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宏觀經濟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英文名稱:Macroeconomics)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投資消費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宏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微觀經濟學而言的。西方經濟學中研究一國經濟總量、總需求與總供給、國民收入總量及構成、貨幣財政人口就業要素稟賦經濟周期經濟增長經濟預期經濟政策國際貿易國際經濟等宏觀經濟現象的學科。

宏觀經濟學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發表以來快速發展起來的一個經濟學分支。

名詞定義

西方經濟學中研究一國經濟總量、總需求與總供給、國民收入總量及構成、貨幣與財政、人口與就業、要素與稟賦、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經濟預期與經濟政策、國際貿易與國際經濟等宏觀經濟現象的學科。

宏觀經濟學1.jpg

宏觀經濟學屬於西方經濟學範式,由於把宏觀經濟領域與微觀經濟領域割裂開來研究,與科學的一般經濟學的關係既不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也不是一般和特殊的關係,所以無法研究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與宏觀經濟領域的特殊規律,只能對宏觀層面的經濟現象進行現象學意義上的描述。從科學學的角度而言,由於不能研究一般經濟規律與宏觀經濟領域的特殊經濟規律,宏觀經濟學不能成為一門真正意義上的學科。

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也被稱做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資源的利用問題,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與貨幣政策。[1]

宏觀經濟學,英文名稱Macroeconomics,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宏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微觀經濟學而言的。宏觀經濟學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發表以來快速發展起來的一個經濟學分支。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也被稱做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2]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資源的利用問題,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與貨幣政策。

宏觀經濟學2.jpg

主要內容

宏觀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計量模型。

1)宏觀經濟理論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

2)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即經濟政策工具如何達到既定的目標)、經濟政策效應與運用。

3)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包括根據各派理論所建立的不同模型。這些模型可用於理論驗證、經濟預測、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應檢驗。

以上三個部分共同構成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現代宏觀經濟學是為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服務的。戰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在西方各國得到廣泛的運用,相當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也引起了各種問題。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經濟增長、經濟周期波動、失業、通貨膨脹、國家財政、國際貿易等方面。涉及國民收入及全社會消費、儲蓄、投資及國民收入的比率,貨幣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價水平,利息率,人口數量及增長率,就業人數和失業率,國家預算和赤字,出入口貿易和國際收入差額等。

宏觀經濟學3.jpg

宏觀經濟學來源於法國魁奈的《經濟表》和英國馬爾薩斯的"馬爾薩斯人口論"。1933年,挪威經濟學家弗瑞希提出《宏觀經濟學》的概念。宏觀經濟學在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年出版後迅速發展起來。凱恩斯把國民收入和就業人數聯繫作為中心進行了綜合分析。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宏觀經濟學階段,或稱古典宏觀經濟學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是宏觀經濟學進一步發展和演變的階段。

"宏觀經濟學"一詞,最早是挪威經濟學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來的。經濟學中對宏觀經濟現象的研究與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學派。法國重農學派創始人魁奈的《經濟表》,就是經濟學文獻對生產總過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經濟學家和後來的許多經濟學家的著作中,對宏觀經濟現象和微觀經濟現象的分析都並存在一起,並未分清。特別是自邊際革命以來,經濟學家大多不承認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不承認國民經濟總過程中的矛盾與衝突,只注重於微觀經濟分析,以致宏觀經濟問題的分析在一般經濟學著作中幾乎被淹沒了。

宏觀經濟學4.jpg

但隨着傳統經濟學在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襲擊下破產和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出版,宏觀經濟分析才在凱恩斯的收入和就業理論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經濟學中的一個獨立的理論體系。

加速原理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一個中心問題是:國民收入的水平是如何決定的?宏觀經濟學認為,國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個社會生產與就業的水平。

宏觀經濟學在解釋經濟周期時,強調投資的變動的關鍵作用,投資的變動往往比消費的變動來得大,指出投資在相當程度上既是收入變動的原因,也是它的結果。它在解釋投資的變動與國民收入的變動之間的關係時,提出了加速數和乘數相互作用的原理。加速原理與乘數論所要說明的問題各不相同。乘數是要說明投資的輕微變動可以會導致收入發生巨大的變動,而加速原理則要說明收入的輕微變動也會導致投資發生巨大變動。但二者所說明的經濟運動又是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的。宏觀經濟學正是利用加速數和乘數的相互作用,來解釋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在經濟危機的條件下,生產和銷售量下降,加速原理的作用會使得投資急劇下降,而乘數的作用又使得生產和銷售進一步急劇降減,後者再通過加速原理的作用會使得投資成為負數(或負投資)。

加速數和乘數的相互作用,加劇了生產萎縮的累積過程。一旦企業的資本設備逐漸被調整到與最低限度的收入相適應的水平,加速原理的作用會使負投資停止下來,投資狀況的稍許改善也會導致收入重新增長,於是一次新的周期便重新開始。收入的重新增長,又通過加速數的作用,導致新的"引致投資";後者又通過乘數的作用,促使收入進一步急劇增長,這便開展了經濟擴張的累積過程。這個累積過程會把國民經濟推到"充分就業"的最高限,並從那裡彈回來而轉入衰退。

宏觀經濟學5.jpg

宏觀經濟學討論的價格問題是一般價格水平,而不是個別產品的價格問題。按照前面講的"國民收入決定論",一般價格水平主要取決於總需求水平。然而,總需求水平的變動一方面影響着貨幣的供求,另一方面也受貨幣供求變動的巨大影響。所以,貨幣分析在宏觀經濟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宏觀經濟學重視對貨幣供求的分析,不僅在於可通過對貨幣供給、利息率的調節去影響總需求,而且在於貨幣供給的變動與總的物價水平有着密切的關係。關於貨幣供給量與物價水平之間的關係,宏觀經濟學著作大多承襲傳統的貨幣數量說,只是略加修綴。

許多宏觀經濟學著作者認為傳統貨幣數量說過於粗糙,他們把貨幣數量說的基本觀點跟收入決定論的基本觀點聯繫起來,在經濟達到充分就業的水平以前,貨幣供給的增加,其主要影響將表現在擴大有效需求、增加生產(或收入)上,對價格水平的影響很小;只有當經濟達到充分就業水平之後,這時閒置設備已全部使用,若再增加貨幣供給,已不能再促使產量增加,而只會產生過度需求,形成通貨膨脹缺口,導致物價水平不斷上升,釀成真正的通貨膨脹。

這就是貨幣分析與收入分析相結合的一個重要表現。這種分析表明,不僅政府開支和稅收的變動,而且貨幣供給量的變動,都會對總需求水平(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產生影響。這就為政府主要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的活動進行干預,提供了理論依據。

政府作用

宏觀經濟學6.jpg

宏觀經濟學指出,政府應該,而且也能夠通過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手段,對總需求進行調節,平抑周期性經濟波動,既克服經濟衰退,又避免通貨膨脹,以實現充分就業均衡或沒有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運用,是相互配合、支持的;但在經濟蕭條、通貨膨脹等不同時期或條件下,二者將採取擴張性或緊縮性的不同對策。

在蕭條時期,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財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減稅和擴大政府的開支。減稅可以使公司和個人的納稅後收入增加,從而刺激企業擴大投資和個人增加消費;而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的擴張將導致總需求增長,以克服經濟蕭條。

擴大政府開支,主要是擴大政府的購買或訂貨,增加公共工程經費和擴大轉移支付,目的是通過擴大公私消費,以刺激投資。這種擴張性財政政策勢必導致財政赤字。根據凱恩斯的有效需求學說,經濟的常態是一種小於充分就業的均衡。因而擴張性的赤字預算,也就成了戰後西方國家政府的常備政策工具。

貨幣政策

在貨幣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擴大貨幣供給量和降低利息率。這些措施包括:在公開市場上購進政府債券,把更多的準備金注入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增加後,就可擴大對企業和個人的貸款,從而擴大貨幣供給量,降低貼現率,刺激投資,從而增加總需求。

宏觀經濟學7.jpg

通貨膨脹時期,採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依然運用上面所介紹的那些政策工具,只是朝着和上述相反的方向,即按着緊縮性方式而不是按擴張性方式來加以運用。西方經濟學界開始企圖用供給分析來補充需求分析的不足,在宏觀經濟分析中探討微觀經濟基礎,出現了一種供給分析與需求分析相綜合、微觀分析與宏觀分析相結合的新動向。

宏觀經濟學建議採用適當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匯率政策,以及建立獨立的中央銀行等手段,以控制和解決通貨膨脹問題。

宏觀經濟學首先關注一國的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指的是一國生產潛力的增長。一國生產潛力的增長是決定其實際工資和生活水平增長率的關鍵因素。

對比區別

經濟模型可以用於分析許多領域的決策。我們把有些領域歸入微觀經濟學中,而把其他領域歸入宏觀經濟學中。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業如何做出選擇,它們如何在市場上相互作用,以及政府如何試圖影響它們的選擇。微觀經濟學問題包括解釋消費者如何應對產品價格的變化以及企業如何決定收取什麼樣的價格。微觀經濟學還涉及到政策問題,如分析減少未成年人吸煙的最有效方法,分析批准銷售一種新處方藥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分析降低空氣污染的最有效方法。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研究作為整體的經濟,包括諸如通貨膨脹、失業和經濟增長這樣一些問題。宏觀經濟學問題包括解釋為什麼經濟會經歷衰退和失業不斷增加的時期,以及為什麼在長期內有些經濟體比其他經濟體增長得快得多。宏觀經濟學也涉及政策問題,如政府干預能否降低衰退的嚴重性。

T01b5348e12d4a139d8.jpg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之間的區分並不是嚴格且固定不變的。許多經濟情況既涉及微觀經濟也涉及宏觀經濟的層面。例如,企業投資於新機器和設備的總體水平有助於確定經濟增長的速度--這是一個宏觀經濟問題;但要了解企業決定購買多少新的機器設備,我們又需要分析單個企業所面臨的激勵--而這是一個微觀經濟問題。

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差距是他們研究的對象和經濟變量不同。微觀經濟學研究單個市場,而宏觀經濟學研究總量市場,並體現產量和價格上。從微觀經濟學看,描述電視市場可以簡單地用電視台數作為產量,電視價格也是單一,不存在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宏觀經濟學研究的總量市場的總產量包括電視在內所有市場和勞務的產量,所以如何衡量總產量本身就成為一個問題。

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研究對象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正如美國經濟學家J亨德遜(JHenderson)所說居民戶和廠商這種單個單位的最優化行為奠定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正如薩繆爾遜所說,宏觀經濟學是根據產量、收入、價格水平和失業來分析整個經濟行為。美國經濟學家E夏皮羅(EShapiro)則強調了宏觀經濟學考察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

宏觀經濟學9.jpg

(2)解決的問題不同。

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範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量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法,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量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係進行分析。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0.jpg

(4)基本假設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認為"看不見的手"能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

(5)中心理論和基本內容當然也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福利經濟學管理理論等。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