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桓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桓侯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職位: 宋國君主

別稱: 宋桓公、宋後桓公、宋辟公

在位時間: 25年

所處時代: 春秋時期

宋桓侯,又稱宋後桓公、宋辟公,子姓,名辟兵,或名辟,宋休公之子。在位7年(前362年-前356年在位),在位時非常昏庸。司馬彪說"呼辟,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驅呼'辟',故為狂也"。休公二十三年去世,其子辟兵即位,據說奢侈荒唐,大興土木,建築蘇宮。

史記》認為子剔立為國君是父子傳位。事實上,這段時期發生"戴氏取宋"的事件。韓非說,司城子罕能奪得政權,是由於"宋君失刑而子罕用之""宋君失其爪牙於子罕"《呂氏春秋》說宋被齊滅亡"此戴氏之所以絕也。"[1]

人物生平

司馬彪說"呼辟,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驅呼'辟',故為狂也"。休公二十三年去世,其子辟兵即位,據說奢侈荒唐,大興土木,建築蘇宮。

《史記》認為子剔立為國君是父子傳位。事實上,這段時期發生"戴氏取宋"的事件。韓非說,司城子罕能奪得政權,是由於"宋君失刑而子罕用之""宋君失其爪牙於子罕"《呂氏春秋》說宋被齊滅亡"此戴氏之所以絕也。"

史書記載

《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休公田二十三年卒,子辟公辟兵立辟公三年卒,子剔成立。

宋桓侯的權臣子罕既是賢臣,又是權臣

史書中宋國有個臣子叫子罕的,是宋國王室貴族,屬於樂氏家族,是宋桓侯時期宋國朝堂中的重要人物。子罕在宋國為臣的時間較長,當年向戌當政時,主持弭兵之會,子罕就已經在宋平公的身邊為臣。

這位臣子非常有遠見性,由於向戌成功舉辦弭兵之會,諸侯列國崇尚和平時代,宋國國政也更加忽視國防力量的發展,甚至有可能削減軍事開支,這在子罕的眼中,本來就是非常危險的。

向戌向宋平公請賜封邑時,就遭到子罕的極力反對,導致向戌請辭封邑。對軍事國防力量的重視,應是自上而下,即與當時的國家法制相互關聯,必是自上而下的,要由君主或者權臣所主導,才能取得巨大成功。

在宋國整個歷史中,主動倡導加強軍事國防力量的朝臣非常少,這個子罕顯然是卓有遠見的,宋國在戰國時代成為諸侯稱霸的戰場,本身就是在內憂外患中軍事力量極度削弱所致。

宋國朝臣們由於受控於周天子的包圍戰略,本身就不能過度的發展軍事,這也促成宋人崇尚商貿文化,更加重視的是發展國民經濟,即便是子罕,在這樣的大環境中,也很難能夠重視軍事。

子罕是司城,就是現在的所謂建設部長,主管土地和建設,可謂是宋國朝廷中的權臣,而且是肥差,有相當的油水。

在《左傳》中有「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宋人賄賂子罕,目的是很容易猜到的。那么子罕的說法是「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這並非說子罕不喜歡寶玉,子罕的野心不在這裡,他的野心更大。後世以此判斷子罕是宋國歷史上有名的賢臣,這本身可能就是錯誤的。

在子罕的時代,宋國已經在三晉逼迫下遷徙都城,貴族們為興建房舍,搶占百姓土地,就必然要得到子罕的批准,在春秋戰國時代,關於土地的事情,都是屬於權力高度集中的,子罕可謂掌握宋國經濟的核心大權。

宋國國君為韓國所俘虜,身死異鄉,成為宋國恥辱,這是宋國幾代國君不重視軍事的悲劇。子罕則在這諸般悲劇的反覆重演中對宋國國君產生絕望感,到宋桓侯時代子罕則直接主動靠近宋桓侯,並向宋桓侯毛遂自薦:「獎賞百姓的事是百姓喜歡的,君王自己來施行。殺戮刑法是百姓憎惡的,請讓我來掌管。」

子罕顯然對掌管國土和建設不夠滿意,而要掌握刑罰大權。這個時代變法思潮迭起,列國皆因變法而強盛,此時的魏國獨強,各國之間興起聯盟活動,各國國君頻繁會見結盟,宋桓侯也跟隨魯共侯衛成侯等朝見魏惠王,宋國的地位一落千丈。

而子罕主動要掌管刑法,明顯就是迎合時代大潮,即便是宋桓侯訪問列國,亦可自信滿滿的對外宣稱,我宋國也有變法。

子罕以前只是掌握經濟大權,而當刑法大權歸於其手,則可說是將宋國國君直接架空。史書中說宋桓侯奢侈荒唐,大興土木,修築宮城,這個有很有意思了。宋桓侯的這種種行為皆為子罕的權力範圍,也就是說宋桓侯的興建到底是君主的意思還是朝臣的意思,實在很難確定。在《史記》中說:「辟兵三年卒,子剔成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