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寄生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寄生藤

寄生藤,異名藤香、入地寄生、熊膽藤、左扭香(《廣西藥植名錄》),列子、藤酸公、青藤公(《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為植香科植物寄生藤的全株。《廣西藥植名錄》:散血,消腫,止痛。治刀傷,跌打。寄生藤也是一種營寄生的植物,它的寄生不易被人發現,而是在地下深入其它植物的根或莖,吸取營養而生活。

基本內容

中文學名:寄生藤

植物界

分布區域:分布於廣西、福建、雲南、廣東等地。

別稱:藤香、入地寄生、熊膽藤、左扭香,列子、藤酸公、青藤公

:檀香科(Santalaceae)

學名:Henslowia frutescens Chemp.

簡介

【異名】藤香、入地寄生、熊膽藤、左扭香(《廣西藥植名錄》),列子、藤酸公、青藤公(《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多鮮用。

資源分布: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生物特性

木質藤本,常呈 灌木狀。枝三棱形,扭曲。葉厚,多少軟革質; 葉柄長0.5-1cm;扁平,葉片倒卵形至闊橢圓形,長3-7cm,寬2-4.5cm,先端圓鈍,有短尖,基部收狹而下延成葉柄,基出脈3條。花通常單性, 雌雄異株;雄花球形,長約2mm,5-6朵集成聚傘狀花序;小苞片近離生,偶呈總苞狀; 花梗長約1.5mm;花被5裂,裂片三角形,在 雄蕊背後有疏毛一撮,花葯室圓形;花盤5裂;雌花或 兩性花;通常單生;雌花,短圓柱狀,花柱短小,柱頭不分裂,錐尖形;兩花,卵形。

核果卵形或卵圓形帶紅色,長1-1.2cm,先端有內拱形約宿存花被,成熟時棕黃色至紅褐色。花期1-3月,果期6-8月。

寄生藤屬,檀香科,約25種,分布於印度、 馬來西亞,中國有寄生藤H.frutesconsChamp.和H.PolyneuraHu2種,產南部至雲南。寄生灌木(野外調查和形態學研究表明, 硬序重寄生(檀香科 重寄生屬 模式種)以 桑寄生科半寄生灌木為寄主,具有一些特殊的生活習性和形態結構特徵。討論認為, 重寄生鏈上的一些漸變特徵展現林木上寄生灌木具有2個演化階段,即以自養樹木為寄主的半寄生灌木演化階段,和以樹木上半寄生灌木為直接寄主的重寄生灌木演化階段;重寄生屬植物特殊的生活習性和形態結構特徵,是與其在寄主桑寄生科半寄生灌木上生活的特殊環境相適應的,是與其寄主、傳播花粉 螞蟻類昆蟲和傳播種子鳥類協同演化的結果);葉 王生,3一7脈;花小, 雌雄同株或異株,腋生;萼片5,很少6,鑷合狀排列,三角形;雄蕊與萼片同數,且與彼等對生,着生於萼片的近基部;子房下位,1室,有胚珠3—5顆懸垂於特立中央 胎座的頂端;花柱短,3一5裂;果為一核果。

植物形態

寄生藤屬於寄生性 灌木,直立或藤本狀,長2~8米,枝有縱紋和黑褐色皮孔。葉互生,近肉質,倒卵形或橢四形,長3~7厘米,寬1.5~2.5厘米,基部漸狹而下延,兩而無毛,基出脈3條。花小,單性,雌雄異株:雄花球形,徑不及2毫米,數朵集成腋牛小 傘形花序;花萼5,裂片三角形: 雄蕊5,生於裂片基部;雌花單生於葉腋,卵形,子房下位,一室。[1]

核果卵形,黃褐色,長約1厘米,花期冬季。生於灌木叢中,寄生於其他植物的 地下莖或根上。分布中國南部各省區。半寄生藤本,攀援或纏繞。葉具3-9基出脈,互生。花單性同株或異株,稀兩性,腋生;雄花組成各式花序,花被5-6裂,雄蕊5-6,藥室叉開;雌花較大,單生或數朵簇生,常無梗,子房下位,花柱甚短或無。核果具宿存花被裂片。種子有深槽。寄生藤約10種,分布於 喜馬拉雅,向東南至 巴布亞新幾內亞。

中國6種2變種。寄生藤又名 青藤公,在 馬鞍山, 烏蛟騰,荔枝窩, 海南,廣東, 廣西,雲南, 四川,福建, 印度, 老撾,越南。屬於喬木高6-15米,樹皮紅褐色或灰黃色,小枝細,黃褐色,被銹色糠屑狀毛葉:互生,紙質,橢圓狀披針形至橢圓形,6x19cm,頂端尾狀漸尖,基部闊楔形,全緣,兩面無毛,葉背紅褐色,葉基三出脈,側脈2-4對,背面凸起,網脈在葉背稍明顯;柄長4cm,無毛或疏被柔毛;托葉披針形1cm。花:2-9月,榕果成對或單生於葉腋,球形12mm,被銹色糠屑狀毛,頂端具臍狀凸起,基生苞片3,闊卵形,總梗較細,15mm被銹色糠屑狀毛。雄花具柄,被片3-4枚,卵形,雄蕊1-2個,花絲短;雌花 花被片4枚,倒卵形,暗紅色,花柱側生果:2-9月。

藥理價值

寄生藤的新的藥物用途,用寄生藤可以製備成治療 過敏性皮炎、 蕁麻疹( 風疹塊扁平發紅或是淡黃或蒼白的水腫性斑,而邊緣有紅暈。有時,風疹塊呈環形可稱環狀蕁麻疹,幾個相鄰的環形損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圖狀,可稱為圖形蕁麻疹。

有時,損害中央有淤點,可稱為出血性蕁麻疹,腎臟及胃腸可以同時出血。風疹塊中有 水皰時稱為水皰性蕁麻疹。有大皰時稱為大皰性蕁麻疹。有時,水皰或大皰發生於似乎正常的皮膚上,但常有紅暈,這類風疹塊較易發生於兒童)、 骨結核(這種細菌傳播到其他部位後,大部分的部位可以由於抵抗力的增強把它消滅掉,但是有一些部位的 結核菌可能在局部形成一個小的病灶,如果肌體抵抗力很強,可能潛伏在那裡,當肌體抵抗力減弱的時候,這些潛伏的病灶就可以發展起來,導致 骨結核病,因此骨結核是一種繼發的病灶。)、 淋巴結核、 皮膚結核、 慢性骨髓炎、 松毛蟲病骨質破壞、 股骨頭壞死、 骨質增生、扁非化膿性軟 骨膜炎、 扁平疣、 傳染性軟疣和痛風(一種由於 嘌呤代謝紊亂所導致的疾病,過去中國發病率較低,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痛風已成為常見病和多發病。一組權威調查數據令人觸目驚心,近兩三年來中國痛風患者增加一倍多,其中95%為男性,臨床發現中國痛風患者有年輕化發展的趨勢,引起醫學界的高度警惕和關注)等疾病的藥物。 

藥用原理

【藥材名】寄生藤

【拉丁名】HenslouiafrutescensChamp【別名】藤香,入地寄生, 熊膽藤,左扭香, 列子,藤酸公,青藤公

【名稱考證】藤香、入地寄生、熊膽藤、左扭香(《廣西藥植名錄》)、列子、藤酸公、青藤公(《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科目來源】檀香料植物

【藥用部位】寄生藤的全株。

【性味歸經】辛,平入肝經。

【功效分類】 活血化瘀藥

【功效主治】 活血祛瘀。用治 跌打損傷效佳。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

【資源分布】分布中國南部各省區。

【古籍考證】出自《廣西藥植名錄》。

【原生形態】寄生藤寄生性 灌木,直立或藤本狀,長2~8米,枝有縱紋和黑褐色皮孔。葉互生,近肉質,倒卵形或橢四形,長3~7厘米,寬1.5~2.5厘米,基部漸狹而下延,兩而無毛,基出脈3條。花小,單性, 雌雄異株:雄花球形,徑不及2毫米,數朵集成腋牛小傘形花序;花萼5,裂片三角形: 雄蕊5,生於裂片基部;雌花單生於葉腋,卵形,子房下位,一室。核果卵形,黃褐色,長約1厘米,花期冬季。生於灌木叢中,寄生於其他植物的地下莖或根上。

【參考出處】《廣西藥植名錄》

【功效分類】活血化瘀藥

【相關藥材】 李寄生 五蕊寄生 川藨寄生

【關鍵詞】活血祛瘀跌打損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