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成立於1992年04月08日,註冊地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安徽科技大廈十層,法定代表人[1]為鹿明。經營範圍包括科研、諮詢、交流、服務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對外投資4家公司。

目錄

相關資訊

【聚焦•中國老科協獎】先進集體獎—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

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成立於1985年。三十多年來聚集着一大批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在內的高層次、多學科、跨行業專家學者教授,是安徽省委省政府聯繫離退休科技人員的橋樑和紐帶,是推動創新發展、培養科技人才、傳播科學精神的重要力量,受到社會廣泛讚譽。榮獲全國省級「學會之星」、「全省科協系統先進集體」、安徽省「十個最具影響的科技團體」、4A級省管社會組織等榮譽。

安徽省老科協於2017年6月22日順利換屆,組成第五屆理事會。中國老科協陳至立會長2017年9月24日在安徽省老科協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激發了新一屆理事會領導班子和廣大會員的活力。陳至立會長還欣然提筆為老科協題詞:「發揚老科協的優良傳統,為安徽發展作出新貢獻」。李國英同志對協會工作也作出批示:「我省老科技工作者擁有紮實的科技知識,善於鑽研的探索精神,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仍不褪色的報國之志,要為他們老有所為提供支持條件。」領導的關懷鼓勵鞭策協會以實際行動助力創新驅動 ,助力安徽崛起,不斷開創新時代老科協工作新局面。

一、 加強政治引領,堅定正確方向

安徽省老科協第五屆理事會組成不久,即上報省科協省科技社團黨委,要求成立黨的組織。經省科協省科技社團黨委批准,安徽省老科協黨委於2017年12月25日成立。

安徽省老科協黨委按照中央加強社會組織[2]黨的建設的部署,切實做好各級老科協黨建工作,把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老科協重要指示精神作為頭等大事抓緊抓實抓好。引導會員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的重大現實和深遠意義,深刻領會重要指示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把廣大老科技工作者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強化對老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領,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推動老科協黨組織和廣大老科技工作者中共產黨員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先鋒模範作用。

二、 助力疫情防控,促進復工復產

2020年開春,全國人民遭遇一場新冠疫情。省老科協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發揚科學奉獻精神,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以多種方式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貢獻力量,在社會上引起積極反響。《安徽科技報》2020年3月13日第二版以《省老科協堅決打贏科技防疫戰》為題作了專題報導。省老科協早在疫情初期就轉發了中國科協、中國老科協等單位的《戰「疫」有我,為決勝攻堅提供科技志願服務——向全國科技工作者的倡議》,要求全省老科協和老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揚科技志願服務精神,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從醫療衛生單位退休的老專家在抗疫中發揮着特殊作用。銅陵市老科協衛生分會有9位會員自春節以來一直堅守在醫院的各自崗位上,張家勝老醫生還在發熱門診上班,直接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滁州市老科協率先發起捐款倡議,省老科協專家組副組長、滁州市老科協原會長胡成功個人捐款2000元。全椒縣老科協會員捐款8550元,肥東縣老科協會員單位中國好糧油世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出「抗疫毒獻愛心募捐倡議」,不到3天時間,就有70多人向肥東縣紅十字會捐資1.61萬元。馬鞍山市老科協會員單位華菱星馬發揮國有企業擔當精神捐贈100萬元,另一會員單位泰爾集團捐贈100萬元,馳援馬鞍山市防控疫情。全省老科技工作者黨員也都參加了原單位捐款。社區、鄉村實行封閉式管理以來,面對管控任務繁重,居委會管理人員不足,老科技工作者紛紛請纓,戴上紅袖章,加入到防控工作中。省老科協副秘書長、鐵路分會秘書長賈厚文家住上海,從大年初二至今一直堅守在抗疫第一線。每天接打電話一百多次,叮囑被隔離者有關注意事項,幫助被隔離者接送快遞包裹,清運垃圾,代購生活用品和蔬菜水果。黃山市徽州區老科協會長助理、辦公室主任方利榮自大年三十起到現在每天都堅守在包保小區,成為擋在病毒和居民中間的一道防火牆。

安徽科技報、安徽老年報刊登老科技工作者創作的抗疫詩詞。會員們還通過製作詩詞美篇等形式歌頌逆行者,傳遞正能量。廬江縣老科協湯池鎮分會元宵節晚上,通過微信群舉辦了一場「眾志成城戰疫情慶元宵視頻晚會」,宣傳疫情防控,致敬抗疫英雄。

三、舉辦科學論壇,發揮智庫作用

每年舉辦一次大型科學論壇已成為省老科協發揮智庫作用做好決策諮詢的知名品牌,既為安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言獻策,也為老科技工作者搭建一個互相學習交流的平台。科學論壇每年根據黨委政府工作中心確定一個主題。2015年的主題為「提質增效創新,推進新常態下經濟社會平穩可持續發展」;2016年為「創新發展,共享繁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2017年為「推進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安徽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2018年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2019年為「堅持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老科技工作者圍繞論壇主題,從不同視角闡述自己的見解和建議,為安徽經濟社會發展進行有益的探討。尤其是市縣老科協會員論文,針對一鄉一地,緊密結合實際,所提出的鄉村振興發展方向、方式、方法,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也有一些論文側重理論分析研究,學術價值較高。充分展示了老科技工作者科學理論方面的前瞻性和科學技術方面的影響力。

安徽省老科協2019年科學論壇於去年11月28日在桐城市舉辦。論壇共收到85篇論文,經過專家評審,評出一等獎12篇,二等獎48篇,三等獎25篇。論壇給獲獎論文作者頒發了榮譽證書。本次論壇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有很高的實用價值。省老科協編印《2019年科學論壇論文匯編》,送省委省政府領導及有關部門決策參考,以實際行動為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四、創新科普宣傳,提升科學素質

科普宣傳是老科協一項經常性的重要工作。全省各級老科協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為宗旨,以科普信息化建設為載體,深入開展「萬名科技專家講科普」活動。每年在全省城鄉開展科普報告約800場次,聽眾達十萬人次。省老科協主動與有關單位聯繫,舉辦老科協科普報告會。為打造老科協自己的科普宣傳品牌,省老科協開設了「安徽老科協科普大講堂」,為老科技工作者講科普活動搭建一個新的平台。

省老科協中國科技大學分會派出教授到各地作科普報告。朱棟培教授到含山縣老年大學講堂,作《暗物質與悟空》科普報告,將研究物理學的奧妙和樂趣帶給大眾。石名俊副教授到來安一中,以《「走進」量子世界》為主題,為1200名高二年級學生送去了一場精彩的科普報告。朱棟培教授赴黑龍江綏化中學做關於暗物質的科普報告。馬明義教授申報了《神光計劃——人造小太陽》的科普選題,併到北京參加了科普寫作培訓。

省老科協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分會依託本院「蒲公英」科學傳播志願者服務隊,開展科普宣傳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活動。分會還組建合肥科學島科普報告團,特邀院所5位兩院院士參加。派出17人次參加全國科普周活動,推薦9位參加首屆安徽科普研學論壇,並獲聘安徽科普研學聯盟指導專家。省老科協安徽大學分會到廬江縣果樹學校面向農村兒童開展「科學點亮關愛·航模進校園」活動,孩子們在航模隊的大學生指導下動手製作了屬於自己的飛機航模,激發了愛學習、愛科學的熱情與興趣。

省老科協郵電分會舉辦「通信科技大講堂」,由中科大專家趙勇作了《量子通信產業探索--量子安全篇》科技報告,北京神州綠公司許總工程師作了《大數據安全體系導論》技術報告,聽講人數達300多人。省老科協衛生分會承擔了省老齡辦「銀齡行動」項目,組織專家赴馬鞍山市、六安市、含山縣、五河縣、霍邱縣、懷寧縣,以「科學飲食和飲水健康」、「中老年常見病預防對策」、「中老年養生保健新視點」、「 艾滋病防治」等主題舉辦科普報告會,發放宣傳資料2000餘份,受教群眾共達1500餘人。

五、科技為民服務,推進扶貧攻堅

安徽是農業大省,省老科協把服務「三農」、精準扶貧、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當作重頭戲來抓。省老科協服務「三農」工作委員會組織老專家深入農村基層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建立科技示範基地,搭建「互聯網+現代農業」信息平台,推動科技為民服務,着力在推廣農業實用技術、擴大良種面積、提高農民科學素質上下功夫。

省老科協農業分會對利辛、潛山和太湖三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情況進行調研,形成《安徽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調研報告。此報告在中國老科協農業分會北京會議上作了典型介紹。

農業分會牽頭省直農口各分會聯合對沿江地區現代漁業進行考察調研,形成《送閱材料》報省政府。省老科協農科院分會組織專家赴廬江縣郭河國家農業科技示範園區、肥東縣世昌水稻合作社、舒城縣過灣農業科技公司調研,探索農業產業轉型和三產融合發展的農業新模式。姚自鳴、吳本立兩位研究員幫助舒城縣過灣農業科技公司發展稻鴨共生生態種養模式,引起六安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召開現場會加以推廣。

合肥市老科協配合市關工委年度精準扶貧工作安排,組織專家到肥東縣古城舉辦「養羊業精準扶貧的途徑和方法」培訓,對青年農民就秋收春耕間息種土豆的方法以及土豆深加工的途徑進行面對面輔導。

祁門縣老科協先後3次組織會員赴大坦鄉光華村就脫貧攻堅調研,針對茶旅結合、茶產業、毛竹產業、光伏產業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縣老科協會員單位建安公司捐助村貧困大學生4000元、捐助村兩委4000元。爭取扶貧項目資金,建設1個村級茶廠、1個毛竹加工廠和二期光伏電站。

黟縣老科協專家組指導科普基地——黟縣金元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將全村330戶592畝傳統粗放性分散經營的茶園組建了茶葉專業合作社,新上《有機茶基地開發及清潔化茶葉加工廠建設》項目,生產加工的 「黟金」牌茶葉在2018北京國際茶葉展榮獲金獎。農民人均增加收入1500元。

鳳陽縣老科協以府城鎮圩山村農事服務中心為基地,舉辦了無人拖拉機和無人植保飛機操作手培訓班,50人參加培訓,加速了無人耕作技術應用於農村、落戶到農家的發展進程。桐城市老科協連續6年扶持牯牛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油茶基地,該基地已成為我省高標準油茶示範區,吸引了江西、山東等省同行前來參觀學習。

六、強化組織建設,營造會員之家

省市縣各級老科協按照組織部門要求,新形勢下及時做好換屆工作,配好班子,穩定隊伍,發展會員,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關心會員的精神生活,營造溫馨的老科技工作者之家,有效增強老科協組織歸屬感和凝聚力。

自中國老科協將每年的重陽節確定為中國老科技工作者日以來,全省各級老科協組織積極響應,組織開展豐富多采的活動。滁州市老科協已連續四年在這一天開展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2016年100多名老科技工作者在琅琊山門前啟動「健步走」活動儀式。2017年在琅琊山醉翁亭廣場搭台「放聲唱」,表演鳳陽花鼓,演唱來安「洪山劇」。參與活動的會員達200多名,觀看演出的群眾達數千人。2018年在鳳陽縣小崗村舉行「激情誦」,歌頌祖國,歌頌改革開放四十年。2019年在鳳陽縣舉辦了「歡樂慶」大型文藝演出,共100多人參加。

省老科協中鐵四局分會積極參加局組織的大型原創情景歌舞劇《薪火相傳》演出、「奔向幸福」老年專場演出、老年廣場文藝演出、老年書畫攝影藝術作品展覽、合肥地區老年門球比賽、老年太極拳比賽等活動,參加人數超過百人次。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中國老科協成立30周年,省老科協在全省老科協系統開展首屆安徽省最美老科學技術工作者、第三屆先進集體、優秀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和老科協先進工作者評選活動。評選出王硯方等10名同志為「首屆安徽省最美老科學技術工作者」;丁鳳琴等155名同志為「第三屆安徽省優秀老科技術工作者」,王亦民等37名同志為「第三屆安徽省老科協先進工作者」;合肥市巢湖工作處等37個單位為「第三屆安徽省老科協先進集體」。評選活動為全省老科技工作者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安徽省8個市,25個縣建立了老科協組織,共有會員4000餘人。省老科協共有15個分會,7個工作委員會,會長由中科大黨委原副書記鹿明同志擔任。省老科協還建立了監事會,各項工作既按程序又力爭創新地積極開展,在全省150多個科技社團中一直處於前列。

視頻

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 相關視頻

老科協科普視頻(二)
中國老科協科普專家到洱源縣振戎民族中學調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