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容齋四筆·常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容齋四筆·常何》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四筆》卷十一。《容齋四筆》是洪邁編著的一部史料筆記。

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該書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是南宋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原文

唐太宗貞觀五年,以旱,詔文武官極言得失。時馬周客游長安,舍於中郎將常何之家。何武人,不學,不知所言,周代之陳便宜二十餘條。上怪其能,以問何。對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馬周為臣具草耳。」上即召周與語,甚悅,以何為知人,賜絹三百匹。常何後亦不顯,莫知其所以進。予案《李密傳》,密從翟讓與張須陁戰,率驍勇常何等二十人為游騎,遂殺須陁,常何之名蓋見於此,唐史亦采於劉仁軌《行年河洛記》也。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1]。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視頻

容齋四筆·常何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