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
原圖鏈接

別   稱:原發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陽性肺炎

英文名稱 :mycoplasma pneumonia

就診科室 :兒科、呼吸科

多發群體 :學校、幼兒園密集人群

常見病因 :由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

常見症狀 :發熱、持續劇烈咳嗽

傳播途徑 :可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

傳 染 性 :有

小兒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又稱原發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陽性肺炎,為非典型肺炎中的一種,是由支原體(MP)感染引起的、呈間質性肺炎及毛細支氣管炎樣改變,占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10%~40%,肺部病變呈融合性支氣管肺炎、間質性肺炎,伴支氣管炎。肺泡有少量炎症滲出物,並可發生灶性肺不張、肺實變和肺氣腫。臨床表現為頑固性劇烈咳嗽的肺部炎症。MP是兒童時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肺炎支原體可引起扁桃體炎、鼻炎、中耳炎、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幼兒多患上呼吸道感染,學齡兒多患肺炎。 [1]

病因

本病主要病原為肺炎支原體,屬於柔膜體綱,支原體屬,是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已知能獨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能通過細菌濾器。病原體直徑為125~150nm,與黏液病毒的大小相仿,無細胞壁,對作用於細胞壁的抗菌藥物天然耐藥。故呈球狀、杆狀、絲狀等多種形態,革蘭染色陰性。能耐冰凍。37℃時只能存活幾小時。 [2]

臨床表現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病因
原圖鏈接

潛伏期2~3周(8~35天)。症狀輕重不一。大多起病不急,有發熱厭食、咳嗽、畏寒、頭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狀,以發熱和咳嗽為主要表現。體溫在37℃~41℃,大多數在39℃左右,可為持續性或弛張性,或僅有低熱,甚至不發熱。多數咳嗽重,初期乾咳,繼而有痰(偶含少量血絲),有時陣咳稍似百日咳。偶見噁心,嘔吐及短暫的斑丘疹或蕁麻疹。一般無呼吸困難表現,但嬰兒患者可有喘鳴及呼吸困難。重症病例可合併胸腔積液、肺不張,或發生縱隔積氣、氣胸、壞死性肺炎等。少數病情發展迅速,可出現呼吸窘迫,甚至死亡。

體徵依年齡而異,年長兒往往缺乏顯著的胸部體徵,嬰兒期叩診可有輕度濁音,呼吸音減低,有濕性囉音,有時可呈梗阻性肺氣腫體徵。鐮狀細胞性貧血患兒並發此種肺炎時,症狀往往加重,可見呼吸困難、胸痛及胸腔積液。

自然病程自數天至2~4周不等,大多數在8~12日退熱,恢復期需1~2周。X線陰影完全消失,比症狀更延長2~3周之久。偶可見復發。約25%的患兒有其他系統表現,如皮膚、黏膜系統、心血管系統、血液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大約在起病2天至數周。 [3]

檢查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症狀
原圖鏈接

影像學檢查

X線檢查多表現為單側病變,大多數在下葉,有時僅為肺門陰影增重,多數呈不整齊雲霧狀肺浸潤,從肺門向外延至肺野,尤以兩肺下葉為常見,少數為大葉性實變影。可見肺不張。往往一處消散而他處有新的浸潤發生。有時呈雙側瀰漫網狀或結節樣浸潤陰影或間質性肺炎表現,而不伴有肺段或肺葉實變。體徵輕微而胸片陰影顯著,是本病特徵之一。

胸部CT檢查可比普通胸片提供更多診斷信息,且有助於與肺結核等其他肺部疾病的鑑別,但應嚴格掌握CT檢查的適應證。

病原學檢查

(1)分離培養從患兒咽喉、鼻腔、胸水或體液中分離出肺炎支原體是診斷感染的可靠標準,但常規培養需要10~14天,甚至更長時間,對早期診斷價值不大。

(2)血清學檢查特異性檢查有:明膠顆粒凝集試驗(PA)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ASA),二者在恢復期和急性期抗體滴度呈≥4倍增高或減低時可確診肺炎支原體感染;非特異性檢查有:冷凝集試驗(CA),感染時陽性率僅50%,且某些病毒感染可誘導血清冷凝集素產生,僅具參考價值。 [4]

診斷

兒童肺炎支原體
原圖鏈接

診斷要點為

1.持續劇烈咳嗽,X線所見遠較體徵為顯著。如在年長兒中同時發生數例,可疑為流行病例,可早期確診。

2.白細胞數大多正常稍增高血沉多增快Coombs試驗陽性

3.青、鏈黴素磺胺藥對該病無效。

4.血清凝集素(屬IgM型)大多滴度上升至1:32或更高,病情愈重陽性率愈高。冷凝集素大多於起病後第1周末開始出現,至第3~4周達高峰,後漸降低,2~4月時消失。

5.血清特異性抗體測定有診斷價值,臨床常採用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血凝試驗,間接免疫熒光法及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此外又可用酶聯吸附試驗檢測抗原。近年國內外應用DNA探針及PCR檢測肺炎支原體DNA診斷有快速、特異性高等優點。

6.用患者痰液咽拭洗液培養支原體需時太久,常要2~3周,因此對臨床幫助不大。 [5]

鑑別診斷

需要與細菌性肺炎肺結核支氣管異物肺炎衣原體肺炎病毒性肺炎相鑑別。 [6]

治療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治療
原圖鏈接

小兒MP肺炎的治療與一般肺炎的治療原則基本相同,採取綜合治療措施。包括一般治療、對症治療、抗生素的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肺外併發症的治療等5個方面。

一般治療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傳播途徑
原圖鏈接

(1)呼吸道隔離由於支原體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兒病後排支原體的時間較長,可達1~2個月之外。對患兒或有密切接觸史的小兒,應儘可能做到呼吸道隔離,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2)護理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供給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及足夠的液體。保持口腔衛生及呼吸道通暢,經常給患兒翻身、拍背、變換體位,促進分泌物排出、必要時可適當吸痰,清除黏稠分泌物。

(3)氧療對病情嚴重有缺氧表現者,或氣道梗阻現象嚴重者,應及時給氧。

對症處理

(1)祛痰目的在於使痰液變稀薄,易於排出,否則易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除加強翻身、拍背、霧化、吸痰外,可選用祛痰劑。

(2)平喘對喘憋嚴重者,可選用支氣管擴張劑,如氨茶鹼口服,亦可用舒喘靈吸入等。

抗生素的應用

應選用能抑制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包括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氯黴素類等。大環內酯類是支原體肺炎的首選抗菌藥物,阿奇黴素為治療首選。此外,尚有林可黴素、氯林可黴素、萬古黴素及磺胺類等可供選用。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應用

對急性期病情發展迅速嚴重的MP肺炎或肺部病變遷延而出現肺不張、肺間質纖維化、支氣管擴張或有肺外併發症者,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或琥珀酸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強的松等。應用激素時注意排除結核等感染。

肺外併發症

給予相應的對症治療。 [7]

視頻

小兒支原體肺炎如何防治

[8]

參考來源

  • 盧競.   小兒支原體肺炎. 《 中國臨床醫生雜誌 》 , 1995  
  • 許全珍.   阿奇黴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 《 CNKI;WanFang 》 , 2013  
  • 羅欽宏,梁錦枝,黃艷瓊等.   炎琥寧聯合阿奇黴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 》 , 2014  
  • 王素霞,王靜,任常軍,張晶等.   阿奇黴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 《 中國生化藥物雜誌 》 , 2014  
  • 尹桃,蔣躍飛.   阿奇黴素與紅黴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對比研究. 《 中國抗生素雜誌 》 , 2002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