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女子世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女子世界》月刊,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冬由丁初我等創辦,三十一年(1905年)停刊,共出17期。光緒三十二年二月秋瑾又續辦一期,總計18期(註:一說是1907 年 7 月由無錫人陳志群續辦一期,共計 18期

)。是辛亥革命前出版時間最長的婦女刊物。

創辦人兼主編丁初我。主要撰稿人柳亞子、徐覺我、蔣維喬等。公開主張「政治之革命」和「家庭之革命」並舉,受到秋瑾的稱讚。她在寫給《女子世界》記者的信中稱「惟貴報為巨擘」, 每每讀之,不勝心服」。

1906年出至第17期停刊。見到最晚一期是1907年7月由陳勤編輯的第2年第6期,卷期續前。[1]

簡介

創刊於1904年的《女子世界》,以其歷時久(1907年最終停刊)、刊期多(總共18期),而在晚清婦女雜誌中占有重要地位。這份在上海編輯的女報,受到了南方新學界的矚目,也因各地參與者的供稿,使刊物的內容日漸豐富。因此,無論是研究晚清報刊史,還是考察晚清婦女的生活與思想,《女子世界》都是繞不過的文本。視之為晚清女報的標本,亦屬當之無愧。

辦刊

《女子世界》在上海、北京、南京、四川、湖南、安徽、浙江等地設有44 處發行網點。每冊定價兩角,至第 13 期調整為每冊兩角五分。開始每期 70 頁左右,後增至 100 余頁。彩色封面,色澤鮮艷,印刷精良。在清末日益高漲的愛國救亡運動形勢下創辦的《女子世界》,擁有明確的宗旨和任務。它以改造中國婦女為己任,反對封建禮教,倡導男女平等,強烈希望中國婦女覺醒起來,團結起來,創建強盛的祖國。其《發刊詞》說: 女子者,國民之母也。欲新中國,必新女子;欲強中國,必強女子;欲文明中國,必先文明我女子;欲普救中國,必先普救我女子,無可疑也。」丁祖蔭在《〈女子世界〉之頌詞》中還宣稱: 欲造國家,荷非招復女魂,改鑄人格,合無量數之雜駁分子,開洪爐而大冶之;女子其終死,國家其終亡。」並提出「改鑄女魂」的三個目標: 易白骨河邊之夢為桃花馬背之歌,易陌頭楊柳之情為易水寒風之詠,易詠絮觀梅之什為愛國獨立之吟。」

《女子世界》的編輯撰稿人員,初辦時只有幾位固定撰稿人,且均為男性。如丁祖蔭(丁初我)、陳志群、柳亞子、徐覺我、沈同午、蔣維喬、丁慕盧等。這種以親朋關係建立的基本作者隊伍,尚帶有傳統文人結社的餘風。但旋即通過聘用男女調查員,雜誌即擴大了徵稿範圍,保證了信息的及時傳遞。更有主動的投稿者加入,使刊物越發多姿多彩。

《女子世界》的欄目設置主要有:社說、演壇、科學、實業、教育、譯林、圖畫、傳記、小說、記事、文苑等。其後為了「女子獨立自營之紹介」,從第五期開始還加入科學、衛生、實業等內容。

《女子世界》每期都有較多的篇幅報道女界的活動情況。如第二卷第一期(總 13 期)就有湖南第一女生學堂學潮情況報道。這所學堂開辦於 1903 年,因革新而遭到了社會上一些陳腐人士的非議,終致學堂停辦。雜誌在「女學文叢」專欄中發表了「停辦湖南第一女學堂瀝陳始末情形稟」一文,同時發表了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女士的「留學日本秋女士瑾致湖南第一女學堂書」,全文如下:「君居鄉閭,妹游海國,覿面無從,相思日切,久欲上書,因無閒暇。今聞貴學堂遭頑固破壞,然我諸姊妹切勿因此一挫自頹其志,而永永沉埋男子壓制之下。欲脫男子之範圍,非自立不可,欲自立非求學藝不可,非合群不可。東洋女學之興,日見其盛,人人皆執一藝以謀身,上可以扶助父母,下可以助夫教子,使男女無坐食之人。其國焉能不強也。我諸姊妹如有此志,非留學日本不可,如願來,妹處俱可照拂一切。妹欲結二萬萬女子之團體學問,故繼興共愛會,名之曰實行共愛會,公舉陳擷芬而妹任招待。寄呈章程三十張,望不妥處刪改,並請推廣如何。」值得一提的是, 女子世界]]》還有開文明之風化向封建包辦婚姻制度挑戰的舉措。在第 13 期(1905 年 1 月)首頁,專門刊登一則徵婚啟事,這在一百多年前確是件新鮮的事兒。

《女子世界》是中國近代最早採用白話的婦女刊物。除「社說」專欄用文言體外,其他多用白話體。如用白話體裁、蘇州方言發表的大量詩文,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對婦女的壓迫和摧殘,使廣大婦女成為奴隸,提出「女子革命」的主張。呼籲同胞姊妹「慎勿自視太輕」,警告她們「不要甘心認男貴女賤個話」, 要破除自輕自賤個想頭」,應明白「天底下個人,男女一樣個,男女有權柄,女人也有個。男女有責任,女人也有個」。又有一個年僅 13 歲的常熟女孩曾競雄發表《女權力強國之元素》: 回顧祖國二萬萬之女同胞,洞耳束足,塗脂抹粉,如犬羊如牛馬之驅役,如囚徒如猛獸之檻禁,不許越雷池一步。詢之家政,則曰彼男子事也;信之國家,則回此朝廷事也;問之教育兒女,則曰自有師傅。嗟呼,悲哉!若是之國而冀其興,夫直夢吃耳!夫女子者,強國之元素,文明之母,自由之母,國民之母,使棄其權利,而不知天職之當盡,黑暗無學術,並不知權利之謂何。」《女子世界》是江蘇歷史上第一份婦女報,也是全國辛亥革命前歷史最長、影響最大的婦女刊物,它反映了近代中國早期婦女運動情況,是研究晚清報刊史、考察晚清婦女生活與思想的珍貴史料。該刊停刊後,1907 年初,陳志群致函《中國女報》主編秋瑾,商洽合辦婦女報事宜,後因秋瑾起義事敗犧牲未成。同年 11 月, 《女子世界》與《中國女報》合併為《神州女報》。

爭論

在「女權」與「女學」何者優先的問題上,《女子世界》的作者中存在着嚴重的分歧。這場爭論也影響到雜誌的轉向。主張女學優先者,鑑於新學界出現的流弊,強調以女性的學識與道德作為倡言女權必要的資格與前提;主張女權優先者,則依據「天賦人權」的理論,認為女權的實現不應附加任何先決條件。作為雜誌主編的丁祖蔭既贊同前者,《女子世界》也即由前期的注重「提倡女權」,變為後期的偏向「振興女學」;對女性也由激勵為主,改為以批評為務。雖然,由於其時女子從私權到公權尚一無所有,實現女權事實上只能、並且必須以女學為入手處,但確定目標,堅持理想,在任何時候都絕對必要。因而,理論上的固守女權優先與實踐上的實行女學優先,也以其張力互相依存,互相輔助,合力推進了中國女性的解放進程。

從發行網的建立與代派處的欠款,可見《女子世界》傳播的迅速與遭遇的艱窘。其延遲出版與一度停刊未始與經濟的壓力無關。但《女子世界》猶有續篇,接辦最後一期的陳以益,本想與秋瑾主持的《中國女報》合併,出版《新女子世界》。因秋瑾的被害,此計劃未能實現。但陳氏終以發刊《神州女報》完成了心愿,該編不僅以命名的相近有意作為《中國女報》的後身,而且也使《女子世界》獲得了新生。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 參考文獻[2]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率: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3]篇均參考文 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視頻

女子世界 相關視頻

康震評毛澤東詩詞《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影視:毛主席陪柳亞子游湖,特意送他一首詩,柳亞子聽完激動壞了!

參考文獻

  1. [ ], , --
  2. 參考文獻的正確選用,搜狐,2017-05-25
  3. 期刊基本常識,你了解多少 ,搜狐,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