 荷蘭瓦赫寧恩大學的分子遺傳學家Richard Crooijmans將對研究結果進行檢測,直到培育出的Taurus牛基因與原牛非常接近時,研究才算圓滿成功。
與該研究同時進行的還有野生回歸自然保護運動,該運動旨在保護人類尚未涉足的生態環境,這也意味着當成功培育出Taurus牛時,它們能夠有適宜生存的環境。
知 識
上世紀二十年代時,兩名德國動物園管理者、漢斯和盧斯.海克兄弟試圖從歐洲野牛的後裔--家養牛中繁殖並重新飼養出歐洲野牛,他們的理論依據是:只要某物種的基因仍存在於現有某物種中,就不能稱其為滅絕。他們繁殖的結果是培育出一種「再生歐洲野牛」,又叫「海克牛」、或「海克野牛」,後者只具有部分野生歐洲野牛的生理特性。
歐洲野牛的英文介紹
The European Bison ( Bison bonasus ), also known as Wisent or the European Wood Bison, is a Eurasian species of bison. It is one of two extant species of bison, alongside the American bison. European bison were hunted to extinction in the wild, with the last wild animals being shot in the Białowieża Forest (on the Poland-Belarus border) in 1919 and in the northwestern Caucasus in 1927. They have since been reintroduced from captivity into several countries in Europe, all descendants of the Białowieża or lowland European bison. They are now forest-dwelling. They have few predators (besides humans), with only scattered reports from the 19th century of wolf and bear predation. European bison were first scientifically described by Carolus Linnaeus in 1758. Some later descriptions treat the European bison as conspecific with the American bison. It is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the aurochs, the extinct ancestor of domestic cattl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