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子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妹子草別名:人字草、三葉人字草、掐不齊、老鴉須、鋪地錦、白斑鳩窩、小蓄片、妹子草、紅花草、地蘭花、土文花、滿路金雞、細花草、鴛鴦草、夜關門、螞蟻草、蓮子草、花花草、夏閉草、花生草、白扁蓄、小關門、瞎眼草、小號蒼蠅草、紅骨丹。
豆科雞眼草屬植物雞眼草Kummerowia striata (Thunb.)Schindl.,以全草入藥。
主治清熱解毒,活血,利濕止瀉。
夏秋採收,洗淨切細曬乾。亦可鮮用。[1]
形態特徵
雞眼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直根系,側根發達,在分枝初期,
即形成根瘤,數量多,平均每株50粒,主要分布在根頸、主根和側根上。
多分枝。小枝上有向下倒掛的白色細毛。3出羽狀複葉,互生;
有短柄;托葉膜質,小葉細長,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
長2~8厘米,寬3~7毫米,先端圓形,有小尖頭,基部近圓形或楔形,
主脈和葉緣疏生白毛,側脈密而平行,小葉柄短,被毛。其中脈延伸呈小刺尖,
基部楔形;沿中脈及邊緣有白色鬃毛。托葉較大,長卵形,急尖,初時淡綠色,於時為淡褐色。
花蝶形,1~2朵,腋生;小苞片4,卵狀披針形;花萼深紫色,鍾狀,長2.5~3毫米,5裂,裂片闊卵形;
花冠淺玫瑰色,較萼長2~3倍,旗瓣近圓形,頂端微凹,具爪,基部有小耳,翼瓣長圓形,
基部有耳,龍骨瓣半卵形,有短爪和耳,旗瓣和翼瓣近等長,翼瓣和龍骨瓣的末端有深紅色斑點;
雄蕊2體。雞眼草莢果卵狀圓形,頂部稍急尖,有小喙,萼宿存。
種子1粒,長約4mm,稍扁,頂端有尖喙,通常較萼稍長或等長,
外面有細短毛,成熟時茶褐色,不開裂。具不規則的褐色斑點。
花期7~9月。果期9~10月[2]
生境分布
雞眼草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在向陽山坡的路旁、田邊、丘陵、路旁,為習見雜草、林中及水邊處生長良好。
雞眼草分布於黑龍江、東北以及河北、山東、江蘇、湖北、湖南、福建、廣東、雲南、貴州、四川、吉林、遼寧、及長江以南各地。[3]
功效與作用
雞眼草是一味中草藥,它是豆科植物雞眼草的全草,味甘,辛,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利濕止瀉的作用。
對於暑濕吐瀉,感冒發熱,傳染性肝炎,痢疾,肝炎,夜盲症,泌尿系感染,
跌打損傷,疔瘡癤腫,熱淋白朮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雞眼草同時還有利水消積的作用,對於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
以及小兒疳積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對女子白帶,子宮脫垂,脫肛等症狀,都有很獨特的療效。[4]
播種
雞眼草宜在春季霜期後播種,播種量15kg/平方hm。
其生育期達140~150d,生長期長達210d左右,但降霜後即全部枯死。
在其生長初期,生長較為緩慢,6月份以後隨着溫度的升高,生長速增,
幾乎超過其他豆科植物。在栽培條件下,日平均溫度最低-3~-7℃,最高22~26℃時也能很好生長。
在生長季節較長的地區,割草後,再生草仍能在霜降前結實。[5]
藥材性狀
(1)雞眼草莖枝圓柱形,多分枝,長5-30cm,被白色向下的細毛。
三出複葉互生,葉多皺縮,完整小葉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5-15mm;葉端鈍圓,
有小突刺,葉基楔形;沿中脈及葉緣疏生白色長毛;托葉2片。花腋生,花萼鍾狀,
深紫褐色;蝶形花冠淺玫瑰色,效萼長2-3倍。莢果卵狀矩圓形,
頂端 稍急尖,有小喙,長達4mm。種子1粒,黑色,具不規則褐色斑點,氣微,味淡。
(2)豎毛雞眼草莖多枝,較粗壯,長10-25cm,疏被向上生長的硬毛。三小葉,
完整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長7-20mm,寬3-12mm;葉端圓或微凹,具短尖,
葉基楔形;上面無毛,下面中脈及葉緣有白色長硬毛。花簇生於葉腋,
花梗有白色硬毛,花萼鍾狀,花冠暗紫色。莢果卵形,長約3mm。種子黑色,平滑。氣微,味淡。
顯微鑑別雞眼草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細胞多為橢圓形,外被角質層,尚有非腺毛或其殘基。
表皮下可見1-3列細胞組成的厚角組織,常邊續成環。韌皮部外側具帽狀纖維束,其周圍可見草酸鈣方晶,
纖維壁微木化。形成層成波狀環。髓部寬大。葉表面製片:
上表皮細胞垂周壁淺狀彎曲。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
上下表皮均有平軸式氣孔。非腺毛常為2(1-3)個細胞,基部細胞甚短,頂細胞長,先端漸尖,壁密生壁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搗汁塗。
雞眼草藥理作用
雞眼草水浸劑在體外對四種痢疾桿菌(弗氏、宋氏、志賀氏、舒氏)和大腸桿菌無抗菌作用,
僅醇浸液對弗氏痢疾桿菌顯示微弱作用。
長萼雞眼草水浸液在體外對弗氏、舒氏、志賀氏痢疾桿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平板法)。
相關配伍
①治突然吐瀉腹痛:土文花嫩尖葉,口中嚼之,其汁咽下。(《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中暑發痧:鮮雞眼草三至四兩。搗爛沖開水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濕熱黃疸,暑瀉,腸風便血:公母草七錢至一兩。水煎服。年久腸風,須久服有效。(《中醫藥實驗研究》)
④治赤白久痢:鮮雞眼草二兩,鳳尾蕨五錢。水煎,飯前服。(《浙扛民間常用草藥》)
⑤治紅白痢疾:公母草五錢,六月霜二錢。水煎,去渣,紅痢加紅糖,白痢加白糖服。(《中醫藥實驗研究》)
⑥治瘧疾:雞眼草一至三兩。水煎,分二、三次服。一日一劑,連服三天。(《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⑦治小兒疳積:雞眼草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⑧治胃痛:雞眼草一兩。水煎溫服。(《福建中草藥》)
⑨治小便不利:鮮雞眼草一至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⑩治熱淋:公母草七錢至一兩。米酒水煎服。(《中醫藥實驗研究》)
⑾治婦人白帶:公母草七錢至一兩,用精豬肉二、三兩燉湯,以湯煎藥服。(《中醫藥實驗研究》)
⑿治跌打損傷:雞眼草搗爛外敷。(《湖南藥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