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翠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昆明集山水之勝,環境條件十分優越。但是,千百年來,昆明山水的滄桑變化也十分突出,翠湖就是其中的代表。

其實,最早並沒有翠湖,茫茫的滇池水域直逼昆明城下,歷,延續千年當時「三面皆水」,東面即盤龍江,南面和西面雖然都臨滇池,景觀卻不一樣。 南面是沙岸,地勢低洼,西北面則是蜿蜒起伏的低山懷抱一泓碧水,獨向西敞開,與滇池相連,猶如一塊玉玦,可以稱為滇池的翠湖灣

當時這一段滇池湖岸線,大體沿今東風西路至小西門,轉翠湖南路、翠湖東路、翠湖北路外側的山腳線,經倉園巷染布巷昆師路至昆一中校園,再轉往北,沿麻園火車站老埂,直到黃土坡。

昆明作為雲南省會和西南邊疆的戰略要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修建磚城,把五華山圓通山及其延伸部分都包入城內,在染布巷與小西門之間填建城牆,把翠湖灣變成了人工瀉湖,也包入城內,從而強化了其軍事堡壘的功能,也大大改善了昆明城內的環境質量。

這段滇池湖岸線收縮後,在西城牆外新形成了一個岸邊駐軍屯田的小湖灣,稱潘家灣。今祿豐等地的潘姓後人稱他們的祖先就是這裡屯軍的統領。

明初的翠湖水域遼闊,成為屯兵駐守、加強城防的軍事重地。雲南右衛、雲南後衛、雲南前衛各有西海子屯一個,駐紮在接近大西門附近,雲南中衛、雲南前衛各有南海子屯一個,駐紮在接近小西門附近,利用翠湖的水源和湖邊荒閒的土地,堅持屯田並守衛雲南府城。

沐英更選擇了翠湖西北岸大片土肥水飽草茂的地方,仿漢代名將周亞夫,練兵習武,牧馬備戰,湖邊遍植柳樹。

沐英的別業稱為柳營,「柳營洗馬」被傳為佳話,當時的翠湖也被稱為洗馬河,成為昆明城內的禁地。

昆明市即將進行的翠湖片區洗馬河水系恢復及帶狀公園建設工程,將突出刻畫「柳營春試馬、虎帳夜談兵」的歷史文化主題情景,擴大公共開敞空間,配以具有明清歷史特色的兵馬奔騰的雕塑,重現「柳營洗馬」景觀。 翠湖以產荷著稱,形成了新的風景特點,雖已出現沼澤化,但仍出水很多,因名九龍池。

經過200多年的歲月,翠湖悄悄積累着它的變化,湖邊的沐氏別業柳營一直存在,但到明末,九龍池已非禁地,大片水域漸漸成陸,被私家占為菜圃,有的種菜,有的種稻,淺水區仍為蓮池,「菜圃居其半」,人們稱其為菜海。 此時的滇池湖岸線已遠離西城牆,九龍池水沿五華山西麓出城,入順城橋,匯入盤龍江,達滇池,成為護城河的重要水源之一。

清初,吳三桂開藩雲南,大興土木,把翠湖劃為禁地,翠湖遭其荼毒。吳三桂占有原柳營作為平西王府,還嫌太小,康熙四年(1665年)又「填菜海子之半」做新府,後來稱洪化府,翠湖的水陸比例發生逆轉,湖面縮小過半。 新填成陸的部分東達今翠湖西路,西抵城牆(今東風西路),北起倉園巷、染布巷,與原柳營接,南達翠湖南路。為了運輸財物,兼作防衛的城濠,在其南牆和東牆外修了一條小河,被後人指為洗馬河。

經過吳三桂的一系列「折騰」,昆明人教訓深刻,普遍增強了對這一片難得的城中水域的熱愛和保護意識,自此開始了翠湖的園林培育期。

由於翠湖周圍的開發和人口聚集,清代以來,翠湖的淤淺和水域收縮有增無已,疏浚清淤勢在必行。

治理翠湖首先是一項水利工程,但對它的治理和環境美化應該同步。

人們巧妙地把清淤工程和培育園林結合起來,將大量淤泥堆疊為島,砌築為堤,用以進行園林美化,隨着水利工程的不斷進行,翠湖也被裝點得越來越美,成為昆明城中大家熱愛的湖山勝景。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雲南巡撫王繼文在湖中央建湖心亭,在湖北岸建來爽樓,湖心的小島大概築於此時,「南北綿亘三百餘丈」的「海心大路」大概也築於這段時間,從湖南岸可以步行到湖心亭,這是翠湖園林建設的最早設施。

[清代中葉,加大了對翠湖培修的力度。嘉慶元年(1796年)有馬孺人捐資修一院奉觀音大士,繼之,工部右侍郎蔣予蒲、迤南道劉鈺、雲中朱元亮等鄉人官紳士庶並省外關心者紛紛捐資,熱心鄉人倪士元、倪琇辛勤操辦,「填砌西面地基二丈許」,又「將周圍草塘置買挑填堅闊,遂成基焉」,擴大了湖心島[1]

至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在島上建成了一組樓閣殿宇「咸皆巍峨壯麗」、金漆輝煌的蓮花禪寺

道光十四年(1834年)知府董國華又在寺西側編竹木圍欄建放生池。

道光十五年(1835年),雲貴總督阮元改竹欄為堤,從寺南繞出寺北,西軒改造成舟屋三楹,完成了放生池的建設,亦將其園林化建為觀魚樓。

阮元又在原海心大路的基礎上,建成貫通翠湖南北的長堤,稱為阮堤。堤北段建聽鶯橋,中段建採蓮橋,南段建燕子橋,從此翠湖出現了南北兩門。

光緒十年(1884年),雲貴總督岑毓英重修蓮花禪院。

光緒三十年(1904年)前後,建成水月軒。

清代對翠湖小規模的疏浚和風景園林的培修還有一些,此不一一,但值得注意的是,翠湖的淤淺和水體收縮並未得到控制。

從宣統年間測繪的《清末昆明街道圖》明顯地看出,當時翠湖水域不及湖盆之半,湖邊大片低地皆成稻田和菜圃。

清末昆明街道圖(局部)

民國年間大規模疏挖翠湖的是唐繼堯。1919年唐繼堯主持建成東西向的長堤,稱為唐堤,堤東段架衛東橋,堤西段架定西橋,又在東堤路側建會中亭。

東西堤頭建兩座石牌坊「雙節坊」,不但為了旌表,也相應控制湖岸線,從此翠湖有了四道門。後來填築了金魚島

20世紀30年代的「整理翠湖公園工程計劃」,又一次疏浚翠湖,「以浚淘為主」,清除了湖中的許多淤泥;拆除了一批擁擠雜亂的建築,將蓮花禪院改建為今日所見的湖心亭建築群,保留了院內大戲台的格局,新建了南北兩座三層八角琉璃亭。

新中國建立後,1952年、1955年、1962年都動員群眾義務疏挖翠湖淤泥。經多次填土、植樹,建成西南島並開放,建九曲橋連接西南湖岸,形成今天翠湖的第五道門。又修建了石砌圍欄,固定了湖岸。

經過300多年的疏挖整治,翠湖公園占地22.1公頃,其中洲島散列,星羅棋布,水面僅占15公頃左右。

翠湖遭遇的最大災難是水源乾涸。

1976年5月,人們驚覺九龍池已不再出水,翠湖漸趨乾涸。同時出現翠湖周圍地面下陷、路面及建築物開裂等現象。

起初,人們期待着雨季補水,但雨季的到來仍無濟於事,補進的水又滲漏了。經過調查終於明白,由於城市過度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發生地面沉降,引起地基下陷、建築物等開裂,危及整個城市安全。

據1997年出版的《昆明市水利志》,1982年對昆明市區地下水資源調查,市區和近郊有深層地下水井176口,加上6個泉水口,日均產水量10.3萬立方米。

在北教場以南、昆明站以北、董家灣以西、43醫院以東22平方公里的城區面積內,有採取地下水的鑽孔和人防疏排水工程55處,地下水開採量每日41000立方米,每年1500萬立方米。

1970年以後開採地下水的單位增多,沿長蟲山、蓮花池一帶地下水源減少,翠湖周圍水源面積6平方公里內,有采排地下水工程33處,采水量每日33600立方米。

由於補給翠湖地下水的水源少,過量開採嚴重,翠湖地下水位下降,致使翠湖乾涸,第一自來水廠被迫關閉。

地下水位下降,遠不是翠湖湖盆的範圍,敲響了昆明環境惡化的警鐘。

地下水位下降之大,已不是短時間內地面補水所能解決的,只得動員大家到湖底踩踏,放風箏,做遊戲,加上工程措施,把湖底封閉如鍋底不漏水,再灌水進去。

1982年,昆明市公布了《昆明市地下水管理辦法》,有關部門陸續封閉周圍機井。

1986年,建油管橋抽水站,鋪設了2000米長的管道,抽盤龍江水回灌翠湖。但盤龍江水水質越來越差,翠湖水又因不流動而富營養化。

1997年改為抽取污水處理廠處理的中水輸入翠湖,日供水約10000立方米,並兩次抽乾湖水,置換好水。

最近,第四污水處理廠回灌翠湖的中水每日為15000立方米,水質已超過一級A標。

翠湖經歷了30多個春秋的水源乾涸期,作為人工調控湖水的階段,在政府的努力下,水量和水質都已逐漸滿足需求。

千年翠湖,歷經滇池湖灣期、人工瀉湖期、水陸逆轉期、園林培育期、水源乾涸期。

翠湖的滄桑變遷,給了我們無盡的啟示。

翠湖是滇池邊人們有意為之保留下來享用的一片水域,是昆明古城邊滇池滄桑變遷的歷史見證,是鑲嵌在春城的一顆綠寶石,是十分難得的自然遺產。

相關視頻

青島樓山翠湖小區櫻花盛開季

;lian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