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孢子植物(ascosporarum plantarum)又名產孢植物,是能產生孢子的植物總稱,主要包括藻類植物、菌類植物、地衣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五類。孢子植物一般喜歡在陰暗潮濕的地方生長,分布於世界各地。
目錄
植物分類
主要包括藻類植物、菌類植物、地衣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五類。
藻類植物
1.主要特徵:
(1)植物體為單細胞,或群體,或絲狀體,或葉狀體,沒有根莖葉分化;
(2)有纖維素的細胞壁:外層為果膠質,黏滑;內層為纖維素;
(3)細胞內含有葉綠素或其它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
(4)多數種類在生活史的某些單細胞時期具有鞭毛——高度依賴水環境。
2.分門:
藻類植物約2.5萬種,7門[1],多數生於海水、淡水中,少數生於陸地。
地衣植物
一般特徵
地衣是藻類和真菌共生的植物。共生的藻類主要是單細胞藍藻(念珠藻等)和綠藻。共生的真菌絕大多數為子囊菌,少數為擔子菌,極少數為半知菌。藻類為整個植物體製造養分;菌類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為藻類製造養分提供原料,並圍裹藻類細胞,以保持一定的濕度。
只有特定的藍藻(念珠藻等)和綠藻與特定的真菌結合到一起,才能建立共生關係、形成特定的地衣。這樣的真菌稱為地形型真菌。
苔蘚植物
高等植物一般特徵:受精卵在母體(卵囊)內發育成多細胞結構的胚(即受精卵在母體內發育而成的幼小的植物體);有莖、葉乃至根的分化(苔蘚植物沒有真正的根);生活史中具有明顯的世代交替;具有由多細胞構成的生殖器官及其外圍的保護性結構(不是花!卵囊、精子囊?);多數是陸生。包括苔蘚植物門、蕨類植物門、種子植物門。
菌類植物
一般特徵
菌類植物不是一個具有自然親緣關係的類群。它是一群沒有根、莖、葉分化,一般無光合色素,並依靠有機物質而生活的一類低等植物。絕大部分菌類植物的營養方式是異養(heterolrophy)的。異養的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從活的動植物體吸取養分的稱為寄生(parasitism)。通過分解死亡的植物體或無生命的有機物質獲得養分的稱為腐生(saprophytism)。
蕨類植物
一般特徵
1.生活史中,孢子體發達、占優勢,但孢子體和配子體都獨立生活,都是自養。
2.通常所見的為孢子體,較大。孢子體有莖葉根的分化(松葉蕨無根,例外),體內產生維管束[2],是維管束植物。孢子體產生孢子,散布後,孢子發育成配子體。維管束通常無形成層,木質部只有管胞和木薄壁細胞,韌皮部只有篩胞和韌皮薄壁細胞。
3.配子體為葉狀體,小型的綠色心臟型,結構簡單,無根莖葉分化,無維管束,稱為原葉體,自養。配子體產生頸卵器和精子器。精子借水的作用游至頸卵器與卵結合,受精卵在頸卵器內(母體的一部分)發育成為胚,再發育成孢子體,此時配子體死亡,新一代的孢子體獨立生活。
視頻
孢子植物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藻類植物特徵及分門,搜狐,2016-08-31
- ↑ 「蕨類植物」是一種什麼類型的植物?,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