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奇異膨果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奇異膨果豆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豆科

拼 音:dòu kē

學 名:Leguminosae

界:植物界

亞 界: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輪藻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薔薇目

亞 目:薔薇亞目

分布區域:廣布於全世界

奇異膨果豆(qiyipengguodou),學名 Phyllolobium prodigiosum (K. T. Fu) M. L. Zhang et Podlech,俗名:奇異黃耆、減縮黃耆、奇異蔓黃芪,異名:Astragalus prodigiosus Astragalus prodigiosus var. paucijugus Astragalus milingensis var. prodigiosus Astragalus milingensis var. paucijugus ,一般指豆科(拉丁學名:Leguminosae sp.)為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支下的一個科,屬於喬木、灌木、亞灌木或草本,直立或攀援,常有能固氮的根瘤植物。模式屬為Faba P. Miller 。約650屬,18000種,廣布於全世界。 豆科在中國有172屬,1485種,13亞種,153變種,16變型;各省區均有分布。豆科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它是人類食品中澱粉、蛋白質、油和蔬菜的重要來源之一。 豆科最常見的三個亞科,一是蝶形花亞科,代表植物:國槐(豆科,國槐屬。羽狀複葉)。二是雲實亞科,代表植物:紫荊(落葉灌木,有莢果,花紫色,先葉開放)。三是含羞草亞科,代表植物:含羞草與合歡(喬木)。 [1]

豆科簡述

Leguminosae 豆科,雙子葉植物,約690屬,17600餘種,為種子植物的第三大科,廣布於全世界,性狀種種,其用途之大,不亞於禾本科;食用類有:大豆、蠶豆、豌豆、綠豆、赤豆、豇豆、菜豆、藊豆、木豆、落花生等;飼料類有;紫雲英、苜蓿、蠶豆、翹搖等;材用類有:合歡、黃檀、皂角、格木、紅豆、槐等;染料類有:馬棘、槐花、木藍、蘇木等;樹膠和樹脂類有:阿拉伯膠、木黃芪膠、柯伯膠等;纖維類有印度麻、葛藤等;油料類有大豆、落花生等。

此外,有不少種類的根部含有「根瘤菌」。植物就利用這些菌類來吸取大氣中的游離氮素以為己體之需。所以,這些植物對於土壤改良和農田輪作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這些含氮的根部腐爛後可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或將全株植物犁入土中當為綠肥,其效更著。本科包括3個亞科,亦有學者主張將這3亞科提升為3個獨立科的:即含羞草科Mimosaceae,雲實科Caesalpiniaceae和蝶形花科Papillionaceae。這3科的分別點為:含羞草科的花輻射對稱,花瓣鑷合狀排列,稍不相等,芽時最上的在內面,雄蕊10枚或少於此數,常分離;蝶形花科的花兩側對稱,花冠蝶形,最外的或最上的為旗瓣,側面一對為翼瓣,最內一對為龍骨瓣,雄蕊10,全部分離或其中1枚分離而其他9枚合生或全部合生,或有時少於10枚,參閱各該科。

豆科形態特徵

喬木、灌木、亞灌木或草本,直立或攀援,常有能固氮的根瘤。葉常綠或落葉,通常互生,稀對生,常為一回或二回羽狀複葉,少數為掌狀複葉或3小葉、單小葉,或單葉,罕可變為葉狀柄,葉具葉柄或無;托葉有或無,有時葉狀或變為棘刺。

花兩性,稀單性,輻射對稱或兩側對稱,通常排成總狀花序、聚傘花序、穗狀花序、頭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被2輪;萼片(3-)5(6),分離或連合成管,有時二唇形,稀退化或消失;花瓣(0-)5(6),常與萼片的數目相等,稀較少或無,分離或連合成具花冠裂片的管,大小有時可不等,或有時構成蝶形花冠,近軸的(adaxil)1片稱旗瓣,側生的2片稱翼瓣,遠軸的(abaxil)2片常合生,稱龍骨瓣,遮蓋住雄蕊和雌蕊;

雄蕊通常10枚,有時5枚或多數(含羞草亞科),分離或連合成管,單體或二體雄蕊,花葯2室,縱裂或有時孔裂,花粉單粒或常聯成複合花粉;雌蕊通常由單心皮所組成,稀較多且離生,子房上位,1室,基部常有柄或無,沿腹縫線具側膜胎座,呸珠2至多顆,懸垂或上升,排成互生的2列,為橫生、倒生或彎生的胚珠;花柱和柱頭單一,頂生。

果為莢果,形狀種種,成熟後沿縫線開裂或不裂,或斷裂成含單粒種子的莢節;種子通常具革質或有時膜質的種皮,生於長短不等的珠柄上,有時由珠柄形成一多少肉質的假種皮,胚大,內胚乳無或極薄。

豆科分布範圍

豆科 約650屬,18000種 1),廣布於全世界。我國有172屬,1485種,13亞種,153變種,16變型;各省區均有分布。

豆科化學成分

種子或營養體中通常含非蛋白質氨基酸,具含單寧的細胞,以及其他分泌細胞或腔,通常具原花色素苷(proanthocyanin)有時具生氰的(cyanogenic)化合物,但無鞣花酸(ellagic acid)及硫蟻類(iridoid)化合物;常含生物鹼,特別是吡啶(pyridine)、喹嗪(quinolzdinl)及吲哚(indole)類成分。

豆科主要價值

豆科-含羞草

本科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它是人類食品中澱粉、蛋白質、油和蔬菜的重要來源之一。

農業上的豆類作物有大豆、花生、蠶豆、豌豆、赤豆、綠豆、豇豆、四季豆和扁豆等。本科植物的根部常有固氮作用的根瘤,是優良的綠肥和飼料作物,如苜蓿、紫雲英、田菁、三葉草、黃花草木樨、苕子等。藥用植物中有兒茶、決明、甘草、黃芪、葛、苦參、雞血藤等。有些種類的枝幹和樹皮常含有單寧、樹膠及染料,用於醫藥、印染及其他工業中,如黑荊、金合歡、阿拉伯樹膠、蘇木等。綠化造林樹種中有台灣相思、楹樹、鐵刀木、鳳凰木、格木、刺槐、槐、黃檀等,木材可供建築、家具、農具等用。田菁和瓜爾豆的種子膠還可配製成水基壓裂液,可增加含油地層的滲透性,從而提高油井的產量。

參考來源

  1. 奇異膨果豆,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