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天文鐘是一種特別設計,能同時顯示天文信息的時鐘。它可以顯示太陽、月亮、星座在該時刻的相對位置,有的更可顯示主要行星的位置。
定義
所有可以顯示時間和天文學信息的鐘都可以稱作天文學鐘。這些信息可以包括天空中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月亮的盈虧,日食,每晚某時的星空、恆星時,還有其它的天文信息等。
天文鐘以地心說模型表示。鐘面中心常為一個圓形或球形的標記表示位於太陽系的中心的地球。常以一個金色的球表示繞地轉動的太陽。這種設計的理念來源於周日運動對於觀測者而言最為直觀,也是生活經驗的關係,也是在尼古拉·哥白尼提出日心說[1]之前歐洲普遍的宇宙觀。
歷史
在中國,北宋刑部尚書蘇頌與韓公廉在元祐四年(1089年)初製成水運儀象台由穩定的水流提供在基座的樞輪最原始的動力,推動報時系統、渾象(用於演示夜空狀況)與渾儀(用於天體測量)的運轉,由於具完善的自動化動力與演示系統,並著有《新儀象法要》一書,較詳細講述製造過程,在1956年被英國科學史學者李約瑟稱此為「中國的天文鐘」。
歐洲方面,以聖奧爾本修道院院長理查德·沃林福德(Richard of Wallingford)在14世紀早期建造的一座天文鐘,以不同的齒輪演示月相與月食,並留下技術說明;另外在帕多瓦的天文學教授東迪(De'Dondi)在1364年亦獨立建造了一座天文鐘,除顯示時間外亦演示托勒密體系之下行星軌道的運行情況。這兩座也是歐洲最早出現的天文鐘。
製造天文鐘最大的困難在於,製作鐘的人必須不停的維護它,這不僅需要製造技巧,也需要很多金錢。因此,擁有一座天文鐘也是財富的象徵。
18世紀,隨着天文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天文鐘在那個時期建造。這個時期的鐘的特點是表現更精確的天文學信息。
蘇頌的水運儀象台
中國歷史博物館和英國科技博物館等博物館收藏了等比例復原的蘇頌[2]設計的水運儀象台。這座巨大的天文鐘高約10米,是利用水輪為原動力帶動儀器運轉的自動化天文鐘,設計十分精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鐘。
視頻
天文鐘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尼古拉·哥白尼與宇宙日心說 ,搜狐,2019-09-20
- ↑ 蘇頌|獨奪七項世界第一_,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