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夫子洞前話夫子(張引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夫子洞前話夫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夫子洞前話夫子》中國當代作家張引娣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夫子洞前話夫子

寫下這個題目,我有點犯難,不知從何說起。因為,夫子那麼偉大,我怎可寫出他的一角?可是我千里迢迢,來到泗水之濱,只為追尋他的足跡,瞻仰他的風采。

他,是個什麼家?當老師拋出這個問題,我頭腦中理所當然地想到自己平日裡給孩子們說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師笑着問,再說說,我有點茫然地搖搖頭。

「他編了什麼書?」

「《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我明白了,他還是文學家、音樂家、歷史學家、哲學家,當然, 他更是當之無愧的教育家。他這個老師讓我們刮目先看,因為他教學生語文、書法、音樂、射箭、駕車、計算等,要求掌握六種才能,而今天,我們亦或名師,都只是局限於某一個學科,與他相比,只是自愧不如。他真的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位先師,是我們的鼻祖。

順着泗水之濱,我小心翼翼地走着,來到尼山腳下,生怕驚着安睡的夫子。想想四十多年前那場運動,對他的批判,心裡就隱隱作痛。他的後輩,首都師範大學的那位女教師竟然會帶着小將們砸爛紀念夫子的碑石,我想後來她在獄中那些年,定然會後悔吧。撥開濃密的柏樹,踩着石頭小路,我們終於來到了夫子洞前,灰白的石洞,靜靜地佇立,訴說着古老的歷史,我真的想大聲喊:「夫子,是多麼不幸!」

他一出生,滿懷喜悅的父親叔梁紇就如當頭交了一瓢冷水,眼前的嬰兒頭頂中間低、四周高,額頭突出,眼睛深陷,下巴又前伸,這是多麼醜陋,所以父親就把他扔到了這裡。後來,他剛到三歲時,父親又去世了,跟着母親艱難度日。十七歲時,母親又去世了,他成了一個孤兒。後來,兒子孔鯉又先於他離開,真的是幼年喪父,少年喪母,老年喪子,人生不幸的事他都遇到了。剛剛在朝中有了地位,當了大司寇又代理相,卻被當權派季氏迫害,離開故國,丟下妻兒,流亡逃難整整十四年,受盡人間疾苦。

可是,夫子,又是多麼幸運。父親想要拋棄他,卻有神鷹巨蟒鳳凰相守;父親去世,母親才會領他回到娘家曲阜,接受娘舅顏氏的相助,學習禮儀文明;被迫流亡,卻把儒學的火種播到了列國,讓更多的人接觸到了禮樂,使世人認識了夫子的偉大。

是啊,他有三千學生,桃李滿天下,一下子打破了教育的局限,使平民也能接受教育。七十二個賢能之士,或從政、或經商、或繼承師業,繼續開館收徒……活躍在當時各個國家,狠狠的把神州大地的文明向前推了一把。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有聰明沉穩、安貧樂道的顏回;武藝高強、孝心可嘉的子路;能言善辯、富可敵國的子貢等,有這麼多出色的弟子,他又是多麼的幸運!他走後,弟子們為他守喪三年,儒商的鼻祖子貢竟然為他守孝六年,有這樣的學生,有這樣的師生情誼,真的心滿意足,別無所求。

今天,我們這些後輩們,依然遵循他的教學法門,什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的身教重於言教,「不悱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的啟發式,對子路、冉有、公西華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回答中蘊含的因材施教等,都是亘古不變的教育真諦,他真的無愧於「萬世師表」的稱號。抬頭望天,我真的感謝夫子,是他的「仁愛」讓我們明白做人要感恩,而一個人最應該感恩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事父母,能竭其力」「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曾子鋤瓜,不小心鋤斷了瓜的根。父親曾皙舉起一根大棍來打他。曾子倒地,不省人事,過了很久才甦醒過來,可他依然高興地爬起來,走近父親問候道:「剛才您為了教導我而用力打我,您的身體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吧?」後來曾子邊彈琴邊唱歌,想說明他的身體健康無恙。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很生氣,曾子自認為沒有過錯,托人向孔子請教。孔子說:「你沒聽說過嗎?昔日瞽叟有一個兒子叫舜,舜侍奉父親瞽叟,父親使喚他,他總在父親身邊;父親要殺他,卻找不到他。父親輕輕地打他,他就站在那裡忍受,父親用大棍打他,他就逃跑,因此他的父親沒有背上不義之父的罪名,而他自己也沒有失去為人之子的孝心。如今曾參侍奉父親,放棄身體來等着被父親暴打,父親要打死他,也不躲避。他如果真的死了就會陷他父親於不義,相比之下,哪個更為不孝?你不是天子的百姓嗎?殺了天子的百姓,那罪過怎麼樣?」曾子聽了這話說:「我的罪過很大啊!」於是拜訪孔子為自己的過錯道歉。可見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他,給我們早指出了該如何孝親。他在教育人們在孝順長輩的基礎上,如果長輩有錯,還要委婉地規勸父母,並不能一味地順從。

他,始終銘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個「恕」就展現了他博大的胸懷,開拓了儒家的一片天地,再經子思、孟子的發展,終於成為國人的精神食糧,點亮了大眾的心,真的是「天不生仲尼,萬古長無夜」。

想着想着,唐代畫家吳道子的至聖先師圖又躍然夫子洞前,題在先師肩上的字越來越鮮活,我不由長吟:「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刪述六經,垂憲萬事;即凡而聖,師表千秋。」 [1]

作者簡介

張引娣 筆名夏日小荷,中學語文教師,陝西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