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太原總教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天主教 |
---|
|
天主教太原總教區(Archidioecesis Taeiüenensis)是天主教在中國山西省建立的最大的一個教區。[1]
歷史
山西最早傳入天主教的地方是南部的絳州,1620年,意大利、比利時耶穌會士艾儒略、金尼閣、高一志陸續來到那裡傳教。1633年,高一志派遣金彌格來到省會太原。1696年,山西設立了代牧區,但由于禁教等原因,1716年與陝西合為一教區,直到1844年山西才再次成為獨立的教區。
1876年,意大利方濟各會士艾士傑被祝聖為副主教,輔助年老體弱的江類思主教。他修建了洞兒溝方濟各會院、阪泉山聖母堂,以及圪潦溝、六合村等處大小聖堂60餘處,創辦了修道院、修女院、育嬰院、學校等,開闢了許多新的堂區,如臨縣、方山、離石、中陽等,許多地方如平定、朔州等教友人數日增,教務日益興隆。且又善於理財,在城鄉各處廣置田地房屋,使教區財政不虞匱乏。
1890年,山西劃分為南北兩境教區,山西北境代牧區的主教座堂設在太原,有教友13000餘人,山西南境代牧區的主教座堂設在潞安(長治),有教友9000餘人。1891年,江類思主教去世,艾士傑正式成為山西北境代牧區的主教。到1900年太原教區教友總數達17000餘人,外籍神父10人,國籍神父21人,外籍修女7名,修道生37名,大小聖堂200餘座。
1900年7月9日,庚子之亂中,艾士傑主教、富格辣副主教,雷體仁、德奧理2位神父,安助理修士,五名修道生,七名外籍修女,九名服役教徒,共26人,均在山西巡撫衙門前被殺殉道,主教座堂及教會所有房屋,全毀於火。太原教區被殺的教友有2000餘人。1946年11月24日,被教宗比約十二世宣為真福。2000年10月1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將他們與百餘位中華殉道真福冊封為聖人。
1902年7月,鳳朝瑞由漢口調來太原任主教,重整教區,相繼新建了太原總堂,修道院、修女院及其它許多聖堂。
1923年,太原教區分出大同教區,屬比利時聖母聖心會管理,首位主教為高東升。
1926年,太原教區分出國籍主教管理的汾陽教區(首任主教為陳國砥)和德國方濟會管理的朔州教區(首任主教為俞廣仁)。
1932年,太原教區分出榆次教區,屬意大利方濟會管理,首任主教為富濟才。
現狀
1980年,按國家新的行政區域,將太原教區調整為太原市的行政區域,即杏花嶺、迎澤、萬柏林、尖草坪、小店、晉源六區及清徐、陽曲、婁煩三縣和古交市。太原教區現有25個堂區,聖堂及祈禱所一百餘座,神職人員六十餘人,修女30人,教友人數約10萬。
歷任主教
- 額我略·艾士傑(1891-1900)
- 方濟各·富格辣(助理主教,1900年7月9日與艾主教一同致命)
- 亞加彼多·鳳朝瑞(1902-1910,1916-1940)
- 歐日溺·希賢(1910-1916)
- 李路加(1940-1951)
- 若翰·郝鼐(教區署理1951-1958)
- 保祿·李德華(教區署理,後自選自聖為主教 1958-1966)
- 文都辣·張信(1981-1994)
- 西爾物斯德勒·李建唐(1994-)
- 保祿·孟寧友(2010年9月16日祝聖為助理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