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髎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天髎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陽三焦經。手足少陽、陽維之會。天髎穴的位置:肩胛骨上角處。中醫認為刺激天髎穴有緩解治療肩臂疼痛、頸項強痛、肩關節周圍炎、胸部煩滿等作用。

穴位含義

三焦經吸熱上行的水氣在此散熱冷降。
1.天髎。天,指穴內物質所在為天部。髎,孔隙也。該穴名意指三焦經吸熱上行的水氣在此散熱冷降。本穴物質為肩髎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水濕之氣散熱而化雨冷降為地部經水,冷降的雨滴如從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
2.手少陽陽維之會。本穴因其位處肩胛,穴內氣血所在的層次為天部,但其氣血的變化為收引冷降,氣血冷降後天部層次就為空虛之狀,陽維脈的氣血則隨之匯入本穴,故本穴為手少陽陽維之會。

概況

【取穴】於肩井與曲垣兩穴連線的中點取穴。布有副神經,肩胛上神經分支和頸橫動脈降支,深層為肩胛上動脈肌支[1]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陽維脈傳入的陽氣及冷降後的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陽氣由穴外匯入穴內後散熱冷降為地部經水。
【功能作用】收引天部濕濁。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具有祛風除濕,通經止痛的功效。
【主治病症】
主要用於頸項部疾患:如頸項強急,落枕,缺盆中痛,肩周炎,寒熱汗不出,胸中煩滿,肩臂疼痛,頸項強痛,肩關節周圍炎,肩臂痛,熱病無汗,發熱惡寒,岡上肌肌腱炎,頸椎病,岡上肌腱炎,肩背部疼痛等。
【配伍應用】
天髎穴配曲池穴治肩重痛不舉。
天髎穴配風池穴、大椎穴外關穴治寒熱。
天髎穴配肩髃穴、肩貞穴,治肩周炎。
天髎穴配肩井穴、風門穴,治肩背痛。
天髎穴配肩髎穴、曲池穴,有通經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臂痛。
天髎穴配風池穴,頸百勞穴,有祛風通絡的作用,主治頸項強痛。
天髎穴配內關穴、膻中穴,有寬胸利氣的作用,主治胸中煩滿。

穴位療法

【針刺】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脹感,可擴散至肩胛部
【灸法】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按摩】用中指指腹揉按天髎穴,以有酸脹感為宜,可治肩臂痛、頸項僵硬疼痛等症

視頻

灸大夫一穴就會第182期 | 天髎穴:肩周炎,可找它!

參考文獻

  1. 天髎穴,穴位密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