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寶融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商丘市開元寺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商丘市開元寺

時 代 唐朝開元年間

所在地 河南省商丘市

現任住持 釋演法師

開放時間 早08:00-晚18:00

門 票 免費開放

商丘市開元寺,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火神台旅遊區(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處),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唐朝會昌年間,武宗下詔大除佛寺,佛祠因此遭焚滅銷毀,一無遺存。北宋時期,開元寺改稱寶融寺南宋趙構即位後又將其改為商丘寺,後又改名開元寺。[1]

簡介

開元寺,於明清時期幾經重修後,開元寺法鼓重振,僧侶雲集,香火旺盛,弘法利世。開元寺有不少帝王如趙匡胤趙構等,以及許多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攬勝,被譽為豫東名剎。

歷史沿革

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國力強盛,史稱「開元盛世」,而開元寺就建於這個時期,公元713年,正處於唐朝開元之初。唐玄宗開元年間,玄宗皇帝勵精圖治,任用賢臣,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少有的「開元盛世」的強盛局面。於是,玄宗皇帝令天下廣建佛寺。商丘開元寺就是在那種情況下建成的。

唐朝會昌年間,唐武宗下詔大除佛寺,佛祠因此遭焚滅銷毀,一無遺存。北宋時期,開元寺改稱寶融寺,南宋趙構即位後又將其改為商丘寺,後又改名開元寺。

重修時期

明清時期幾經重修後,法鼓重振,僧侶雲集,香火旺盛,弘法利世。

歷史上,開元寺內曾設過八關齋會。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叛將尹子奇圍攻睢陽,張巡、許遠以身殉職,城內軍民死傷殆盡。時隔3年,史思明又率兵來攻,宋州(治所在商丘)刺史李岑為賊所困,城內驚恐,惶惶不可終日。副元帥李光弼派河南節度使田神功前來救援,使得叛軍撤退。因此,全城軍民對田神功這一功績萬分感激。田神功原是史思明的部將。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至唐代宗廣德元年(即公元755年至763年),安祿山與史思明舉兵叛唐時,田神功隨同叛將南德信、劉從諫圍攻睢陽。田神功斬殺了南德信,趕走劉從諫,率領將士歸順大唐,解除睢陽之圍。田神功歸降後被封為鴻臚寺卿,後遷任徐州刺史、淄青節度使。

相關典故

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睢陽又被叛兵所困。田神功率兵再解睢陽之圍。後來,田神功屢次受到朝中嘉獎,安史之亂平息後第二年,田神功拜汴宋節度使,遷兵部。

唐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四月,田神功患病數月,未用藥而愈,宋州官吏徐向等為了封迎田神功,便於五月初八那天帶頭以俸錢30萬兩,在城南開元寺設八關齋會,來報答田神功解救睢陽城的恩德。其後,文官設1500人為一會,武官設500人為一會,地方士紳設5000人為一會。

州縣官吏、富豪鄉紳等都連續設會,飯僧數千,一時佛飯香供擺滿郊野,經聲佛號晝夜不息,善男信女,四方雲集,可以想象當時齋會的場面是如何盛大。會後,州郡長官又請來當時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撰書《有唐宋州官吏八關齋會報德記》以示紀念,全文940字,立為八楞碑,置於開元寺東側,這就是「八關齋」。 碑文結構謹嚴,體方筆圓,端莊雄偉,行筆兼用篆隸筆意。

文化傳承

此後,朝代更迭,兵荒馬亂,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往昔繁華渾似夢,都隨流年四散。飽經滄桑的「八關齋」碑,卻一直默默地守候着這座幾經榮枯的開元寺,伴着寺中的晨鐘暮鼓,挺立於歲月的風雨之中。 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因皇帝痛惡僧民耗蠹天下財力,下詔大除佛寺。「凡熔塑繪刻堂閣殿宇關於佛祠者焚滅銷破,一無遺存。遣御史復視之,州縣震畏,至於碑幢銘鏤贊述之類,亦皆毀折瘞藏之。」一時間,與佛事有關的塑像、繪畫、碑幢等被一概銷毀。開元寺及「八關齋」碑也在這場劫難中被毀。因該碑「大不可折,遂鏨鑿缺敗以仆之」。事隔5年後,一位名為崔倬的人到睢陽任宋州刺史,為尋訪前賢事跡,在礫壤之中尋找到被毀的「八關齋」碑。但此碑已是「瘢痍壞失,文義乖絕,尋澤研究,不可復知」。後來,又從前任刺史唐氏家中求得原碑文拓片,命令工匠將「八關齋」碑重刻立於原址。

參考來源

  1. 商丘市開元寺, 博雅旅遊,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