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文望遠鏡技術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天文望遠鏡技術實驗室成立於2015年,是以射電和光學望遠鏡[1]設計、製造和測量中的關鍵技術為研究重點的專業技術實驗室。

機構簡介

實驗室圍繞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裝備的研製需求,先後開展了南極5米太赫茲望遠鏡(DATE5)、60米亞毫米波望遠鏡技術預研,並參與了大視場巡天望遠鏡(WFST)項目的工程研製。該實驗室已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極端台址環境下太赫茲望遠鏡關鍵組件特性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型及高精度天線關鍵技術和方法研究」等重大課題。通過多年研究實踐,實驗室發展了高精度複合材料面板加工工藝、天線近場全息測量技術等關鍵技術。實驗室已建成面積1500平方米的望遠鏡測試外場,24平方米微波屏蔽暗室,以及太赫茲望遠鏡綜合測試平台一套,具備齊全的天文望遠鏡測試環境和條件。

相關資訊

天文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Astronomical Telescope)是天文學最重要的觀測工具。由主鏡、經緯台,手控器構成。能極大方便尋找和認識天體目標。

地面光學觀測仍是主要手段用於絕大多數處於凝聚態的天體(恆星等),其溫度從數千度到數萬度,輻射集中於光學波段。

攜帶大量天體物理信息的譜線,主要集中於可見區;

大氣在可見區有良好的透射;

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

為什麼說問「望遠鏡能看多遠」是錯誤的?

我們的肉眼就是一台光學儀器[2],肉眼可以看到254萬光年以外的仙女座大星雲,但是看不見距離地球最近的太陽系外恆星比鄰星(4.2光年)。相信大家已經體會到了吧,說一個光學儀器能看多遠是沒有意義的,只能說多遠能看最清,或者最遠能看多清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