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審計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審計博物館,由國家審計署批准,中國審計學會、江蘇省審計廳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籌建,該館於2008年4月2日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中國審計博物館是迄今為止以國家審計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博物館,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國家審計博物館。博物館坐落於江蘇省南通風光綺麗的5A級景區濠河之濱[1],展館面積約5000平方米,展陳面積約4000平方米,分為基本成立區、臨時成立區兩部分,集收藏、科研、宣傳、教育等功能於一體。

基本介紹

中國審計博物館,由國家審計署批准,中國審計學會、江蘇省審計廳、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籌建,該館於2008年4月2日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中國審計博物館是迄今為止以國家審計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博物館,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國家審計博物館。

博物館坐落於江蘇省南通風光綺麗的5A級景區濠河之濱,展館面積約5000平方米,展陳面積約4000平方米,分為基本成立區、臨時成立區兩部分,集收藏、科研、宣傳、教育等功能於一體。中國審計博物館展示了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審計制度、審計管理、審計活動及其所體現出的審計文化;展現了我國審計事業三千多年的發展脈絡。它以珍貴的歷史文物、文獻不僅佐證了國家審計是民主與法治的產物,而且更是推動民主法治的工具。

中國審計博物館的開館對於傳承審計文化、弘揚審計精神、發展審計事業、促進社會主義和諧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中國審計人多年的願望,更是南通人民多年的期盼。籌建中國審計博物館,旨在傳承審計文化、弘揚審計精神,進而促進審計事業和諧發展。

展廳展館

審計博物館的陳列包括基本陳列區、臨時陳列區兩個部分,其中基本陳列區主要展示古代、中華民國政府、中國革命根據地以及新中國的審計文物、文獻,臨時陳列區主要展示紅色審計人物、地方審計機關等方面內容,集中展示了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審計制度、審計管理、審計活動及其體現出的審計文化。通過參觀,讓我們親身感受到祖國文化的歷史悠久,審計歷史的源遠流長,正因為前人不斷創新,從而推動中國的審計事業發展到今天的成就,也為今後的審計工作提出了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新課題,同志們紛紛表示,一定要緊緊圍繞「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工作方針,不斷改進工作思路和方法,為淮南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館藏實力

它以珍貴的歷史文物、文獻不僅佐證了國家審計是民主與法治的產物,而且更是推動民主法治的工具。中國審計博物館的成功創辦,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得益於國家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局面;得益於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鼎立支持。南通作為中國近代文博事業的發源地,中國審計博物館花落此間,定能不違初衷,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建築布局

審計博物館的南門,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原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題寫的「中國審計博物館」大字上方,一個大大的紅色「審」印。進入展廳,迎面是一個形如魔方似的青銅雕塑,上面分別刻着:「審、勘、磨、計、覆、勾、稽、比」幾個字。這些字是表述審查財物賬計的行為,從多種不同角度反映出審計在其漫長成長歷史過程中所呈現的不同形態。由此也揭示了審計是一種錯綜複雜,且不斷發展變化的綜合體。「魔方」的後面是一面浮雕[2],似乎是表現中國審計的源遠流長。雕塑的兩側,分別旁列着新中國幾代領帶人對於審計工作的指示。

視頻

審計博物館 相關視頻

回顧軍旅審計—南通市審計博物館紀錄片
致敬奮鬥審計人:訪審計署審計博物館館長張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