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染色單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姐妹染色單體是對原有染色單體概念的拓展和深化。運用這一概念能夠明晰地反映出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特點,比籠統的染色單體的提法更形象、具體和貼切。
姐妹染色單體交換是細胞遺傳學研究的一個新方法。
細胞簡介
其原理是,當細胞接觸到5-溴脫氧尿嘧啶核苷(Brdu)時,Brdu可作為核苷酸前體物,專一替代胸腺嘧啶摻入到新合成的DNA鏈中。只要通過兩個細胞複製周期,就可使姐妹染色單體中的一條單體的DNA雙鏈中,有一股鏈是摻入有Brdu的,而另一條單體的DNA雙鏈中,兩股鏈全摻入有Brdu這樣的細胞經過分化染色處理,即可見到同一條染色體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有明顯的差異,有一條單體為深色,另一條為淺色。 [1]
簡介
在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後期,每對姐妹染色單體都隨着着絲點的分裂而彼此分開。
單體關係
一般來說,染色單體應包括姐妹染色單體,但二者並非等同關係。從有絲分裂前期到中期(在有絲分裂後期,着絲點斷裂,此時不存在染色單體),染色體沿其長軸發生縱裂。這樣被分成的二條染色體各稱為染色單體。開始成為一對的染色單體兩者並不分開,逐漸它們具有獨立的基質,並在其中各自形成二條染色絲。而且染色單體往往出現互相關聯的螺旋。這些螺旋的圈數在中期以前逐漸減少,並且着絲粒也開始分裂。從中期進入後期時,一對染色單體就互相完全分開,作為子染色體分別向相反的兩極移動。減數分裂的二價染色體是由4條染色單體(四分染色體)產生的。當「X」分裂成「|」和「|」後,這時沒有染色單體了(「|」不能稱為一條染色單體,只有在「X」這個形態時才能說其中有兩條染色單體)染色單體的計算根據着絲點,一個着絲點有兩個染色單體。
「|」沒有染色單體,一條染色體,一個DNA分子。
姐妹染色單體不同體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姐妹染色單體是由一個着絲點連着的並行的兩條染色單體,是在細胞分裂的間期由同一條染色體經複製後形成的,在細胞分裂的間期、前期、中期成對存在,其大小、形態、結構及來源完全相同(但經過四分體時期的交叉互換後,會產生差異),就像連體的同卵雙胞胎姐妹嬰兒,而染色單體應指細胞中全部的姐妹染色單體,它們的大小、形態及來源不一定相同。因此,對姐妹染色單體在細胞中的數量應以幾對數來敘述,就像幾對同源染色體一樣,而不宜用個數。
其二,細胞中每對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化學組成是一致的,DNA分子的結構相同,所包含的遺傳信息也一樣,而染色單體之間所攜帶的DNA分子結構及遺傳信息就不一定相同了。
其三,在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後期,每對姐妹染色單體都隨着着絲點的分裂而彼此分開(就像連體的同卵雙胞胎嬰兒經手術後形成兩個獨立的人一樣)此時不存在染色單體。
染色體、染色單體、姐妹染色單體和同源染色體有何區別?
一、根據分裂時期區分
1、染色體:在生物的細胞核中,有一種易被鹼性染料染上顏色的物質,叫做染色質。
2、染色單體:有絲分裂前中期,其實就是一條染色體複製,產生兩條染色體。
3、姐妹染色單體:是減數分裂時期同源染色體上的兩條不同染色體上的染色單體。出現在減數分裂前中期。
4、同源染色體:是指大小形態相似的兩條染色體。
二、根據形成的方式區分
1、染色體:在細胞的有絲分裂間期由染色質螺旋化形成。
2、染色單體:染色單體是染色體在間期複製的結果,染色單體的存在要麼是染色體的兩倍,要麼是0。在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減為零。(染色單體出現個數為偶數)。
3、姐妹染色單體:姐妹染色單體由同一條染色體複製而來,如果不考慮件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換,那麼姐妹染色單體完全相同。
4、同源染色體:絲分裂後期着絲點分裂若原本4個染色體 着絲點分裂後為8個染色體 原本為一個染色體的兩條染色體互為同源染色體。
三、根據結構區分
1、染色體:只是染色質的另外一種形態。它們的組成成分是一樣的,但是由於構型不一樣,所以還是有一定的差別。
2、染色單體:染色體上就有2條染色單體,所以說着兩條染色單體式由複製形成的,應該是相同的。
3、姐妹染色單體:部分片段可以互換,進行交叉互換,也是基因重組的一種方式。
4、同源染色體:這個染色體數目為着絲點數目。
視頻
姐妹染色單體和着絲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