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頭絹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頭絹蝶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頭絹蝶

拉丁學名:Parnassius

cephalus irene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亞 門: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亞 綱:有翅亞綱

目:鱗翅目

亞 目:錘角亞目

科:絹蝶科

屬:絹蝶屬

種:頭絹蝶

頭絹蝶屬於大型絹蝶,在波蘭西班牙早已滅絕,故在昆蟲中最早被納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II級保護種。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列為II保護對象。IUCN紅皮書《受威脅的世界鳳蝶》列為R級(個體數量甚少)。不少國家和地區都已採取了相應有效的保護措施,包括劃棲息地為保護區、人工助殖、重引、植樹造林、設立專門公園保護等等。 [1]

頭絹蝶形態特徵

頭絹蝶成蟲:翅展79~92mm。翅白色或淡黃白色。半透明。前翅中室中部及端部有大黑斑,中室外有2枚黑斑,外緣部分黑褐色,亞外緣有不規則的黑褐帶,後緣中部有1枚黑斑。

後翅基部和內緣基半部黑色;前緣及翅中部各有1枚紅斑,有時有白心,周圍鑲黑邊;臀角及內側有2枚紅斑或1紅1黑斑,其周圍鑲黑邊;亞緣黑帶斷裂為6個黑斑。翅反面與正面相似,但翅基部有4枚鑲黑邊的紅斑,2枚臀斑也為具黑邊的紅斑。雌蝶色深,前翅外緣半透明帶及亞緣黑帶較雄蝶寬而明顯,後翅紅斑較雄蝶大而鮮艷。

卵:扁平,表面有許多顆粒狀的微小突起,排列規則。精孔周圍稍凹,這裡的微小顆粒顯著比其它部分小。卵灰白色,精孔周圍淡黃綠色。直徑約1.38mm,高約0.85mm。

幼蟲:1齡幼蟲頭部黑褐色有光澤,上生黑毛。臭角不明顯。前胸背板黑褐色有光澤。身體暗黑褐色,下方色稍淡。前胸前半部泛橙黃色。肛上板幾丁化,黑褐色。終齡幼蟲體黑色,前胸至第9腹節亞背線上的圓形斑呈紅色。

蛹:身體暗褐色有光澤,覆蓋有灰白色粉。頭部圓形,無突起。前胸的氣門關閉。中胸圓形。前翅基部的突起呈鈍角。腹部從背面看呈橢圓形,從側面看向腹面彎曲,每一腹節氣門上線各有1個淺凹。體長約21mm。

頭絹蝶生活習性

絹蝶都生活於高山,有很強的耐寒力,有的在雪線上活動,飛翔時緊貼地面,緩緩而飛好像在悠悠賞雪,因而較易捕捉。

阿波羅絹蝶為國產30多種絹蝶中較珍貴的種類,翅展50-80毫米,國內僅分布於新疆,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頭絹蝶基本屬性

頭絹蝶寄主:景天屬(Sedum spp.) 生物學:一年1代,以卵越冬。成蟲8月出現,生活在750~2000m的亞高山地區。

瀕危原因:過分採集與貿易、酸雨、都市化、農業化、森林砍伐。

保護意義:冰河期殘餘種,對研究鳳蝶類的譜系演化及歷史生物地理學具重大意義;可供觀賞,為世界名貴種。 頭絹蝶 - 生物意義

阿波羅絹蝶(Parnassius apollo)也許是歐洲最著名的產生地理變異的種。 這種富有吸引力的蝴蝶棲息在整個歐洲和亞洲部分地區的山坡及山地草原中,它在不同的山區或山脈隔離形成大量不同的地方種群,其變異範圍主要是黑紋的強度及紅斑點的大小與數量。

參考來源

  1. 頭絹蝶,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