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宏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宏龜紅龜福建和台灣傳統小吃。流行於福建閩南閩東,福清和台

灣以及粵東潮汕地區,是節慶喜事必備的包餡果品和獨特小吃.這個「」字按照習慣寫法,應在前面加個「」字,以示米製品。其外表如碗面大小的紅龜果,狀如背,極像一個微型的飛碟,果皮加入少量的紅色食用染料,故名。[1]

中文名

紅龜

流行地區

福建閩南閩東和台灣

外文名

Red turtle

形 狀

碗面大小的紅龜果,狀如龜背

所屬食品

福建小吃

所屬工藝

屬於傳統的小吃

作 用

節慶喜事必備食品

簡介

在福建沿海,福清人和台灣人心目中,紅龜果是食品與生活中的吉祥物,走親訪友它常被選為禮品。人們在互贈紅龜果分享喜慶,增進情誼,同時也見證紅龜果的歷史滄桑。

相關俗語

在但上世紀溫飽問題未能解決的年代,福建沿海人,逢年過節用什麼充當紅龜果餡料,是家庭主婦抓腮搔首的一大難題,只好到海邊採集虎棲(食用海藻)充當餡料。至今民間仍流傳一句充滿辛酸的俗語:「紅龜皮虎棲餡」,其意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有異曲同工之妙。

製作過程

福清和台灣人都很會做紅龜果,從果皮的製作到餡料選用十分考究。通常果皮用七成糯米和三成粳米混合磨成米漿,然後瀝乾放進蒸籠蒸到六七成熟,加進少許紅色食用染料揉勻為皮。然後,像做包子一樣,包進備好的餡。餡通常是用曬乾炒熟的豌豆粉(加少許麵粉)和着紅糖蒸熟後搓成團狀,然後又搓成長條狀,最後用刀切成一粒粒,搓成圓狀充餡.也有各種口味的咸餡或甜餡可根據個人喜好來選擇.咸餡料通常是八寶飯蔥油豆沙等。甜餡多為麻酥花生酥綠豆沙芝麻番薯茸蜜餞碎塊等。餡料包好後,用手搓成大圓團,在柚木製刻成的模具中壓出龜狀圖紋,看上去猶如一件精美可愛的藝術品。在印好的紅龜底部抹上一層薄薄的[[花生油],墊上柚葉竹葉香蕉葉之類,待水開時放進蒸籠蒸上大約15分鐘後擺在竹篾上,晾乾完畢即可食用。

那一個個紅龜果,紅艷艷、香噴噴、甜滋滋,真是令人過口難忘。有的農婦還習慣到郊野採摘艾葉、鼠麴草的嫩葉,經過洗淨,煮數分鐘去澀味,再搗爛加入米漿粉揉勻,製成獨具特色的「綠色食品」,這不但口味殊香,而且還有保健作用。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