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德薩角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德薩角龍屬
圖片來自dinosaurpictures

安德薩角龍屬(屬名:Udanoceratops)又名峨丹角龍,是種角龍亞目恐龍。牠們生存於晚白堊紀桑托階晚期或坎潘階早期,化石發現於蒙古[1]

發現與種

安德薩角龍的化石是一個幾乎完整的大型頭顱骨,長度為60公分,保存狀態相當好。安德薩角龍似乎是目前所發現的最大型二足新角龍類。安德薩角龍的頭顱骨擁有非常小的角與頭盾,而身體長估計約4公尺。正模標本發現於南戈壁省牙道黑達組(Djadokhta Formation),地質年代約8350萬到7210萬年前。

在1992年,Sergei Kurzanov將這個頭顱骨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U. tschizhovi。屬名是以化石發現處的Udan-Sayr為名,ceras/κέρας則是角龍類的學名常見字根。

在2007年,東戈壁省巴魯恩戈約特組發現一個標本,被歸類於模式種的親近種(U. aff. tschizhovi),地質年代為坎潘階

分類

安德薩角龍屬於角龍亞目,角龍亞目恐龍是群草食性恐龍,擁有類似鸚鵡的喙狀嘴,生存於白堊紀北美洲亞洲。所有的角龍類恐龍在白堊紀末期滅絕。

食性

如同所有角龍類恐龍,安德薩角龍是草食性。在白堊紀期間,開花植物的地理範圍有限,所以安德薩角龍可能以當時的優勢植物為食,例如:蕨類蘇鐵針葉樹。牠們可能使用銳利的喙狀嘴咬下樹葉或針葉。

參考文獻

  1. 安德薩角龍屬,konglong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