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順縣基督教活動點
富順縣基督教活動點現位於富順縣富世鎮馬門巷43號,教堂建築面積約70平方米,另有房屋約473.45平方米。富順縣基督教堂,原名福音堂,建於1904年,地處縣城內西湖邊。解放後成立了三自愛了會。宗教活動由徐煥然牧師主持。1958年修西湖賓館,教堂遷到城關鎮三道拐37號內。
「文革」期間停止宗教活動;1991年12月經縣政府「富府函(1991)28號」文批准開放為活動點,由布道員喻癸清主持教務活動。1991年後由喻汝金主持活動。2001年教堂由三道拐遷至西湖社區馬門巷43號,現活動場所建有民主管理組織,成員5名,建有各項管理制度,禮拜天到教堂參加禮拜的教友們80餘人,主要宗教活動由自貢市天主教堂牧師負責主持。現教堂的管理和活動正常。
目錄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