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姓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姓張

來自網絡的圖片

張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改姓等。張揮為該姓始祖。歷史上,西漢時期張耳被劉邦封為趙王,張耳的十七世孫張軌(255年-314年)建立前涼國 。 張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2019年1月,根據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張姓人口總數達到了0.954億,在中國姓氏中排在第3位。 宋朝第三大姓。元朝、明朝第二大姓。 張的本義是「使弓弦」,把弦繃在弓上,將要開弓,與「弛」相對。引申為開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義。張,也是星名,屬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狀似弓。張是擅長製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圖騰,進而成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基本信息

中文名;張姓

外文名;Zhang

類   型;中華姓氏得姓始祖張揮

郡   望;清河郡、范陽郡、京兆郡、太原郡總堂號清河堂代表人物張儀,張衡,張良,張元,張守珪,張邦昌,張賓,張弘范,張居正,張存仁,張之洞,張作霖,張海鵬,張嘯林

起   源;解邑張城(今山西臨猗縣西)張姓人口近8800萬人

歷史發展

張(Zhang)姓源出主要有:

1、源於姬姓:

①出自上古黃帝之孫張揮,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2-3] 這一支張姓以青陽(即清陽,在今河北清河縣東面)為發源地,是為清河張氏。民間有「天下張姓出清河」的說法。

②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屬於以字為氏。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他的後代以其字命氏,也稱張氏。

2、源於改姓:

①出自聶姓。三國魏將張遼本來是聶壹(馬邑之謀的發起者)的後人,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張姓,其子嗣便以張為姓。

②源於賜姓。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

③源於他族改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古代的烏桓、女真、鮮卑、匈奴、契丹等族,有改漢姓張氏者。今阿昌族、納西族、僳僳族、瑤族、壯族、黎族、高山族、藏族等少數民族,均有人張姓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張氏。

得姓始祖

張揮,號天祿,青陽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發明者。因弓箭的誕生對社會影響大,所以黃帝封揮為弓正,職掌弓矢製造。後又取弓長之意,賜姓張於濮陽,封地清河。後逝葬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縣)。因此,張揮成了張姓人的始祖。[1]

參考文獻

  1. 姓張, 百家有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