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孢哌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頭孢哌酮,即頭孢哌酮鈉,西藥名。常用劑型為注射劑。為β-內酰胺類抗生素,頭孢菌素類藥。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種感染如肺炎及其他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膽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敗血症、腹膜炎、盆腔感染等,後兩者宜與抗厭氧菌藥聯合應用。[1]
目錄
臨床應用
臨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種感染,如呼吸系統感染、腹膜炎、膽囊炎、腎盂腎炎、尿路感染、腦膜炎、敗血症、骨和關 節感染、盆腔炎、子宮內膜炎、淋病、皮膚及軟組織感染等。[2]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為頭孢哌酮鈉。
性狀
注射用頭孢哌酮鈉:白色至微黃色結晶性粉末或凍乾的塊狀物或粉末;無臭;結晶性粉末有引濕性,凍干品易引濕。
用法用量
成人每日2~4 g,重症每日6~8g,分2~3次加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溶解後肌內注射,注射液濃度在250 mg/mL以上時,應加2%利多卡因溶解以減輕注射部位疼痛;亦可用滅菌注射用水5 mL溶解後,加入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50~100 mL中1h內靜脈滴注;或用濃度為 100 mg/mL藥液於3~5 min靜脈注射。用於治療單純性淋球菌尿道炎,單劑量500 mg肌內注射。兒童每日50~200 mg/kg,分2~4次給藥。
藥理作用
頭孢哌酮為第三代半合成的頭孢菌素,特點為超廣譜。抗菌譜和抗菌活性與頭孢噻肟相似。對大多數革蘭陽性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β-溶血性鏈球菌、糞鏈球菌和革蘭陰性菌如大腸桿菌、克雷伯桿菌屬、腸桿菌屬、枸櫞酸桿菌屬、流感桿菌、奇異變形桿菌、沙雷菌屬、志賀菌屬、綠膿桿菌、淋球菌、腦膜炎球菌以及一些革蘭陽性和革蘭陰性的厭氧菌和腖鏈球菌、韋球菌屬、梭狀芽胞桿菌屬、多種擬桿菌株和其他類桿菌等,均有較好的抗菌活性。
藥代動力學
頭孢哌酮口服不易吸收,Chemicalbook注射給藥可迅速分布至血液、膽汁、尿液、肝和腦組織中,尤以膽汁和尿液中藥物濃度最高,是血藥濃度的60~300倍。t1/2為2h。PBP為90%。肝功能不良者或膽道阻塞者t1/2延長至4~8h,腦膜炎時腦脊液可達治療濃度。大部分以原形自尿和膽汁中排泄。
藥物相互作用
- 頭孢哌酮與能產生低凝血酶原血症、血小板減少症或胃腸道潰瘍出血的藥物同時應用時,要考慮到這些藥物對凝血功能和出血危險的累加或多重影響。
- 用藥期間不能服用含酒精飲料,更不能飲酒,否則可引起雙硫侖樣反應。[3]
不良反應
- 皮疹較為多見,達2.3%或以上。
- 少數病人尚可發生腹瀉、腹痛、嗜酸粒細胞增多,輕度中性粒細胞減少。
- 暫時性血清氨基轉移酶、鹼性磷酸酶、尿素氮或血肌酐升高。
- 血小板減少、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等可見於個別病例。偶有出血者,可用維生素K預防或控制。
- 菌群失調可在少數病人出現。
- 應用本品期間飲酒或接受含酒精藥物或飲料者可出現雙硫侖(disulfiram)樣反應。[4]
注意事項
- 對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過敏者禁用。長期應用可能會導致有抗藥性的微生物大量繁殖。
- 肝病及膽道阻塞者以及新生兒,由於易在體內蓄積故應慎用。
- 本品結構中含有一個四氮咪唑甲基側鏈,故可干擾維生素K的代謝,易造成出血傾向,大劑量用藥時尤其要注意。必要時補充維生素K和B。
- 應用本品時若服含醇飲料可引起雙硫醒樣反應,故應禁酒。
禁忌
對頭孢菌素類過敏及有青黴素過敏休克和即刻反應史者禁用本品。
貯藏方法
密閉,冷處(2-10℃)保存。
有效期
24個月
執行標準
注射用頭孢哌酮鈉: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