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期刊)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知網 的圖片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自1983年創刊,國內刊號為(34-1318/N),本刊積極探索、勇於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優先發表國家基金項目文章、學術爭鳴文章、正高職稱和省部級以上項目主持人的獨撰成果。不受理工作研究、教學研究、觀點綜述及藝術技能技法探討類稿件。

目錄

期刊簡介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是安徽工程大學主辦的以機械工程、材料工程、電氣工程[1]、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計算機工程、信息技術、化學工程、食品工程、紡織工程、生物工程為主,包括物理、化學、數學等基礎學科,兼顧經濟管理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理工類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讀者對象為高等院校師生員工及有關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科研、科技工作者。學報分別於1998年獲安徽省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1999年獲安徽省優秀高校學報三等獎,2004年獲獲安徽省優秀高校學報二等獎,2005年獲安徽省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2009年獲安徽省優秀高校學報,2009年獲全國高校學報優秀編校獎。

期刊信息

主管單位:安徽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安徽工程大學

主 編:干洪

地 址:安徽省蕪湖市北京中路

郵政編碼:241000

國際標準刊號:2095-0977

國內統一刊號:34-1318/N

單 價:15。00

定 價:60。00

編委會

主編: 干洪;常務副主編:湯斌;副主編:江明;編委:(按姓氏筆劃排序)王忠群、葉常林、田麗、孫宇峰、畢松梅、許德章、吳之傳李震、陳其工、陳躍東、周鳴爭、侯大寅、費為銀、凌有鑄、徐建平、陶庭先、蔡昌鳳、薛正蓮

徵稿簡則

1。本刊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希求並重視觀點新,方法新,寓富於創造性和學術性,理論性和實用性較強的稿件。

2。來稿可以手寫稿、打印稿、軟盤或電子郵件形式交納,在文末註上具體的通訊地址(含郵編)、電話號碼或電子郵件,以便聯繫。

3。來稿文責自負(包括政治、學術、保密等),並要求稿件論點鮮明、論據可靠、數字準確、文字精煉,全文一般不超過6000字,題目不超過20字。非經約稿,專題綜述類稿件一般不予刊登。凡以國家和省(部)級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課題為內容的論文,應在首頁註腳標明,並註明課題代碼編號。

4。來稿應有題名、摘要、關鍵詞,並有相應的英文對照。摘要應寫成報道性文摘(需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要素),以200~300字為宜,摘要中不宜用圖表、化學機構式和非公知公認的符號或術語,也不應引用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作者來稿應儘可能從《 漢語主題詞表》中選取3~8個關鍵詞,所選詞應該是該文題名、摘要或正文中出現的能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者還應從《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中查取中圖分類號1~3個。

5。文稿要求字跡端正,字體規範,標點清楚,並要求有作者中英文署名(最多署名3人),次序按貢獻大小排列,用中英文標明工作單位全稱及單位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並請附作者簡歷(姓名、出生年月、籍貫、學歷[2]職稱、主要研究方向)。作者的署名排序在投稿時確定,之後不得另行更動。

6。文稿中得外文字母、數碼、符號要求工整、清晰,對容易混淆得字母、數碼和符號,應標明文種、大小寫、正斜體,屬上下角得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高低區別要明顯。量和單位須符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量得符號一律用斜體(pH及特殊符號例外),量的單位一律採用正體。

7。文稿插圖請用墨線繪製,要求圖面整潔,線條均勻,有相應的圖名並具有自明性,凡照片要用清晰的黑白照片,並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照片中需標註的符號應另紙剪貼,不要直接寫在照片上。圖和照片的常規尺寸以寬175px或350px為宜。

8。文稿中的表格儘量採用三(橫)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橫)線,不留豎線和斜線。表格應有相應的表名並具有自明性,表的內容切忌與圖及文字表述重複,表內同一指標數字的有效位數應一致。

9。來稿所用引文及資料,請核實準確,註明出處。參考文獻的引用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的文獻,應是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列入,並由作者對照原文核實無誤。文獻標引序號請按文中引用順序依次排列,並注意引用處上對應的序號;凡涉及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姓名,一律採用姓前名後著錄法。

參考文獻注錄格式:

(1)專著的著錄格式:序號 作者。書名。版次(第1版不標註)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頁碼。

(2)期刊的著錄格式:序號 作者。題名。刊名(外文刊名可縮寫),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3)學位論文的著錄格式:序號 作者。題名:【學位論文】。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4)專利的料錄格式:序號 專利申請號。題名。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視頻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 相關視頻

安徽工程大學:工匠精神薪火傳
安徽工程大學機械學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