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容齋三筆·卷一·共工氏

容齋三筆·卷一·共工氏》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三筆》卷一。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1],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目錄

原文

《禮記·祭法》、《漢書·郊祀志》,皆言共工氏霸九州,以其無錄而王①,故謂之霸。《歷志》則云:「雖有水德,在火木之間,非其序也②。任知刑以強③,故伯而不王。周人遷其行序,故《易》不載。」注言:「以其非次,故去之。」《史記·律書》:「顓帝有共工之陳④,以平水害。」文穎曰:「共工,主水官也。少昊氏衰,秉政作虐⑤,故顓帝伐之。本主水官,因為水行也。」然《左傳》郯子所敘黃帝炎帝五代所名官,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杜預云:「共工氏以諸侯伯有九州者,在神農之前,太昊之後,亦受水瑞,以水名官。」蓋其與炎、黃諸帝,均受五行之瑞,無所低昂⑥,是亦為王明矣。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至今祀以為社。前所紀謂「周人去其行序」,恐非也。至於怒觸不周之山,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此說尤為誕罔⑦。洪氏出於此,本曰「共」,《左傳》所書晉左行共華、魯共劉,皆其裔也。後又推本水德之緒加水於左而為「洪」雲。《堯典》所稱「共工方鳩潺功」,即舜所流者,非此也。時以名官,故舜命垂為之。

注釋

①無錄而王:沒有受命於天而自己稱王。

②非其序也:不符合五行的正常次序。

③知刑以強:只知道用嚴酷的刑罰來彰顯自己的強大。

④陳:陳述,說明。

⑤秉政作虐:執掌政權,肆意作惡。

⑥無所低昂:沒有高下之分。

⑦誕罔:荒誕無稽。

譯文

《禮記·祭法》和《漢書·郊祀志》兩部書上都說共工氏是霸占了九州大地,因為他沒有稟受天意的任命而自己稱王統治九州,所以稱他為「霸」。《歷志》則說:「共工雖然有水德,但他的水德在火德和木德的中間,不符合五行的正常次序。共工治九州只懂得用嚴酷的刑罰來顯示自己的強大,不懂得為政以德,所以他只能做到伯的爵位,沒能稱王。因周朝人變動了共工在五行中的次序,所以《周易》所載諸帝中沒有他的名字。」《歷志》的注文說:「因為共工不符合五行的次序,所以《周易》去掉了他。」《史記·律書》說:「顓頊帝因為有了水官共工的陳述,才去治理水害的。」文穎則說:「共工是主管水利的官。少昊氏衰敗以後,他掌握政權作惡肆虐,所以顓頊帝便興師討伐他。他本來是掌管水利的,因此是五行中的水行。」然而《左傳》中郯子所敘述的黃帝、炎帝等五帝時代上天所命名的官名中,共工氏因以水治理天下,所以被任命為水師並以水名做官名。杜預說:「共工氏是以諸侯中伯位的身份擁有九州的,次序在神農之前,太昊之後,他也稟受了五行中水的祥瑞吉兆,所以用水的名字做他的官職名。」可見,共工和炎帝、黃帝都稟受過五行的吉兆,沒有高下之分,這說明他做過王是很清楚的了。他的兒子叫后土,曾平定過九州,到現在人們還把他作為社神來供奉祭祀。前面《歷志》上所說的「周朝人去掉了共工在五行中的排列次序」,恐怕是不對的。至於說共工曾為爭奪九州而憤怒地用頭去撞不周山,使天向西北傾斜,大地覆蓋不住東南方,這種說法就更是荒誕無稽了。「洪」這個姓氏就來源於共工氏,這個姓本來叫做「共」,《左傳》中所記載的晉國的左行共華、魯國的共劉,都是共工氏的後裔。後來人們又推演探究出「共」字的水德本源,便在共字左邊添了個「水」字而成為「洪」了。《尚書·堯典》所稱頌的「共工在他所統治過的每一個地方,都能集善事以顯示他的功德」,也就是虞舜時所流行的說法,這種說法指的不是前面所談的共工氏是否稟受過五行吉兆的問題。因舜時實行的是對官員的任命制,不再是天授官職了,所以舜任命垂治理地方。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2]。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視頻

容齋三筆·卷一·共工氏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

  1. 困學紀聞,古詩文網
  2. 洪邁—南宋著名文學家,搜狐,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