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鏡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鏡閣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天鏡閣景區

地理位置: 雲南省大理州

氣候類型: 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天鏡閣、 觀音閣

天鏡閣大理洱海東玉案山上,山勢到這裡忽向洱海伸去,三面臨水,懸崖壁立,地勢險要,有山環吞海,澄海如鏡之勢。[1]

簡介

天鏡閣在大理洱海東玉案山上,山勢到這裡忽向洱海伸去,三面臨水,懸崖壁立,地勢險要,有山環吞海,澄海如鏡之勢。

明代,在這裡建閣,而名"天鏡閣" ,成了大理洱海4大名閣之一,後毀,現在大理天鏡閣舊址上重建天鏡閣。

天鏡閣為四層八面閣樓高聳山巔,大理天鏡閣與名剎羅荃寺交相輝映。大理羅荃寺有大雄寶殿、毗盧祖師殿等。

大理天鏡閣前不遠海中,有大理白族神話傳說《望夫雲》中的"石騾子",相傳獵人阿龍為給公主阿鳳禦寒,飛來羅荃寺盜取七寶袈裟,不幸被羅荃法師用蒲團打入洱海,變成了"石騾子"。

每年,秋冬之際,大理蒼山頂上出現飄浮遊動的氣象雲景"望夫雲",大理洱海就要掀起風浪,船隻不敢航行,人們把它稱為"無渡雲"。遊客來到這裡就聯繫大理羅荃寺、石騾子、望夫雲講述《望夫雲》故事,別有一番情趣。

地理位置

大理天鏡閣景區,位於大理洱海東岸的羅荃半島,陸路距大理火車站25公里,水路距大理港10公里,大理古城,大理古城隔海相望,相距水路3公里,陸路3公里。

南詔、大理國時期,這裡曾是很有影響的佛教聖地。著名傳說《望夫雲》的故事發生在這裡。

景區正南方的礁石就是石騾子,南詔王曾命人在礁石上刻有"國門在此"。

景區內有天鏡閣、觀音閣、太子閣、八仙樓、羅荃寺、羅荃塔遺址,洱岩題,郭沫若詩刻及石騾子等景點,每處都有流傳久遠的傳說故事。

史載,天鏡閣和觀音閣為一闌若(寺院),始建於晉天福四年,即公元939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名人名聯"逸峰斜插水中東是水西是水,傑閣遙臨天外上有天下有天"極盡其景致之妙。

觀音閣內供奉"南(洱)海觀音",求籤拜佛者絡繹不絕。

每逢觀音會、佛祖會、耍海會、星回節、火把節,這裡遊人香客雲集,熱鬧非凡。八仙樓樓里樓外,供奉有上八仙、下八仙,加上羅荃寺里還供有附近村民的本主的所謂三教合一的文化現象。

到此供奉的香客初一、十五絕對吃素,而平時則可開暈,非常實惠。這裡集中反映了白族文化的內涵,到了大理值得一游,值得一看。

現在,這裡已經成為大理的一個著名景區,是觀賞大理蒼山洱海風光的最佳位置。如果運氣好,還可看到蒼洱奇觀--望夫雲和玉帶雲。

如果有興乘船游洱海,還可體驗漢代司馬相如留下的"此水可當兵十萬,昔人空有客三千"的內涵以及為何南詔王命人在此刻下"國門在此"?為什麼南詔大理國何以能存在600多年?為什麼古人要選擇在這裡建寺閣?

相關傳說

相傳,南詔王有一個美麗的阿鳳公主愛上了獵人阿龍,父王不允,阿龍阿鳳就私奔到了蒼山。為給阿鳳避寒,阿龍在神助之下飛到了海東盜取羅荃法師的迦衫,不料,阿龍被羅荃施法打入了海底變成了石騾子,阿鳳聞訊悲憤而死並化作一朵白雲飄在玉局峰頂,遙望阿龍。

觀音甚為同情,給了風瓶,助其吹開海水見一眼阿龍。然而,千年過去了,風年年吹,浪年年打,但是洱海還是沒有吹乾,石騾子還是石騾子,阿龍阿鳳永世不得相見。

事實上,蒼山玉局峰頂的這朵白雲一出現,洱海就狂風大作,白浪滔天,這是一自然奇觀,年年冬春季都經常發生,民間流傳的這一傳說故事,充分體現了青年男女想望自由戀愛的人間真情,對封建統治的強烈不滿。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