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客家算盤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客家算盤子是廣東客家菜餚,在東南亞國家的客家人中也相當盛行的菜餚,又以馬來西亞最常見。在農忙時,客家人會用芋頭加入糯米粉木薯粉製作成麵點食用,像是鹹版的「芋圓」一般;因為算盤子會搓成扁圓形,中間再壓出一個凹陷,很像「算盤上的子」而得其名。[1]

金錢粄,又叫算盤子,是廣東省大埔縣頗負盛名的客家小吃。[2]

美食由來

客家菜雖不成獨立的菜系,但仍有不同於其他菜系的特色,與客家人所處的自然環境條件、物產資源與社會人文環境自有密不可分的因果關係。因為客家人住的地方為溫暖的亞熱帶,所種植的主食為稻米。因為地處山區丘陵,只有零星散布的河谷盆地可利用,所以能種植的地不大,因而需要其他雜糧來充飢。

「稻性宜水。汀居萬山中,泉源所發,坑田水常浸冬也……歲再穫者,田不多得……山鄉地氣高寒,每日不滿一晷,所藝多晚禾,春種冬收,故滋本深而含實茂。實圓而大,味亦至腴,俗稱「大冬」者是也。 番藷種來自南夷,閩中萬曆中始有之。北方曰「地瓜」。瘠土、沙土皆可種,一畝之地可收十於石。山居之民以此代飯,可省半歲之糧。其濟人甚口,即 多食不損脾胃,與芋性殊,故芋為蔬而此可為榖也。芋為農家最重之蔬。以良田歲更易蒔之,視所收之豐歉為日食侈約之度,以佐五榖。而歲儲之所謂「菜 」,不熟曰「饉」也。《臨汀彙考》」

味在大馬這樣說:「這樣的一盤口感滑爽入味又Q彈可做菜亦可做主食的盤中餐,可是過年過節的好佳餚。珠圓玉潤象徵團團圓圓。
一顆顆算盤上的算珠模樣又意涵新的一年都有錢算。也祈盼來年更加精打細算,可以掙很多錢。」[3]

食材

客家算盤子(一)

  • 材料:乾魷魚100公克、豬肉絲100公克、木耳絲50公克、紅蘿蔔絲50公克、開陽10公克、蒜末10公克、芋頭200公克、糯米粉350公克、水50CC
  • 醃料:醬油1大匙、酒1大匙、玉米粉1大匙、胡椒粉1/4小匙、全蛋液1大匙、糖1/4小匙
  • 調味料:醬油1大匙、醬油膏1大匙、酒1大匙、胡椒粉1/2小匙、糖1/4小匙、水100cc[4]


客家算盤子(二)

  • 算盤子食材:芋頭 400克、太白粉 2大匙、糯米粉 40克、地瓜粉 50克、鹽 少許、香油 1小匙
  • 炒算盤子食材:算盤子 600克、豬絞肉 150克、蝦米 1大匙、

乾香菇 5朵、小黃豆乾 5片、青蔥 2根、紅蔥頭 6粒、蒜頭 3粒、辣椒 1根、醬油膏 1大匙、醬油 1小匙、香油 1大匙、砂糖 1小匙、鹽&白胡椒 各少許、雞高湯 350c.c.、豬油 1大匙、油蔥醬 2大匙
[5]

視頻

客家算盤子
馬來西亞「算盤子」 料理命名來自造形【客家新聞20170616】

參考文獻

  1. 客家算盤子,自由時報,2018/10/08
  2. 炒算盤子:象徵團圓的客家小吃,每日頭條,2017-08-25
  3. 客家算盤子,一盤團圓一盤有錢算,味在大馬,19 Wed 2014
  4. 客家算盤子,自由時報,2018/10/08
  5. 客家算盤子,自由時報,2018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