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封侯(王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封侯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封侯》中國當代作家王絢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封侯

求生

公元73年,一個大漠的秋夜,這天晚上,天空聚滿了雲彩,月亮在雲後隱匿着身形,北風順着沙脊呼呼作響,剛好掩蓋了一隊夜行士兵的蹤跡。這一隊有三十來人,他們借着夜色,悄悄地走近匈奴使者的牙帳,然後迅速散作了五個小隊。其中一個小隊潛入馬廄,解開韁繩,將草料點燃,受到火焰驚嚇的馬匹四散而逃。與此同時,另外三個小隊迅速衝進不同的牙帳,開始斬殺睡夢中的匈奴人,尖叫聲立時在大漠中遠遠地傳播開去。最後一個小隊配有弓箭,守在門口,專門射殺從牙帳里跑出來殘兵。不到半晌功夫,牙帳周圍又恢復了平靜,士兵們押出來一名渾身鮮血的匈奴首領,來到一名燕頭虎頸的中年人面前,問到:「司馬,這個人如何處置?」這個中年人叫班超,在火把的映襯下,殺意在他眼中一閃,他堅定地說到:「殺了吧,把頭顱拿給鄯善王,如果我們今晚不動手,那麼明天死的就是我們。」這是班超來到西域打拚的第十個年頭,也是最危險的一次。

萬里覓封侯

宋代詩人陸游詩中評價班超,一個「覓」字,道出了班超經營西域的原因。「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則描述了馮唐和李廣不得封侯的辛酸和苦楚,「勸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請君直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等等唐代的詩句中,不難看出人們將封侯視作極高的榮譽,讓無數人趨之若鶩,那麼封侯,究竟有什麼吸引力呢?

人類文明進入階級社會組織階段以後,統治者為了區分與被統治者,人為地構建出不同的社會等級,表明統治者高人一等,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強化社會結構。最初,這樣的思想是以神話的方式來滲透,比如印度社會中最高等級的婆羅門,據說就是由造物主的頭構成,而作為奴隸階級的吠舍,卻是由造物主的腳趾頭構成;希臘人則認為,貴族是由黃金和鑽石形成,而奴隸是由黑鐵變來;中國古代的神話中,女媧造人時,最先捏出的人形是貴族,最後用樹枝灑下的泥漿變成的人則是奴隸。隨着社會的發展,神話的權威在逐漸降低,社會需要更多的認為加成來鞏固階級的權威,於是出現的爵位制度。

在武王伐紂成功之後,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共有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其中姬姓三十六國,姜姓五國,媯姓四國,子姓四國,嬴姓八國,以及風姓、羋姓等,往後每一代周天子陸續分封,但姬姓國始終占據絕大多數,周天子要保證在這片土地上姬姓永遠是主人。從上而下,在各個諸侯國中,首先也是分封自己的同姓,分封的諸侯和大夫們有自己的食邑、土地、奴隸和軍隊,封主本人在封地上有絕對的領導權,不僅衣食無憂,而且如果妥善經營,幾代之後,就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久而久之,不同的階級就固定下來了,下層的有識之士要想實現抱負,不僅得藉助封主的力量,而且異常困難,同時高層的貴族們無所事事,能力也逐漸退化,國家交到這些「肉食者」手中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因此統治者們不得不從底層的人士中提拔一些有才幹的人起來共同治理國家。這就會打破原有的社會結構,開始了「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時代。但是完全沒有根基的士人即使掌權,土地、財物、軍隊都控制在貴族的手裡,他們往往會被掣肘,自己的主張無法實施不說,還會導致雙方矛盾以及自身的危險。比如魯國的孔子,擔任國相期間,施政遭遇魯國實權貴族三桓抵制,最終丟官,還被迫離開魯國;還有吳起,在魏國擔任河西守將時,奪取了秦國的函谷關以及河西的土地,依然被權臣設計趕走,後來吳起到楚國擔任令尹,大戰中原,南破百越,使三晉不敢南向,為楚國擴地千里,但是在楚悼王死後,吳起立即被權臣誅殺。強如以上兩人,尚不能打破階級藩籬,更遑論其他人了,這種格局,直到商鞅出現,才逐漸打破。商鞅在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下變法,其中設立的爵位制度打破了貴族對於爵位的壟斷:秦法規定,一、非立功不得授爵,全國人民都可以耕戰之功封爵,比如在戰場上斬首五級可封為造士爵。這使底層士人看到了上升的階梯,也使貴族需要自己奮鬥爵位。二、爵位、封地和治權分離,由國家指派郡守治理封地,封君只能獲得封地的賦稅,不能組建私人的軍隊,封主也不能拆遷封地人民為自己征戰,如蜀地的封君是嬴暉而太守卻是治水的李冰。這樣權力集中與君主,即使是高爵顯貴也無法動搖國家政權,只是一種地位和榮耀的象徵,同時兼有經濟利益。

但是這種制度也有缺陷,就是「秦一天下,子弟為匹夫」,沒有分封宗族,同時秦人統一六國又太過迅速,原來的六國貴族並未全部身死,收回了他們本來有的權力,他們必然滿懷怨憤。到秦二世時,朝政腐敗,六國貴族就趁機作亂,沒有血親宗室的拱衛,戰亂一起,國家就迅速地分崩離析了。作亂的主力是楚人,他們原來的分封制最為牢固,因此對於封地治權的渴望也最為強烈,比如項羽入咸陽之後自稱西楚霸王,然後分封各王,後來的韓信也趁劉邦被圍滎陽之時,要挾劉邦封他為齊王。劉邦在建立漢朝之初不得不封了許多的王,但是他也深知,一域之內太多的王存在很是問題,因此他建國後迅速以各種理由翦滅了所有的異姓王,並將「非劉氏不能稱王」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但是「漢承秦制」,他又保留了很多秦朝封爵的制度,這樣既凸顯了劉氏宗親的顯赫地位,又為下層人士的上升保留了渠道。王爵之下的侯爵,就成為漢代普通人追求榮譽的頂峰了。

在漢代,想要封侯,有這幾個渠道:一、外戚,也就是皇后或者太后的娘家人,漢代政治以強化中央,削弱敵方為主,於是讓皇帝的血親、姻親等儘可能多地身居高位,宗親可以封王,外戚也就只能封侯了,比如舞陽侯樊噲,魏其侯竇嬰等,這個也挑出身,一般人不容易做到。二、謀劃與軍功,即文武兩條路,謀劃的功勞考核,無法量化,只能由君主評定,因此異常艱難,漢代開國功臣里只有蕭何、張良、陳平三人,漢武帝時期共封侯八十九人,軍功封侯者五十三人,外戚及降者封侯二十九人,其他封侯七人,其中以謀劃封侯者僅有丞相公孫弘一人。漢代規定,以軍功封侯,首先須是一軍之將,其次要在重大戰鬥中取勝,最後在獲勝的情況下,本部士兵傷亡不得超過殺敵數量,條件雖然苛刻,但是比起謀劃來說,卻是更易操作。

西漢時期有兩次大戰:一是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二是和匈奴近一個世紀的戰爭。但是在班超所在的東漢中期,國內無動亂,匈奴也早被打得「漠南無王庭」,想要軍功封侯,只能走得更遠,去到混亂的西域,去尋覓立功封侯的機會,那麼西域,在人們的眼中,究竟是怎樣的所在呢?

西域

在漢代以前,西域在人們的印象中都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表達的是在河西走廊以西的廣大地方。那究竟遠到什麼程度?《山海經》上記載說極西的地方有一座大山,名叫崑崙,在西海(青海湖)之南,流沙之濱,赤水(塔里木河)之後,黑水之前,山里住着神仙,名叫西王母。雖然《山海經》多神怪詭異之說,但是記載崑崙山的位置卻基本和實際相符,《新唐書》說堯身涉流沙,見西王母;《爾雅》也以西王母為西方大荒之神;《淮南子》也說西王母在流沙之濱,那麼證明先秦的人們應該已經到過崑崙山腳下,這個地方當時仍然是母系氏族的社會形態,所以形成了一個比較模糊的西域概念,即是在西邊極遠的區域。雖然那時中原的人們偶爾到過西域,但是並未對西域產生很深遠的影響,西域處於華夏文明、兩河文明、印度文明和吐火羅文明之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發展着,並且形成了很多的國家。

到這裡的外來者先是月氏人,他們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被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打敗,被迫遷徙而來,他們在塔里木盆地邊緣的綠洲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相比於其他的西域部落,月氏人的文明更加先進,玉器和兵器的製作更是精美,因此勢力不斷擴大,占有了如今新疆的大部分,而且他們不斷東進,國土甚至一度延伸到了祁連山腳下的河西走廊一帶。春秋時期,月氏人開始和中原貿易,《管子》記載禺氏人(就是月氏)在八千里之外,有高級玉器。戰國時期,月氏達到極盛,統轄的部落擴展到了青海湖一帶,「控弦十餘萬」,使匈奴單于都只有將長子冒頓送到月氏作為人質。盛極而衰,冒頓從月氏逃回,繼任匈奴單于之後,勵精圖治,匈奴迅速強盛,一戰便擊潰月氏,並大肆屠殺月氏人。倖存的月氏人少部分南逃到青海一帶,建立了小月氏,大部分再次向西遷徙,順着來路回到伊犁河谷和伊塞克湖沿岸,再次建立了月氏國,後稱大月氏,雖然不復盛況,但他們倚靠帕米爾高原,勉強與匈奴形成了均勢。漢武帝時,想要聯合月氏夾擊匈奴,就派遣張騫西行尋找月氏,神秘的西域才逐漸顯露出來。

從敦煌繼續西行,分出了兩條路,北路出玉門關,沿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部,南路從陽關出,沿塔里木盆地南部,崑崙山北麓,兩條路都最後匯合於帕米爾高原,到達月氏。這兩條路所環繞的區域,就是漢代所了解的西域,西域有大大小小近四十個國家,這些國家大多集中在南北兩條路的周圍,當然也有極少數的國家存在於沙漠之中,比如精絕國。北路有蒲類、車師、焉耆、龜茲、姑墨、烏孫、大宛等二十餘個國家,最大的國家是烏孫。烏孫是突厥人的祖先,烏孫的阿史那姓氏就是隋唐時期突厥王族的姓氏。烏孫最初生活在敦煌和祁連山一帶,在月氏人擴張時,他們不幸戰敗,烏孫王也被月氏所殺。匈奴冒頓單于收養了烏孫王子,並且扶持他成為國王,於是烏孫與匈奴結盟,共同打敗了月氏,在一路驅趕月氏人的同時,烏孫人發現了伊犁河上遊河谷地帶水草豐盈,物產多樣,於是舉族遷移到這裡建國,逐漸成為北路乃至西域最大的國家。烏孫在鼎盛時期人口約有63萬之多,軍隊約有5萬人左右,雖然與月氏鄰近,但是月氏人是高鼻多須得中亞白色人種,而烏孫則是屬於蒙古高原的黃色人種,兩國涇渭分明。北路還有大國龜茲,在塔里木河中游一帶,居於絲綢之路的要道,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尤其盛產糧食,還有鉛礦等礦藏,龜茲人經商居多,多與匈奴、安息等國貿易往來,人口十萬餘,軍隊就有近一萬,在北路僅次於烏孫。南路有鄯善、且莫、于闐、莎車等十多個國家,相比於北路,南路氣候、水源等自然條件更為惡劣,因此這裡的國家規模小一些,最大的就是鄯善國,極盛時人口接近4萬,軍隊約有6000人,它還有一個更為熟悉的名字是樓蘭。鄯善國在菖蒲海一帶,即是今天的羅布泊周圍,這裡地方貧瘠,出產農作物不多,但是礦藏豐富,尤其盛產玉和鐵。

這些西域的國家雖然稱之為國,然而除了幾個大國有兩到三個城池之外,絕大多數國家都僅有一城,甚至像山國這樣的小國連城池也沒有,只有一個村舍。這些國家的人們逐水草而居,以己所有,易己所無,因此國家之間交流特別頻繁,各自習俗也大同小異。他們這些國家國土面積小,軍隊少,遇到外部的侵略力量時很容易被擊敗甚至滅國,所以為了生存,只能根據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依附於較為強大的勢力,北路各國常常以烏孫為首腦,南路則多以鄯善為領導,同時也喜歡相互聯合,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班超來到西域時,距離張騫鑿空西域已經過去了一個多世紀,漢人對於西域的了解更為詳細,當然,也更清楚在西域將要面臨的危險。

匈奴

在中國古代神話時期,炎帝和黃帝生活在中原,就是今天的河南一帶,那時的邊患來自蚩尤;在大禹時代,疆域更廣,邊患來自於西部的三苗;到了有史可載的周代,國土擴大到寶雞以西,長江以南,代縣以北,東至于海,那時北方有鬼方、獫狁,東邊有東夷,西方有戎狄,南方有百越;春秋戰國時期,西方的義渠、巴、蜀、苴等國被秦國吞併,東方淮夷、東夷被齊國翦滅,楚國鯨吞了西南九夷、百濮、揚越等,趙武靈王與燕昭王則驅逐了東胡、林胡、樓煩等。在不斷擴大的版圖中,東方和南方都以大海為界,西方又有高山、流沙阻攔,只有北方是一片廣闊的平原,水草豐盈,有着極大的戰略迴旋餘地,北方的邊患往往不能根除,所以趙、秦、燕三國築長城防禦,秦長城從臨洮到榆中河上,趙長城從代郡經陰山至高闕,燕長城自造陽沿燕山至滿藩汗,秦統一之後雖然連接了三國的長城,但是幾千里的國境線,總會有空隙。自戰國後期開始,中原的威脅就主要來自北方了。

匈奴,就是這是北方的主要邊患,史書記載說匈奴先祖是夏後氏之苗裔,商湯伐夏桀成功之後,夏後氏部落中的一支在首領淳維的帶領下跑到北邊,隨畜遷移,逐漸形成很多部落。後來武王伐紂,匈奴曾經前來進貢,周王稱之為荒服,也就是荒遠地方的臣服之人。周穆王時,去北邊打獵,獵取了四狼四鹿,破壞了遊牧部落的規則,匈奴便不再來進貢了。之後被趙武靈王打敗的林胡、樓煩等北逃之後,也併入了匈奴,於是匈奴越發強盛。匈奴是由許多部落混合組成的混合政體,但同時又保留了統治者血統的純正,並且相比於其他遊牧民族,匈奴有着更為嚴密的社會組織。匈奴的首領稱為單于,是廣大、天然的意思。單于之下有左右賢王,左賢王多由太子擔任,右賢王則常由單于的親兄弟擔任,以保證繼承者的血統純正,再以下有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等。匈奴對比於一般的部落,組織更加完善,有着更強的凝聚力,同時又保持了遊牧民族的剽悍作風。匈奴的小孩7歲就被教射獵飛鳥走鼠,12歲就開始獵狐,成年之後經過簡單的作戰訓練就可以成為騎兵。

匈奴的迅猛發展和秦國的一統天下幾乎是同一時間,冒頓單于也經歷了與秦王嬴政近乎相同的故事。原本匈奴的西邊月氏,東邊東胡,都是很強的敵手,匈奴在夾縫之中,不得不向兩股勢力低頭。匈奴頭曼單于把王子冒頓送到月氏作為人質,以求和平,冒頓趁月氏人不備,逃回匈奴,並奪取了單于之位。冒頓即位後,厲兵秣馬,整合國力,此時東胡被燕昭王驅逐,西遷想占領匈奴的土地,冒頓即趁東胡新敗,一舉滅掉東胡,得到了東胡的土地、民眾和畜產;接着,冒頓又向西攻伐月氏,逼迫月氏舉族西遷,隨即占有了月氏的土地;然後又南下吞併了被趙國大將李牧驅逐的林胡、樓煩等小股部落,成為了橫亘在中原北部的巨大威脅。秦國為防範匈奴,一統六國之時,派蒙恬駐紮二十萬大軍在九原、雲中,形成對峙,可是秦國隨即崩潰,蒙恬被賜死,二十萬大軍隨即內遷。冒頓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出兵代郡、雲中郡,勢力直指河套平原,這時中原楚漢相爭,沒有精力關注北方,等到劉邦建立漢朝,騰出手來處理邊患時,已經來不及了。

河套地區,指黃河「幾」字彎內靠近北部的區域,這裡地勢平坦,水源豐富,是塞上難得的富饒之地,並且從這裡出兵中原,沒有黃河天險,騎兵可以直達長安。對於劉邦與他剛剛建立的漢王朝而言,就是一把懸在頭上的利劍,劉邦曾親自出兵收回河套,可是匈奴遠非一般部落可比,劉邦兵敗白登山,本人也差點成為俘虜。這一戰讓中原震驚,因為作為遊牧的匈奴,不再僅僅是邊患,更是已經對中原的根本產生了威脅。從此漢朝對外的政策變為了和親,一方面希望以金錢和女人換來和平發展的時間,另一方面又希望向匈奴輸出農耕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分化匈奴各階層。這樣的政策持續了近半個世紀,匈奴雖然時常劫掠邊境的城市,但是沒有發生大戰,直到馬邑之謀出現。漢武帝時期,國內財富已經充盈,軍隊也訓練有素,於是暗中在馬邑設伏,誘因匈奴大軍前來,然後聚殲。此時匈奴的伊稚斜單于洞悉了漢朝的意圖,沒有上當,並且非常憤怒,漢匈之間的和平被打破,開始了近三個世紀的大戰。大戰分為三個階段:從馬邑之謀開始到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為第一階段,這個階段戰鬥規模大,戰鬥發生頻繁,戰場主要集中在甘肅、寧夏、蒙古一帶。此時雙方互有攻守勝負,匈奴最開始還可以與漢朝匹敵,但是綜合國力和漢朝相差太遠,最終被打敗,「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漢朝收復了河套地區,並建立朔方郡,匈奴則向北逃到蒙古高原北部建國,繼續和漢朝對抗。這一階段後,匈奴再不能對漢朝的國本造成威脅,回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狀況,成為了漢朝邊境上一個偶爾寇邊的大型遊牧部落;第二階段從公孫賀出九原兩千里到浮苴井到匈奴呼韓邪單于向大漢稱臣入朝,這個階段開始時匈奴雖然遠遁,但志氣未衰,仍然把自己作為與漢朝對等的敵手。「每漢兵入匈奴,匈奴輒報償」,然而此時的戰爭規模已經日漸縮小,漢朝已經不需要用舉國之力與匈奴對抗。從漢武帝時期貳師將軍李廣利十五萬人出朔方,到漢宣帝時五路軍馬共十萬人出五原,再到趙充國四萬步騎屯邊備虜,匈奴國力日衰,國土日蹙,內部對與漢朝的和戰矛盾日益尖銳,終於導致諸王子爭位,匈奴內部分裂。呼韓邪單于率一部分匈奴部落入關,被安置在雲中一帶,其餘的匈奴部落勢力更衰,他們在呼韓邪單于的兄長郅支單于的領導下向西遠逃,戰爭進入了第三個階段。這個階段持續時間最長,戰場主要在西域,雖然匈奴再不能對漢朝造成威脅,但是相比於西域各國仍然是異常強大的存在,匈奴想要聯合西域各國再次壯大自身,漢朝在西域設都護府,也要西域各國臣服,以維持與境外各國的貿易往來,西域各國就成為了漢匈之間的爭奪目標。漢朝雖強,但相距太遠,匈奴雖弱,但威脅太近,因此西域各國在漢匈之間朝秦暮楚,漢強則附漢,漢弱即投匈奴。

從西漢到東漢,漢朝內部政治局勢並不穩定,外戚擅權,中間還出現了王莽篡漢的動亂,漢朝無法派兵遠征,對於西域的影響正在減弱。西域各國為了自身的存亡,不得不投靠匈奴,尤其是以烏孫、鄯善等大國為代表。在班超來到鄯善時,都護府幾乎已經名存實亡,匈奴的勢力大大增強,匈奴的使者也同時來到了鄯善,鄯善國王已經決定投靠匈奴,一旦鄯善投靠匈奴,那麼天山南路就會被匈奴所控制,進而影響到整個西域都可能投向匈奴。班超從鄯善國王對他們冷漠的態度中,已經洞悉了他們將要倒向匈奴的意圖,經過探查,班超得知了鄯善國王默許匈奴使者截殺他們的行動,這不僅是自己一行人的生存問題,也關係着西域的大局。

經營

漢朝政府了解西域,從張騫出使大宛,並且鑿空西域之後。漢武帝遠逐匈奴之後,開始了對西域的管控與了解,一方面是為了聯合西域各國,繼續對抗匈奴,另一方面是因為西域各國有着豐富的物產,並且掌握了西域地區,可和更遠的國家(如安息、月氏等)進行貿易往來。西域各國,一開始也是各自為政,並不服從漢朝政府的管理,特別是匈奴仍然比較強盛的時期,比如烏孫最先是與匈奴結盟,匈奴派日逐王管理西域,日逐王在烏孫設置了都尉,藉以控制西域,並且在各國徵收賦稅,後來匈奴被漢朝將軍鄭吉軍隊打敗,日逐王也投降漢朝。烏孫於是主動與漢朝結盟,迎娶了漢朝的公主,其他最先與匈奴結盟的國家也就紛紛倒向漢朝。不過也有繼續敵對的國家,比如在烏孫以西的大宛。大宛國盛產良馬,漢武帝願意用等重的黃金換回馬匹,並派出使者,大宛國仗着自己國家很遠,於是不但拒絕,而且還殺掉了漢朝使者。漢武帝派李廣利攻打大宛,因為大宛國都叫做貳師城,於是封號李廣利為貳師將軍,雖然路途遙遠,但是李廣利最終還是攻破貳師城,帶回馬匹。西域各國看見遠方的大宛都臣服於漢朝,於是基本上都與漢朝結盟,漢朝先開始在天山北路,從敦煌到輪台,還有鹽澤(今羅布泊)一帶設置田卒與校尉,後來在漢元帝時期,南路也臣服之後,便設置校尉並護南北兩路,史稱都護,於是西域就進入了漢朝的勢力範圍。

整個西漢時期,西域各國雖然名義上隸屬漢朝,但是卻並非一直處於和平之中。各國反覆無常,讓漢朝不得不時常派遣軍隊以維持秩序,但是對於個人而言,這也是一個立功封侯的好時機:漢昭帝時期,龜茲、樓蘭兩國殺漢使,並與匈奴結盟,漢將傅介子出兵擊破樓蘭、龜茲,威示西域諸國,被封義陽侯;漢元帝時期,匈奴致支單于聯合康居王,侵凌烏孫、大宛等國,甘延壽與陳湯出兵千里奔襲,斬殺致支單于,平復西域亂象,後受封義成侯與繆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即出自陳湯之口。在王莽篡漢時期,中原亂象紛紛,西域自然也再次分裂,北路又臣服於匈奴,南路諸國大多以莎車、鄯善為領導。東漢光武帝統一之時,由於國內百廢待興,也無暇經營西域,到漢明帝派班超入西域的時候,西域諸國和中原已經有半個多世紀沒有聯繫了,這是整整兩代人的時間。

這時漢朝在西域早已不設田卒,都護府也荒廢已久,班超所能憑藉的,只有三十多名手下,和半個世紀前漢朝在西域留下的聲威。 每個人乘上命運的帆船時,就只能被世間的浪花推動着向前。當匈奴使者人頭送到鄯善國王面前時,鄯善國王選擇了與漢朝結盟,並把王子送到長安作為人質,天山南路各小國再次紛紛投靠漢朝。畢竟漢朝已經很久不在西域經營,這時于闐又和龜茲同匈奴聯合,殺害了莎車王與疏勒王,意圖稱霸南路,班超再次突襲于闐,殺掉匈奴使臣,迫使于闐王降服,立疏勒王的後人即位為王,再以于闐兵馬聯合疏勒,平定莎車及其他西域各國。班超花了八年時間再次在西域建立起了秩序,並且派人與西方遠處的國家進行交流,他派遣去羅馬的使者甘英最遠走到了裏海一帶。漢明帝去世了,漢章帝即位,為了表彰班超功績,封他為定遠侯,但漢章帝不願意再經營西域,於是裁撤了西域都護,並且招班超回長安,這在每個人看來,都是功成名就、衣錦榮歸之時。

責任

洛陽有一座「絲綢之路」主題公園,公園建在邙山西側,在公園裡「西域都護」的廣場中,班超的銅像赫然立在正中,他手握詔令,大步向前,兩邊是裝束各異的西域各國人們以及他的手下護衛,身後是長幅畫卷,畫着班超在西域歲月中的種種傳奇。其中有一幅畫着:接到皇帝的詔命後,班超帶着他的手下,準備離開大漠,向玉門關走去。疏勒王帶領大臣跪在路旁,苦苦哀求班超一行不要離開。班超也明白,在漢朝沒有任何兵馬駐紮的西域,他一旦離開,必然從回動盪,西域各國人民也不再有和平。在西域各國的眼中,他不僅僅是一個管理者,更是一名守護者,一個親人。班超答應他們留了下來,守護西域的和平,然後上書皇帝陳述情況,漢章帝也表示同意,向班超派遣了一千兵馬,並設置西域長史,讓班超長駐西域。這一駐就是三十年,直到去世前一年,班超渾身傷病,自知命不長久,才向章帝請求「生入玉門關」,他回到洛陽後一個月就去世了,去世後他被安葬在邙山上。

人生一世,總是要有所追求,所得或多或少,地位或高或低,但是相同的是每個人都要肩負起屬於自己的一份責任與擔當。萬里封侯一份無上的榮譽,但是這份榮譽的背後,有西域各國人民的期待和信任,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班超所帶給西域的,不僅僅有遠服萬邦的軍功,以及幾十年的和平,還有在時代的洪流中,每個人主動或者被動地被命運裹挾而前時,不放棄承擔使命和責任的擔當精神。[1]

作者簡介

王絢,重慶市散文協會會員,重慶市九龍坡區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