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小渡口鎮中學

小渡口鎮中學於1932年始建,原名紅廟中心國民小學。學校位於沙鷗翔集、蘭芷飄香的澧水河畔。學校現有教職工115人,教學班19個,在校學生1100人。,教學質量位居全縣鄉鎮中學之首。學校多次承辦省、市、縣大型教育現場會,曾獲得80多項獎勵和榮譽稱號。

目錄

學校簡介

小渡口鎮中學位於沙鷗翔集、蘭芷飄香的澧水河畔,西毗津市,東臨安鄉,北倚公安,澧、涔、淞三水在此交匯。學校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幽雅,交通便利,是莘莘學子求學的理想場所。

辦學規模

學校始建於1932年,原名紅廟中心國民小學,校址在沙河嶺西側。後遷址二湖嶺一帶,1971年與大圍農中合併,更名大圍中學,1993年撤鄉建鎮,遂定名澧縣小渡口鎮中學。學校歷經多年發展,現已成為全縣規模最大的農村中學。學校占地面積60214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4413平方米。學校現有教職工115人,教學班19個,在校學生1100人。

近年來,小渡口鎮中學致力於改善辦學條件,先後投資500多萬元,修建了科教樓、教學樓、教工宿舍樓、男女生宿舍樓、大禮堂、乒乓球場、高標準水泥籃球場;建成了多功能語音室、多媒體教室、電腦室、高標準實驗室[1]、圖書閱覽室、美術室、衛生室、心理諮詢室和體育器材室;配置和完善了各項教學設施;栽植了各種樹木花卉。

歷屆英才

學校教育穩步提升,教學質量位居全縣鄉鎮中學之首,創造澧縣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評估九連冠的佳績,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他們中,有留美博士鍾青峰、李小永、劉曉明,政府高幹曾永祥、張堯學、盧伍福,商海巨子程小明……

所授榮譽

多年來,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務實苦幹,團結協作,開拓進取,不斷創新,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先後有30餘人次參加縣、市、省級示範教研課,有600多篇論文在縣級以上刊物發表。學校現有省級勞模[2]1人,省級優秀教師5人,市級勞模2人,市級德育標兵3人,受到國家教育電視台和省電視台採訪6人。中青年教師田培斌《解決「朝核問題」的方略》一文得到原外交部長李肇星親筆回復,並接受多家新聞媒體採訪。 青年教師田靜2011年代表常德市參加省級教學比武,技壓群芳,一舉奪得一等獎第一名,為縣、市再次爭得榮譽。學校在排球、田徑、文藝、書畫及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生物等各級大賽中,共60多人次獲國家級獎勵,80餘人次獲省級獎勵,200多人次獲市縣級獎勵。學校早鶯文學社碩果纍纍,學生先後在《作文》、《初中生》、《作文導報》等刊物上發表作品60餘篇,近80人次在全國「文心杯」作文大賽中獲獎。

學校多次承辦省、市、縣大型教育現場會,如1986年中南五省二市勤工儉學會,1984年常德市教育工作現場會,1992年湖南省首屆勞技教育現場經驗交流會等。學校還承擔並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教研課題,如《初中數學教法與學法選擇》(省級),《作文課堂活動設計》(省級)、《勞動教育如何與勤工儉學相結合》(市級)、《農村中小學如何控流保學》(縣級)、《農村初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縣級)等。中央、省、市、縣各級電視台先後多次對此進行採訪和報道。學校曾獲得80多項獎勵和榮譽稱號,主要有:

共青團中央授予「中學實踐教育活動合格單位」(1991年);

共青團中央授予「先進團組織」 (1997年);

常德市教委授予「特色學校」(1995年);

常德市教委授予「名優學校」(1999年);

縣人民政府授予「明星學校」(2003年);

常德市綠委授予「園林式單位」、「綠色學校」(2000年);

省教育廳授予「湖南省中初等學校勤工儉學先進單位」(2005年);

省教育廳授予「義務教育省級合格學校」(2009年);

市綜治委授予「安全文明校園」(2010年);

市愛衛委員會授予「文明衛生單位」(2010年);

市教育局授予「全市中小學勤工儉學示範基地」(2010年);

省教育廳授予「學校勞動實踐場所建設先進單位」(2011年)。

發展前景

澧縣小渡口鎮中學已走過從「合格――特色――名優」的發展歷程,贏得了非同凡響的社會聲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今天的小渡口鎮中學,在校長曹傑同志帶領下,把握契機,本着「環境育人,管理育人,科技育人,藝術育人」的辦學理念,內強管理,外樹形象,開拓進取,高擎素質教育大旗,昂首闊步踏上新的征程。

視頻

小渡口鎮中學 相關視頻

武陵區國稅局為澧縣小渡口中學捐資助學
小渡口鎮新面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