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極芋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極芋泥[1]是一道福建的特色傳統名點,屬於福州菜。以福建盛產的檳榔芋為原料,加糖、豬油蒸製而成。此菜形色古樸大方,芋泥細膩潤滑,香甜可口,看似涼菜,吃起來卻燙嘴,別具風味。

典故

「香飯青菰米,嘉蔬紫芋羹」。這是唐代詩人王維讚美芋頭的詩句。芋頭歷來是盤中佳肴。「太極芋泥」是閩菜傳統甜食之一,福州地區逢吉辰喜慶,筵席上多有此采。它的出名,有一段趣聞: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時,英、德、美、俄等國的領事為了奚落中國官員,特備了西餐涼蓆「招待」林則徐,企圖讓林則徐在吃冰淇淋時出醜。事後,林則徐也設豐盛筵席「回敬」這些領事先生。幾道涼菜過後,端上了一盤顏色暗灰而發亮,深褐又光滑,似兩條魚顛臥其中,不冒熱氣,猶如冷菜。一位外國領事拿起湯匙舀了一勺,往嘴裡一送,燙得兩眼發直,吐都來不及;又聽得「吱」一聲,只見另一位領事的嘴唇也燙出了一圈紅紅的「花邊」,其他客人都給驚呆了。這時,林則徐漫不經心地站起來介紹說:「這是中國福建的名菜,叫做太極芋泥。」 從此,該菜名噪遠近。

原料

  主料:檳榔芋頭1000克。

  配料:紅棗100克、櫻桃15克、瓜子仁15克、糖冬瓜條50克。

  調料:白糖35克、熟豬油250克。

製作過程

  1、將檳榔芋頭去皮,每個切成4塊,放在盆里,加入清水150克,上籠蒸一小時取出,放在彎板上,用刀壓成茸狀,揀去粗筋。紅棗去皮、核,切碎分成兩份。冬瓜條切成米粒狀一樣在。

  2、將紅棗50克裝在碗裡,加入白糖50克,上籠屜用中火蒸五分鐘取出。

  3、炒鍋放微火上,下豬油25克燒熱,將蒸過的紅棗下鍋攪拌成糊狀後,澆在芋泥上,再用瓜子仁,櫻桃在芋泥上面裝飾成太極圖案狀即成。

營養價值

芋頭:芋頭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蔔素、煙酸、維C、B族維生素、皂角甙等多種成分。所含的礦物質中,氟的含量較高,具有潔齒防齲、保護牙齒的作用。其豐富的營養價值,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可作為防治癌瘤的常用藥膳主食。在癌症手術或術後放療、化療及其康復過程中,有輔助治療的作用。芋頭含有的黏液蛋白,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芋艿為鹼性食品,能中和體內積存的酸性物質,調整人體的酸鹼平衡,產生美容養顏、烏黑頭髮的作用,還可用來防治胃酸過多症。芋艿含有豐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幫助機體糾正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生理異常,同時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抗癌防癌。

視頻

太極芋泥的做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