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富拉爾基區樂福之家老年公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富拉爾基區樂福之家老年公寓是一所敬老院

敬老院(geracomium)也稱安老院、養老院,是為老人提供住宿和日常起居照顧的地方,工作人員分為社工、護士醫生義工及助理員等,是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非營利性組織[1]

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主辦,接收靠福利救濟或低收入的老人[2]蘇聯的養老院,收養沒有法定贍養人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家生活的老年人。養老院的全部費用由國家負擔,個人還可以按規定領取原來享受的養老金撫恤金的一部分。

機構介紹

樂福之家老年公寓是經省民政廳驗收,在市民政局和區政府及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招商引資由遼寧省瀋陽市投資1000萬元,改造成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最為完善的養老機構,為老年人提供了優雅舒適的環境。

一.院內投資100萬元簡稱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庭院式花園。花園內設多種植物、果樹打造四季常青,種植花卉植物自然,整體構成大型的「福」字,寓意着老人們生活樂在福中。「福」字左邊表示有「衣」穿,右邊「口」上有頂;下邊有「田」,意味着老人們多子多田,兒孫降幅,財源廣進之意。是老人頤養天年、安度晚年的首選之地。

二.本公寓投資1000萬元,消防設施齊全,是富區經消防驗收合格單位。另外從瀋陽引進醫療電梯一部,大型車輛一台以及輪椅等醫療器械,使老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三.本公寓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內設80個房間,200多個床位,擁有大型餐廳一個,小型餐廳二個,並聘請國家三級營養師進行合理配餐,通過衛生防疫部門驗收合格具有一定規模的餐廳,供老人及家屬享用。房間內設衛生間、熱水器、插卡電話、閉路電視、光釺寬帶、呼叫器、小型敞開式廚房,給老人一種家的溫馨。

四.樓內設有圖書館、閱讀室、健身房、心理諮詢室、超市、棋牌室等。公寓特從北京引進兩台智能環保鍋爐,自建鍋爐房。根據氣候變化提前供暖時間,靈活控制溫度,樓內採用地熱採暖,老人房間均朝南側(朝陽)陽光充足,使老人在室內住着舒心。

中國養老

中國的敬老院是在農村「五保戶」[3]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期,農業生產合作社對缺乏勞動能力、生活沒有依靠的鰥、寡、孤、獨者,實行保吃、保穿、保燒、保醫、保葬(兒童則為保教),簡稱「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對五保戶實行集中供養,在全國各地興辦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來,隨着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集體經濟的發展,敬老院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1988年,全國農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個縣(縣級市)在鄉鎮普遍辦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辦起了敬老院[4]

敬老院的收養對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條件的敬老院還接收享受退休金待遇的自費老人。堅持入院自願、出院自由的原則。許多地區還為優撫對象[5]的孤老興辦光榮院,吸收符合條件的對象入院。敬老院貫徹集體事業集體辦的原則,入院老人的生活費、醫療費喪葬費等的供給,均由集體承擔,統籌解決。

貧困地區的敬老院,集體組織供給有困難的,由國家給予補助[6]。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養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經常組織老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適合老人特點的文娛體育活動。有的鄉鎮把敬老院辦成老年人的活動中心,為鄉、鎮社區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務

視頻

富拉爾基區樂福之家老年公寓 相關視頻

敬老院專場視頻
社會實踐——探訪敬老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