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歷史第十三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宗教與歷史第十三輯》作者:陶飛亞 著,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宗教(Religion)是聯繫人與神祇[1]或超自然、神聖存在的文化體系,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宗教的表現形式包括儀式、講道、崇拜、祭祀神明等多種形式,而信仰被認為是宗教信念的來源,當今世界主要的宗教有基督教[2]、伊斯蘭教、印度教、猶太教、佛教、道教、神道教等。
內容簡介
本輯共收入15篇文章,分為主題演講(2篇),文本、思想與詮釋(4篇),輿圖、書籍與文獻(4篇),人物、禮儀與文化交流(5篇)四個版塊。1.主題演講刊載了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系主任、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鐘鳴旦(Nicolas Standaert)教授,以及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李天綱教授的兩篇演講文稿。兩位教授分別以提綱挈領的方式介紹了中歐之間的書籍、文化傳播。2.文本、思想與詮釋欄目,中山大學梅謙立教授對衛方濟《中國哲學》有關「天」的屬性進行了深入分析,上海大學肖清和教授以馬若瑟《三一三》為中心探討了三一論思想及其發展源流,復旦大學蔣碩博士對珍稀文獻《獅子說》的底本進行了考證,中南大學譚傑博士詳細梳理了晚明時期西方文藝復興倫理學在中國的譯介情況。3.輿圖、書籍與文獻欄目,分析了艾儒略刻印的地圖、北堂藏漢文古籍,信仰與家譜編修之間的關係、利瑪竇對中西文獻交流史的貢獻等問題。4.人物、禮儀與文化交流欄目,討論了李問漁的生平事跡與著作數量類別、中國禮儀之爭被抑制的祭禮、明末清初反教運動中的反教權主義、澳門在中歐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上海伯大尼孤兒樂園的發展源流等問題。
作者簡介
本書主編陶飛亞,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2001年起任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曾任上海大學文學院執行院長。現任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博物館(籌)館長,上海大學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學術總監。陶飛亞博士的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基督教和近現代中西文化史。
目錄
主題演講
書籍的文化間巡迴傳播:在17世紀的中國建構一個「之間」的文本社群 〔比利時〕鐘鳴旦 著陳妍蓉 譯
龐迪我與早期中國教會:鑑於最近的翻譯資料 李天綱
文本、思想與詮釋
耶穌會士衛方濟對「天人合一」的接受:《中國哲學》中「天」的屬性 〔法〕梅謙立
三一論在中國的翻譯與詮釋:以清初馬若瑟《三一三》為中心 肖清和
利類思《獅子說》底本考 蔣碩
文藝復興倫理學思想在晚明的譯介 譚傑
輿圖、書籍與文獻
以圖為證:艾儒略與耶路撒冷地圖 王喜亮
北堂圖書館舊藏漢文古籍尋蹤 趙大瑩
基督宗教與家譜編修——以浦東腰路施氏為中心 陳拓
利瑪竇與中西文獻交流史 毛瑞方
人物、禮儀與文化交流
李問漁生平事跡及其著作新探 郭建斌
明清之際中西祭禮之割裂暨「比較經學」之重新展開 王定安
明末清初針對司鐸的反教權主義 楊虹帆
華人基督徒與近代上海兒童慈善研究:以伯大尼孤兒樂園為中心 高新慧
Abstracts
《宗教與歷史》約稿啟事
編後記
視頻
宗教與歷史第十三輯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神祗(zhi)和神祇(qi)各指什麼意思?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趣歷史,2019-06-28
- ↑ 基督教的主要聖禮和節日,中國新聞網,201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