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雜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小說雜談》是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孫犁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小說與倫理
幼時讀《紅樓夢》,讀到賈政笞撻賈寶玉,賈母和賈政的一段對話,不知為什麼,總是很受感動,眼睛濕潤潤的。按說,賈政和賈母,都不是我喜愛的人物,為什麼他們的對話,竟引起我的同情呢?後來才知道,這是傳統倫理觀念的影響,我雖在幼年,這種觀念已經在頭腦里生根了。
這是母子之間或父子之間的倫理。《紅樓夢》里,薛寶釵勸說薛蟠的那一段,也很感動人,這是兄妹之間的倫理。王熙鳳和平兒睡下以後,念道賈璉在路途上的事,寫得也很動人,這是夫妻之間的倫理。讀起來也是動人的。
當然,《紅樓夢》中,除了正面的倫理描寫,也寫了倫理的反面。寫得也是很生動的。倫理也隨時代變化,我們就不一一說明了。
總之,小說既是寫社會,寫家庭,寫人情,就離不開倫理的描寫。而《紅樓夢》寫得最好,最感人。
前些年,我們的小說,很少寫倫理,因為主要是強調階級性,反對人性論。近年來,可以寫人情、人性了,但在小說中也很少見倫理描寫。特別是少見父子、兄弟、朋友之間的倫理描寫。關於男女的描寫倒是不少,但多偏重性愛,也很難說是中國傳統的夫妻間的倫理。
1981年10月8日
叫人記得住的小說
大概是三十年代中期,我在《文學月報》第五、六期合刊上,讀過一篇小說,題名《福地》,作者徐盈。這篇小說,以保定第二師範革命學潮為題材。後不久,我又在《現代》雜誌上,讀了一篇小說,以國民黨特務在上海秘密突擊捕捉共產黨員為題材,作者金丁。這篇小說的題目,後來忘記了,最近從《現代》編者施蟄存的回憶錄中得知,為《兩種人》。
這兩篇小說,看過已經快半個世紀了,其內容記得很清楚,而且這兩位作者,並不是經常發表小說的。我曾經和一個河南的青年同志談起過,自己也有些奇怪:那一時期,我看的小說,可以說很不少,為什麼大多數都已忘記,唯獨記得這兩篇呢?
前幾個月,在一本文學叢刊上,讀了俄國作家庫普林的兩篇小說。當時,我也對一個青年說:庫普林的小說,叫人讀過以後,能記得人物的每一個行動,每一個細小的情節;人物的住處、陳設,室內的空氣陽光,花草的長勢,人物的飲食、呼吸、喘息,一件件都歷歷在目,有條不紊。而我們也常常讀到這樣一種小說,寫得像鬧市一樣,看過以後,混沌一團,什麼清楚的印象也沒有。這又是什麼道理呢?
經過分析,我認為:前兩篇小說,我所以長期記得,是因為它所寫的,是那一個時代,為人所最關注的題材,也可以說是時代尖端的題材。也是我最關心的題材,因為它寫到的第二師範和河北大學,和我所上的育德中學,只隔一條馬路。金丁那一篇,則正是丁玲同志等人被捕以後,文學青年正處在迷惑焦慮之中。當然,這不能叫做題材決定論,還是因為兩位作家的成功的創作。
至於庫普林的小說,能作到這樣,那自然是現實主義的功力,為我們所應當借鑑的。
1981年10月8日下午
小說成功不易
我常想,我們國家,歷史文化這樣悠久,書籍文物如此豐富,但是真正好的長篇小說,也就是那四部奇書;短篇小說也就是唐之傳奇,宋之話本,清之聊齋。別的國家,其實也是這樣。大作家總是寥若晨星,古典文學名著,並非接連出現的。
這可能與印刷條件有關,古代文字流傳,先是全憑抄寫,後雖能印刷,印數有限,耗費也大。所以文字能否流傳,全憑質量,全憑人們願看不願看,選擇是非常嚴格的。流傳下來的,也是真正的好東西。
五四以來,崇尚白話小說,作者日眾,出版也多。但六七十年間,檢閱一下,真正成功的,一直為群眾喜愛的小說,也是屈指可數的。這當然也可能與出版條件有關。舊社會、出版社為私人經營,他要照顧血本和利潤。每出一本書,他要考慮銷路,選擇有眼光的編者,注意校勘,保證質量。這樣一來,從一方面說,是限制了書籍的出版數量,從另一方面說,也限制了書的濫出濫印。
藝術生產,乃精神生產,不是工業生產,不能成批成套,一哄而起。刊物辦的多,如果編者無見識而講關係,發表的作品,濫竽充數者多,就不能提高創作的水平。出書多,如果不嚴加選擇,不作科學評定,只以數量定成績,定形勢,不過多久,也會看出破綻來的。
當然,金沙多,將來淘出的金子就會多。但如沙和金比例懸殊太大,其結果還是不能定準的。
1981年10月17日晨雨
小說是美育的一種
五四前後,蔡元培極力提倡美育,對小說的美育價值,評價甚高。梁啓超寫過一篇題為《小說與群治之關係》的文章,把小說與政治維新聯繫起來,把小說提到更重要的位置。對小說的社會作用,道德教育作用,說得也更明確。
那時,中國正處在力圖改革向上之期,提倡民主和科學,對文學藝術,也提倡要為人生,為民主進步,為改良社會道德貢獻力量。這一時期的小說總的趨勢是很健康的。
小說屬於美學範疇,則作者之用心立意,首先應考慮到這一點。中國古代作者,無論是處於太平盛世,或是亂離之年,他們的吟歌,大抵是為民族,為國家,為群眾的幸福前景着想。用心如此,發為語言文字,無論是歌頌、悲憤、哀怨、悲傷,從內容到形式,都出自美和善的願望。相反,在「四人幫」禍國時期,他們的御用文士,所作文章雖貌似衛道,充滿子曰詩云,但從中不會看到一點美好的東西,他們所作的小說,是壞人心術的,敗壞道德的。
言為心聲。心為大眾,其語言雖拙亦美;心為私利,其語言雖巧亦惡。一人發聲,千人所聽,是不容易欺騙得了人的。
自創作繁榮以來,美的小說,固然很多。但不給人以美的感受的,也實在不少。形式上的離奇怪異,常常伴隨淫亂、謀殺、鬥毆、欺詐的內容。有人說這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我想,有時也可以說是作者心理狀態的反映。如果說這種作品是現實主義,或是批判現實主義,那真是風馬牛不相及了。沿着真正的現實主義道路從事創作的作家,是不會產生這種作品的。
1981年10月17日
小說的體和用
「五四」以後,中國新的白話小說,在形式上已經和傳統的小說,很不相同,可以說是歐化了的。魯迅小說的榜樣,影響了一代和幾代的作家。這種小說的形式,就好像長江、黃河一樣,一旦發源,就形成了自己的廣大流域。再想改變這種形式,是不可能的,也很少有人再作這種幻想。
當時,為什麼改變得這樣快,這樣猛?有時代的原因。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整個社會思潮,都要求改革,打破傳統的桎梏。有人甚至提出了全盤西化的主張。在政治、經濟方面,這當然是不現實的,行不通的。但在意識形態領域,這種思潮的衝激力量大,並對其他領域,起着主導的作用。白話文學終於革命成功,小說、戲劇、詩歌,獲得了徹底解放,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如果把這種成功,歸結為「全盤歐化」,那就完全錯誤了。
如果文學也像當時的政治經濟一樣,只求依賴歐美,醉心形式主義,那它在當時就會夭折,就會失敗了,不會有今天。
這是因為,新的小說,雖在形式上吸收了外國一些東西,這究竟是屬於「用」的方面,其本體還是中華民族的現實生活,現實理想。白話文學革命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當時絕大多數的戰士,是現實主義的而不是形式主義的。是社會改革者,不是流連西方光景的庸人。用本民族現實主義的生活內容,駕馭西方的比較靈活多樣的形式,使作品內容的生命力,得到更完美的發揮。
當然,「五四」以來,也有人單純追求外國時髦的形式,在國內作一些嘗試。但因為與中國現實民族習慣、群眾感情格格不入,他們多是淺嘗輒止,壽命不長,只留下個輕浮的名兒。
1981年10月18日
小說的歐風東漸
「五四」以前,林紓等人以文言翻譯外國小說,使中國讀者眼界大開,並開始影響着中國小說的創作。就在那個時候,翻譯家對外國作品,還是慎重選擇的。他們所翻譯的多是外國古典文學,大作家的代表作品。其內容大都與民族解放、民族文化或社會問題有關,未有單從形式上獵奇好新者。翻譯家首先考慮的,是這篇作品介紹到中國來,對中華民族,對中國社會有何好處。
魯迅先生及其他進步翻譯家,對這一點認識得就更明確了。他們都是審視中國當前的需要,去選擇要翻譯的東西。想到民族衰弱,帝國主義欺凌,他們翻譯了很多弱小民族的苦難和鬥爭的小說,一直持續到抗日戰爭以前。想到民間疾苦,社會不平,他們翻譯了很多民主主義作家,對社會批判的小說,一直到介紹十月革命的小說。介紹這些小說,並非只看內容,也注意其藝術造詣,多數是現實主義的經典作品。這樣做,是為了提高中國讀者的鑑賞趣味,更重要的是提高中國青年作家的寫作能力。這種工作,魯迅先生一直堅持到他逝世為止。
魯迅一生,翻譯和着力介紹的大都是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的作品。對中國的現實和文學的發展,其意義和作用,自不待言。
其他翻譯家,在這一方面的功績,我們也應該做充分的估計。
翻譯文學作品,不能與引進生活資料等量齊觀。文學藝術是精神、道德、美學的成品,不能說外國現在時興什麼,暢銷什麼,我們就介紹什麼。首先要考慮的,是我們民族、社會需要什麼作品,什麼作品對它的健康發展有益。這才是翻譯家的崇高職責。
1981年10月18日
真實的小說和唬人的小說
前天晚上,偶然的機會,讀了陝西作家李志君的小說:
《焦老旦和熊員外》。讀得很高興,看完以後心裡說:「這是一篇真實的小說。」
真實的小說,就是能夠真實地傳達出現實生活,或者說是現代生活的情趣的小說。李志君的小說,寫得生動活躍,語彙豐富,文字精練考究。焦老旦這個人物以及小小山村的氣氛,可以說是寫活了。
我有時想:我們的時代精神,時代前進的腳步聲,不就是存在於這些平凡的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嗎?他們的心聲,不就是我們時代和社會的心聲嗎?我們還要到哪裡去尋覓新的生活和新的人呢?
文學是反映生活的藝術,如果各個生活角落,各個平凡的、勤勞的、繼承了民族固有美德的人,都得到了藝術上的反映,我們的小說創作,不是就可以稱得起很豐富,我們的先進人物,英雄人物,不是也就隨之堅強地樹立起來了嗎?
有的小說,不從認真地去反映現實着想,卻立意很高,要「創造」出一個時代英雄。這種人物,能得政治風氣之先,能解決當前社會、經濟重大問題。這種英雄人物,不是從生活中提煉,而是從作家頭腦中產生,像上帝創造了人一樣神奇。
回憶幾十年來,這樣的小說,讀過的確是不算少數了。這種小說,可以稱做唬人的小說。
還有這樣一種邏輯:誰在小說中創造了這種「時代英雄」,誰好像從此也就有了英雄氣概。哪一位評論家,首先發現或首先吹捧了這篇作品,他本身也就好像沾染上了英雄的味道。
這實在是一種荒誕的誤解。
作家憑頭腦創造出來的人物,總是站不住腳或不能長期站住腳的,不久就倒下了。幾十年例證也不少。評論家好像並不氣餒,他又興致勃勃地去尋覓新的「英雄」了。這種評論家,可以稱做唬人的評論家。
李志君的小說,後一半就差一些。這一半成了焦老旦一個人在那裡說理,作批判發言。有些概念化,因此藝術的力量,也就隨之減弱了。
1981年11月7日上午
小說的取材
同一天晚上,不知道為什麼,讀書的興致這樣高,又讀完了登在《人民日報》上的鄧友梅的小說:《尋訪「畫兒韓」》。
這是一篇很有趣味的作品,我耐着寒冷一口氣讀完了。
鄧的小說,語言流暢,熟悉掌故,情節緊湊,並有出人意外的驚人之筆。讀完以後,也認真想了一下:凡小說,材料為基礎,主題為導引。主題之高下,取決於作家的識見。自此以後,小說或成宏偉建築,或雖成建築,而仍是材料雜陳,不得而定也。
這篇小說的大部分着重寫了舊社會,文物行業的奸巧偽詐,寫得很真實生動。我近年附會風雅,也很喜歡看一些有關文物及其經營者的記述文字,但這方面的知識很是淺薄。讀後感到作者在這方面是作了充分的調查的。
小說的後面一部分,是寫解放以後,從事這一行業的變化,和有些人物的不幸遭際的。這一部分約占整個篇幅的三分之一,寫得簡略、一般。
我想作品的主題何在呢?如果重點放在解放以後,我以為社會意義和認識作用會更大一些。作家卻把重點放在了前面,就使這篇小說成為京華街頭巷尾談論的逸聞軼事。而凡此種種,也可從前人一些筆記小說中得之。這樣做,使人有主題本末倒置的感覺。
以上只能說是個人的讀書心得。其實,作者會比我想得更清楚。就整個小說的取材來說,取材舊社會,應該說是遠的;取材解放以後,應該說是近的。對觀察體驗來說,遠的間接,近的直接。一般規律寫間接難,寫直接易。今作者反其道而行之,是舍易而取難呢,還是因為對難易的看法正相反,才不得不如此做文章呢?我想,是後者起了決定作用。
1981年11月7日中午
小說的抒情手法
在敘述描寫中,時加作者的議論或抒情,中國小說,古實無之。唯見於短篇記事文中,即所謂夾敘夾議也。有之,自新的白話小說始。
翻譯的白話小說,既然對中國新的小說有了很大影響,抒情議論的手法,也即隨着洋為中用了。外國作家,習慣於在小說中直抒胸臆,有的動輒數千言,從客觀世界,把讀者拉入他的主觀世界,聽其說教。現實主義作家,有這種手法,而浪漫主義作家則尤甚,成為創作不可排除的手段。但做到自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少年時,也很喜好這種手法,以為兼小說與詩歌為一體,實便於情感的抒發盡致。但回頭研究中國古典小說,實又感到,有此不為難,無此則甚為難。
中國兩大藝術巨構:《紅樓夢》、《水滸》,均為現實主義小說。其表現手法,純用描寫,無分巨細,生龍活現,無一敗筆。感情寓於客觀事物之中,作者、讀者與書中人物共之。
如長江大河之奔流,兩岸景物自亦同時融會其中,不分主客。
從來沒有見過,曹雪芹和施耐庵,在敘述人物、時令、天氣之時,忽然發一頓議論或感慨的。如果有這種現象,人們一定會說,這不成體統、不像話,是見月傷心、聽雨落淚的文士強加上的。
當然,從外國引進的這一手法,是無可非議的,也不能廢止的,但要做到適可而止,不可泛濫無收拾。
去年讀了一篇青年作者寫的小說,小說五六千字,而文末抒情,竟達一千五百餘字。我寫信勸他以後要注意含蓄。青年人感情豐富,不一定能接受得了吧。
周克芹同志的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蜚聲文苑,羨仰久之。只是因為時間、身體、視力,一直未能拜讀,領略風貌。近日本地電台,每日於早八時許播講,正值我晨炊之時,一邊看着爐火,一邊靜心聽講,已經有些天了。這是一部存有憂國憂民之心的小說,一部有觀察、有體會、有見解、有理想的小說。聽時因照顧鍋灶,容有疏略,總的來說,作者的藝術,是令人心折的。但也感到,小說中的抒情部分太多了,作者好像一遇到機會,就要抒發議論,相應地減弱了現實主義的力量。
1981年11月11日下午
小說忌賣弄
近幾年來,在小說中,常常看到主人公在聽一種什麼西洋音樂,或在欣賞一幅什麼西洋名畫。這一細節,在過去幾十年,是很少見到的,這是新事物。
但是,這支曲子和這幅名畫出現在小說里,又好像和主題,和所寫的人物、事件,並沒有多少關聯,甚至談不上是所描寫的生活場景的一種點綴。只是為了寫上這個而寫上的。
它給人的唯一感覺是:作者聽過這種音樂,欣賞過這種名畫。
當然,羅曼•羅蘭在《約翰•克利斯朵夫》那部長篇小說里,以大量的篇幅寫了音樂方面的事,也不是說,羅曼•羅蘭研究過貝多芬,寫過他的傳記,才有資格寫。但他的小說里所寫到的音樂,確實與小說的主題、人物、情節,有着融合一體不可分割的聯繫。
《紅樓夢》寫到了詩、詞、歌、賦、醫卜、戲曲、繪畫、建築。作者並非有意賣弄這些方面的知識,而是通過主題思想,人物的塑造和生活環境描述,故事的進行和深化;運用了這些知識。我們可以說作者的學識淵博,但不會說他是在賣弄。《鏡花緣》里有些故事寫得很好,本來可以寫得更成功,但因為在書中賣弄音韻之學,就使小說減色不少。
另有一部小說叫《野叟曝言》。作者寫作的目的,就是為了賣弄知識學問。天文、地理、政治、軍事,都談到了。希望皇帝看到他這部小說,把他請去當顧問,或作哪一方面的專家。結果,官兒沒有做成,那麼長的小說也沒有人願意看,只在小說史上存下個名目而已。
因為,人家要學習知識,自有各種專著可供參閱,又何必去讀你的小說?如果真的相信了你在小說中表現的知識,把你請去當什麼部的部長,那不是要壞事情嗎?
小說家需要多方面的知識,特別是有關生活的知識。即使是生活的知識,也不能賣弄。在近代小說史上,有這種現象:一個作家對農村或對工廠的生活,比較熟悉,他的作品,在這方面受到了稱讚。作家從此認為是自己的專長,進一步在作品中堆放這方面的知識,反而使他的作品出現了乾枯瑣碎的毛病。
生活和藝術關係密切,但並不是一回事。藝術要求把生活完美地融合於人物性格、人物行動之中,一切要出於自然。
生活不能賣弄,才情也不能賣弄。至於有的作品,於有意無意之間,在小說中炫耀作者的官職、地位、居室、陳設,那就更是下乘的了。
1981年11月21日晨
小說的結尾
小說無論長短,總是開頭容易,結尾較難。既是開頭,則頭頭是道,而結尾必須結束全篇。
古代小說的結尾,大都採取團圓的形式。團圓以後,再由作者謅幾句詩詞,勸善懲惡。
白話小說興起,思想內容起了很大的變化,結尾仍然是個問題。魯迅在小說《藥》的結尾,放一個花環,自己說是添一點光明和希望。但我們不能說這是「光明尾巴」的始祖。
因為這一花環的出現,仍然是作品的血肉結構,有機的連續,是與當時的社會思潮有着關聯的。
三十年代初期,大眾文學崛起。但在剛剛開始,冒牌貨色實在不少。例如當時有個時髦作家叫穆時英,他在一篇小說的結尾寫道:「誰的拳頭大,天下就是誰的!」引青紅幫流氓語言入小說,以為就是第四階級的革命,當時還很有些時髦的評論家,對此加以吹捧。
這不足怪,因為無論是這位小說家還是這些評論家,根本不知道無產階級革命是怎麼一回事,他的小說的失敗,並不完全在這結尾上,而在整篇都是胡編亂造。
最近,接連看了幾篇小說,我認為寫得都很好,就是在結尾上,有些美中不足。李準的《王結實》,李志君的《焦老旦和熊員外》我已經談過了。賈大山的《花市》,意義與李志君作品相同,而為克服結尾處的概念化,作者是用了一番腦筋的。但主題似又未得充分發揮,可見結尾之難了。
我們的作者,有了生活的積累,總願意小說有一個正確的方向,或者說是主題。這一意圖又常常借結尾之機,向讀者表明,這就是出現前邊說的情況的原因。
但如普希金、果戈理、莫泊桑等大家的小說,就很少此病。他們在一篇作品裡,主題融合於生活描寫之中,生活之流到頭,主題也就表現完畢。並不像我們,前邊寫的是生活,而在結尾處,才點出主題來,給人以兩張皮的印象。
1981年12月10日
小說的作用
古人稱小說為稗乘,即別於經典之上乘也。又說,小說是街談巷議的東西,即非登大雅之堂者。又說,雖小道亦有可觀者,同時肯定了小說的價值。
我覺得古人對小說的評價,大體上還是公平的,不誇大也沒有抹殺它的價值和作用。
特別提出街談巷議,是小說創作的來源與基礎,這一說法,是非常合乎實際,非常科學的。一、小說產生在群眾中間;二、它最初發生,是出之以口,入之以耳的形式;三、小說的談和議是在街巷進行的。
既然是在街巷進行,就有個影響的問題,例如談的議的,是發生在東鄰西舍的事,表揚歌頌,固然無妨,如果是暴露諷刺,那就要得罪鄉人。如果談議的事,有關區縣省府,那就更需要考慮後果了。
因此,最早的小說,多是志怪誌異而非志人,怪異就是說些天地的變異,狐鬼的故事。這種故事,與人事無關,盡可添枝加葉,談得痛快。以後,因為有了文字,發明了紙墨,小說於談議之外,還可筆記,因此有了筆記小說。小說的題材,才由妖異狐鬼,進入社會人生,才由幻想進入了現實。這自然是小說的一次革命,一次飛躍。從此,就是寫些當今社會上的實事,只要不指名道姓,稍加改編,作品由紙筆流傳,招惹罪禍的機會,也就相應地減少了。
但也還不能說,小說來了一次革命,就變得多麼了不起,作用有如何大了。它還是小說,不是大說。
所謂大說,古時是指的孔孟的立言,帝王的大誥,是指《尚書》、《禮記》、《易經》、《春秋》這些著作。這些著作,按今天的圖書分類法,好像都屬於政治經濟學部分,而小說自古以來稱做閒書,無論如何是擠不進去的。
當然,小說寫好了,也被稱做文章。「文章華國」,小說優秀者,自亦有份。至於曹丕說的「文章經國之大業」,這裡的文章,是指的詔書,檄文,議奏,論說,絕不包括小說在內。
隨着印刷術的進步,隨着小說題材日益向現實生活突進,隨着作家的思想、道德情操的提高,小說的作用,也逐漸擴展和提高,這是事實。在有的國家,隨着資本主義的發展,小說逐漸商品化,也是事實。什麼東西,一旦商品化,就會產生拜物現象。因此,由於盲目推崇,廣告宣揚,把小說的作用,吹得神乎其神,使一些作者,自我膨脹,飄飄然起來了。
對於一種事物,一味抹殺,固然不好,但一味吹噓,其招來的後果,也常常適得其反,危害了事物的本身。這種經驗教訓,冷眼人是看得很清楚的。
農村俗話:說書唱戲勸人方。好內容的小說,引人向善,也不過是勸誘而已。直接把書里的人物,當做生人的榜樣,生拉硬扯去學習,雖一字不識的農夫農婦,也不至於這樣呆。當然,傳說中的少女,抱着《紅樓夢》,死戀賈寶玉的也有,那並不是熱愛什么正面人物,英雄典型,而是有些神經失常了。
1982年5月1日改訖
小說與時代
小說既是現實生活的反映,當即反映時代的風貌。所謂時代風貌,並非只是一個時代,廣大人民的生活樣式,而主要是他們的思想感情的樣式。也並不是說,每一個時代的作家,對他所處的時代,都能作等同的表現。古者不遑談,以近代文學而論,五四前後小說,多反映啟蒙、反封建、民主要求。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小說多反映城鄉階級壓迫及階級鬥爭。這些都可以說是當時的精神傾向。抗日戰爭時期主題更明顯集中,就不必詳談了。
小說的反映時代,這是很自然的事,作家應是主動的,自覺的,沒有任何游離的。本來可以不必出題目加以限制或要求的。有時政治上的要求過於具體繁瑣,反使小說不能如實反映時代的精神,這種例子也是很現成的。
每一個歷史變革的時期,總會產生它自己的忠實熱情的歌者。但歷史是不斷向前發展的,能逐歷史之波浪,為幾個歷史時期歌唱的歌手,卻並不多見。其中雖有不少作家,得享大壽,閱歷綿長,也只能在相連的一、兩個歷史時期,大顯身手。其餘時期,就表現出無能為力。
這因為作家有時是身處時代激流之中,有時是身處激流之外,有時與時代擁抱得緊,有時擁抱得松。冷熱有變化,立場有轉移,心情處境不同,就引出不同的結果。
抗日戰爭時期,在根據地成長起一批作家。戰事開始時,他們都是血氣方剛的青年,忍受外敵侵略,忍受國破家亡之痛,已經有很多年了。一聲召喚,他們立即投入了這一神聖戰爭。戰事持續了八年之久,物質條件極端困難。他們除去戰爭的考驗,還要接受飢餓、寒冷、疾病的挑戰,傷者累累,死者相繼。幸而生存者,所寫反映這一時代的小說,它所表現的時代精神,自然是真實的、熱烈的,充滿生機的。讀起來,當然是感人的。在當時,無論從生活,從思想感情,從生活的要求和願望來說,作家與時代,作家與當地人民,都是親密無間,血肉相關的。
又經過三年解放戰爭,他們有的進入了大城市。大城市對作家來說,一方面是寫作和出版的條件好了;一方面是他們脫離群眾,脫離生活的創作危機的開始。自此,改業他行者有之,轉入宦途者有之,英雄無用武之地者有之。他們和根據地人民的聯繫淡薄了。城市的幹部生活,所思所想,與農村的農民生活,所思所想,是有很大區別的。因為生活環境的改變,他們與那裡廣大人民的關係,已經不是直接,而是間接的了。再從人民身上,來表現時代的精神,就困難了。
問題是,實際上已經是間接的關係,作家有時還不願意承認,自己還當做是直接的來處理,來寫作。有時去採訪幾天,有時甚至去住上幾個月。臨時紮根,究竟不同於往日的自然生長。不承認這個變化,不努力打開新的生活局面,勉強維持着,將就着這樣一個舊有的生活局面,作品就越來越缺少生機,缺少活氣,缺少時代新鮮之感。
自我滿足,維持殘局,偏安一隅,寫生活積累中的殘山剩水,實際上,不只遠遠離開時代的要求,也離開了歷史的要求。
魯迅晚年不再寫小說,他自己說是因為沒有機會外出考察。他又說,他後一階段的小說,技巧雖然更為成熟,但已不為青年讀者所注意。他心裡是十分明白,小說創作與人生進程的微妙關係的。雖雄才如彼,也不能勉強為之的。他就改用別的武器,為時代戰鬥,並用全力去培植、扶持、鼓吹能真正表現新的時代風貌的,青年作家的小說。
1982年5月1日晚燈下改訖
談比
古代刑律,最講究比。就是說,判刑定罪,除去對照法律條文,還要和過去的舊例成案相比,一絲不苟。四部叢刊中有一本書叫《棠陰比事》,就是編輯了很多案例,成為一本名著的。
有些事物好比,一比也確實可以說明問題,說服群眾。比如運動員比賽,一球之差,一秒之別,裁判員據實宣告,百萬觀眾,都會點頭承認,鴉雀無聲。
但文章一事,涉及意識形態,奧妙無窮,千變萬化,眾口紛紜,莫衷一是,要想比出個結果,使觀眾心服,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然而,比之一事,還勢在必行。古代以科舉取士,憑的是三篇文章。文章不好評比,於是想出一個辦法,把文章規格化,定為八股,一股一股去比,這就簡單多了。但還是不斷出問題,看卷的把他選好的卷子交上去了,主考不同意;或主考把名次奏上去了,皇帝又不同意。只好另來。從廢棄的卷中重新挑選呈上,這叫「搜落卷」,有時倒一舉得「中」了。
所以說,這種比法,實際上也是碰運氣,靠不住的。但人們還是「認認真真」地去對待。秋闈之中,有座師——就是看初稿的人;有房師;有主考。士子得中之後,都把他們尊為恩師。而這些人也真居之不疑,坐在家中,等候謁拜,並熱情地招待這些從來也不認識也沒有幫過一點忙的門人。此後,如果雙方都官運亨通,這種特殊的關係,還可以維持很久。
那時考場生活,是很苦也很慘的。蒲松齡寫得最具體生動不過了。且不說一臨考期,妻子為預備考具飯食,父兄送考接考,等候捷報,坐立不安。士子們關在那「棘闈」裡面,有的嘔吐,有的腹瀉,有的打擺子,狼狽不堪言狀。但一旦得中,就自稱是三場得意,文戰告捷,友朋祝賀,家人為榮。
真是天曉得,是在以文戰,還是以命運戰。
科舉制度的流風所至,人們對文章一事,也就好比,甚至對作家,也好比。這就是魯迅晚年所惋嘆的:魯比郭如何,郭又比茅如何的,嘁嘁喳喳之徒們的愛好。
文藝作品是不好比的。主題相同,題材相同,還可以進行比較——其實也難,如風馬牛不相及的作品,比其高低,就很困難了。你說《紅樓夢》好,還是《水滸傳》好?當然有人可以衝口而出,因為兩部書都好。但那也只是個人的愛好,不能成為科學的評定。
此外,小說方面的「超越」一說,作為鼓勵之辭,無可厚非,認真一想,也很難辦。這麼多年了,不只《紅樓夢》沒有人能超過,一部《西遊記》,也沒有人能超過。甚至像《老殘遊記》這麼一部並非赫赫之書,也沒有人能超過。沒有超過,並不是說這麼些年,沒有天才,沒有人才。歷史條件不同,所寫生活不同,作家素質,文藝觀點、修養都不同。所寫作品,與前人不好比,因此也難談超越。任何時代,都可以產生後人不能超越之作。何必定要在一條線上去超越前人?
《阿Q正傳》,我看垂之千萬年,也是不能有人超過的。
不只小說,凡是真正偉大的藝術品,都具備不朽的,不能超越的特質。
1982年5月3日大風,不能外出,成短文二,4日晨起改訖。
談名實
世界上有些事,名實不相當者甚多。有時乍一聽也有道理,仔細一推敲又沒有道理。這是因為名實之間,常有很大距離之故。
小說亦然。就先說作者吧,幾十年以前,我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做《論培養》。只看題目,就知道是說作家可以培養得之,或有人培養者得成材器。過了幾十年,我明白了很多事理,認為這樣說法,不合乎實際。就又寫了一篇小文,題目是《成活的樹苗》。說明作家成材與否,全靠自己,培養一說,不大科學。但似乎並未引起注意,有很多人還在因襲舊說。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栽培」一詞,比如看舊戲舊小說,就常見下僚對他的上級說:「全靠大人栽培」。栽培也就是培養,難道有什麼錯嗎?其實,那只是一句客氣話,討人喜歡的話,並不能認真。
這兩個字,以植物學解釋,自然說得通。但:植物之成長,也主要是靠自然條件,例如土壤、水、陽光。多麼辛勤的農夫,也不會自認是陽光雨露,如果那樣,他就是狂人。但是,如欲植物長得好,當然亦需人工,即栽培。
在文藝上,問題就複雜得多了。一位好的小說作者的產生,可以說是國家培養、社會培養,也可以說是時代培養。因為這是就大政方針方面立論,無可爭辯。一涉及到人事上,就應該名實相副。
比如說一位文藝刊物的編輯(我有兩篇文章,都是談的編輯),對於一位作家,無論有多少費心之處,充其量也只能說是幫助,還說不上是培養。一位評論家,對一篇小說,無論你的評論,多麼及時,多么正確,其作用也不過鼓吹助興,也談不上栽培。
這裡並不是貶低編輯或評論家的職責及其作用。老實講,做到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不然為什麼有人竟把「培養」一詞,送到你的名下呢?
一樹、一禾、一花,立於天地之間,其成活生長之機半,其夭折死亡之機亦半。其初生也,煢煢孑立,風摧之而雹毀之,洪水澇之而乾旱蒸之。成材或不得成材,成活或不得成活,除自然恩賜之外,自然也不能與人事無關。就不用說,當乾旱之時,你引水澆灌,當風霜之際,你設屏障護衛。就是你旁觀側立,不乘他人之危,效流氓之砍伐,頑童之削割,對於一株植物來說,也算是恩高德厚,終生不能忘懷的了。
然而,小說的作者,又究竟不同於植物。他可以思想,也可以行動,可以進取,也可以退卻。他生存於世間,浮沉於社會。他是靠自己生活的根柢,思想的高度,觀察的能力,情操的修養,來完成他的作品,來完成他的使命的。別人對於他的影響,較之他自己須作的努力,即奮鬥不懈,百折不撓,深思熟慮,規模宏遠,不為名利所摧折,不被榮辱所埋沒……
就微乎其微了。
這一篇,也可以說,就是我要寫的《再論培養》。
1982年5月
佳作產於盛年
久居鬧市,散步為難。時值春暮,偶有郊遊之興。至一桃園,與技術員交談,得知該園桃樹移植已五年,正處於結果期,再數年,才到盛果期。聞之若有所悟。
回到家中,默默一想:桃子吃了多年,從沒有想到它是什麼期生長的。管理桃園的人,是很盼望桃樹的盛果期到來的。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盛果期,文藝創作也不例外。
又進一步想:魯迅寫《阿Q正傳》,可以說是在他小說方面的盛果期;茅盾寫《子夜》,是在茅盾的盛果期。一個作家,當他已經有了一定時期的準備,例如生活積累的準備,社會經驗的準備,思想意識的準備,文藝修養的準備,大概他的年齡,也就到了壯年。在這個年齡,創作出不朽之作,當然可以稱之為盛果期了。
任何事物,當其盛年之時,都是令人羨慕的。生物尤其如此。草木之盛年,就不用說了。盛年男女,即一個人的全盛階段,其在形體上,儀態上,思想上,感情上,可以說都達到了成熟,繁茂,熱烈的極點。也最富於戰鬥、追求的信心和勇氣。人到壯年,青年時的主觀幻想,已經與客觀世界逐步融合,並形成自己的社會觀和世界觀。他們的藝術技巧,經過前一階段的鍛煉,也逐漸成熟,正好用來表現他們所迫切要表現的社會現實。
人的盛年期,是他在生活上、事業上的鼎盛之期,文藝工作,自不能例外。但繪畫書法,何以越到老年則越成熟呢?
繪畫書法偏重技法,故能老而不衰。小說則不然。小說的生命,在於作家用他的世界觀,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反映。不幸的是,一個作家的世界觀,到了晚年,常常變得消極甚至虛無。
舊日的小說家,到了晚年,常常對人生作出消極的判斷。
他們認為只有在青年朦朧之期,才有嚮往,才有追求,才有創造。人到晚年,就好像捅破了糊窗紙,洞徹了人生的奧秘。
法國一位女作家說:人之一生,並不像你所想的那麼好,也不像你所想的那樣壞。托爾斯泰晚年,對人生得出的結論是:
奮鬥一生,所需不過六尺之地。就像海明威那樣富於幻想、戰鬥、冒險的作家,最後竟以毀滅自己,作為人生的結論。以這種思想作基礎,寫出的作品,其意義常常就不及盛年之作了。而青年期之作,則又富於幻想,常與現實相違。所以說,小說佳作多產自壯年。托爾斯泰的創作生活,持續得最久,但最受歡迎,最有社會意義的作品,也產自他的盛年之期。
這只是就一般而言,具體情況,也因人而異。有的人一生華而不實,雖屆壯年,也在盛產,而終無佳作。有的人,雖已具備產生佳作的條件,而以客觀原因,失去了這一機緣。雖有這些情狀,但我仍然認為:人的一生之中,青年時容易寫出好的詩;壯年人的小說,其中多佳作;老年人宜於寫些散文、雜文,這不只是量力而行,亦衛生延命之道也。
1982年5月5日上午
小說的精髓
好多年,很少看外國小說,但遇到文藝刊物上登有好的翻譯小說,總想看看。並以為在登創作的刊物上,經常介紹一些好的外國短篇小說,那是對於青年作者們很有好處的。這點篇幅用得是有價值的,比為了湊字數多登一篇水平很低的創作,要好得多。
前兩天收到《山花》,上面有一篇蒲寧的短篇小說,題名《烏鴉》。蒲寧為赫赫有名的大作家,並得過諾貝爾獎金。但我過去讀他的作品很少,今天就在手邊,一口氣讀完了。
《山花》介紹這篇小說,稱之為手揮五弦的藝術,這是無可非議的。小說的藝術、語言,都是可以借鑑的。但是,我讀完了這篇作品,心裡很不舒服,和平日讀完一篇好的古典作品,大不一樣,這是什麼緣故呢?例如說,他這一篇小說,就遠遠不如我去年讀的庫普林的一篇給我的印象好,他倆是同時代人。
小說寫的是父子兩人,同時愛上了一個年輕的使女,父親成功了,兒子失敗了。兒子——小說的第一人稱,對他的父親,連篇累牘地進行了挖苦、謾罵,把他描述成為一隻烏鴉。
任何小說,或任何藝術,不能把技巧游離出來,使之脫離它要表現的主題思想。小說總是要把主題思想,作儘量的提煉,使之升華為高尚的、對社會人生有更積極的意義的尺度。
這篇小說,在這一方面,是談不上的。他寫了四個人物,沒有一個人物是可愛的,或值得同情的,就連那個美麗的使女也是一樣。
不是說,這種題材,在中國社會上就沒有。但我們的作家就不是像蒲寧這種寫法。蒲寧寫這個故事,目的是什麼?是說明愛情是由財產決定的嗎?如此寫出一種社會現象,就算完成了小說作家的使命嗎?俄國其他古典作家,也並非這樣做的。他沒有塑造任何形象,在反映這一社會現實、矛盾衝突中,給人以力量,給人以希望,給人以美好的感受。他寫得很熟練,但寫得很膚淺,寫成了父子間的爭風。
年輕時,曾讀過高爾基的一篇《在筏上》,題材與此有些類似,高爾基是在人物的性格上和他當時所追求的那種雕塑般的「力」上,進行描寫的。讀後的感覺,是堅強有力的。而蒲寧的這篇作品,給人的感覺是虛無的,沒有是非的,沒有希望的。這就是我讀過以後,感到不愉快的原因吧?也是蒲寧之所以為蒲寧吧?
在中國,這種題材,人雖稱之為亂倫,並非不能寫。漢唐的古老故事,不必說了。《紅樓夢》里寫了寶玉和金釧的故事,更寫了賈珍和秦可卿的故事,曹雪芹的手法高明,剪裁得當,十分含蓄,幾乎都用暗示。但藝術的思想,小說的情調,提煉得高。他手下的人物,雖有情慾,雖有越軌,但大多數仍舊是可愛的、值得同情的,使人留戀的,是寄希望於懲罰的。
蒲寧,作為藝術家,他這一篇作品,是缺少一點主要的東西的。這就是小說的精髓。
時代不同,作家的經歷不同,所選擇的生活道路不同,即產生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人生觀,因之產生對人生、社會不同看法、不同感情的藝術和小說。
作家如此,讀者亦如此。
1982年6月27日清晨
小說與青年
小說與青年,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主要關係,就是花錢買小說看的,絕大部分是青年顧客。魯迅是摸清了這個底的。他的小說,那時印一次,也不過一千來本。他就說過,賣點書,全靠擠擠青年學生的腰包。
這是就經濟基礎來說。就意識形態來說,小說與青年的關係,就更密切了。
青年人正處在有為之年,也是富於幻想,勇於探索之年。
對於世界、社會、人生,他們的熱情,他們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無止無休的。而小說正是這種狩獵的場地,青年人剩餘的時間、精力,都願意投擲在這上面。
青年人心目中,有各式各樣的問題,各式各樣的憧憬,他們希望在小說中,找到答案,找到目標。
青年人的思想是開發的,是先進的,能夠引導他們的思想和活力的小說,對他們關係至大。如果誇大一點說,這種關係,到頭來常常能影響青年人的世界觀,社會改革和時代前進的方向。
「五四」時代的民主科學思想,反封建的思想;十月革命以後的社會主義思想,階級鬥爭思想;「九一八」以後的民族解放戰爭思想,都曾經以小說為途徑,教育和引導了中國廣大的革命青年。
從青年中間產生的小說家,也是各個時代的主要作家力量,是文學刊物的中堅。歷史上著名的文藝刊物,如《小說月報》、《創造月刊》、《萌芽》、《北斗》、《文學月報》、《現代》、《文學》、《中流》、《作家》……都是以刊載青年作家的作品為主。他們的作品,是壓倒一切的,無可爭鋒的。要辦刊物,要想賣錢,沒有代表當時進步思想的青年作家的作品,是行之不遠的。
就像大書店大報館辦的綜合雜誌,末尾都附一兩篇文藝作品,如商務的《東方雜誌》,中華的《新中華》,開明的《中學生》,北新的《青年界》,《大公報》的《國聞周報》,《申報》的《申報月刊》,都以穩健著稱,也必須選登革命青年作家的作品,以廣招徠,表示進步。其威力之大,影響之廣,回憶一下三十年代的出版界,印象是很清楚的。
青年人身處生活漩渦之中,對任何現實,各種事物,都是最敏感的,最關心的。他們的作品能與廣大青年讀者的思想感情相通,也能迅速反映時代的精神,國家的命運。這不是老一代作家所能與之抗衡的。
當然,每一時代,並不是所有的青年作家,都能代表前進的力量;也不是每一個青年作家,都能夠達到藝術上成功。
正因為如此,對青年作家的政治、思想引導,是個重要的問題。老年作家,如果行有餘力,最好做些文藝刊物的編輯工作,但最好不要當只掛空銜的主編。
1982年6月27日上午
小說與歷史
人至老年,心力有限,則多務實,少幻想,失野心。在讀書時,也願讀些有根有據的東西,例如歷史文獻、各朝實錄之類。不願再讀小說。
當然,歷史與小說,是兩碼事。歷史以史實為主,小說以才情為主。歷史兼有才情者,不過《史記》、《漢書》。歐陽修雖富於才情,但他所修史書,實在難與班馬爭鋒。小說兼有史實者,在中國較多,自《三國演義》以來,汗牛充棟。但佳作絕少,多半只能稱做通俗演義小說。
歷史較小說,多可信之處,也不過相對而言。有些記述,經歷了千百年,已無法與當時實事相對證,大家只好認其為信史。不然,豈不成了歷史虛無主義?班固的《漢書》,史之上乘,文才史才,互不相掩;而且相映生輝。他的文章中,多形象描寫。人物生動,如在目前,語言對話,透露感情。雖小說亦難達其極致。如在韓信傳記里,所述韓信倒霉後情狀:
信知漢王畏惡其能,稱疾不朝從。由此日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嘗過樊將軍噲,噲趨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信出門,笑曰:「生乃與噲等為伍!」……
後陳豨為代相監邊,辭信,信挈其手,與步於庭數匝,仰天而嘆曰:「子可與言乎?吾欲與子有言。」豨因曰:「唯將軍命。」
這樣的文字,這樣的描述,你說是歷史,還是小說?
後人寫歷史小說,把這一情節採納,不會像我照抄原文。
一定加以演義——即延長,添加其他枝葉。其結果,是畫蛇添足,味道會沖淡很多。讀者還是選定歷史,放棄小說吧。如果作家高明,只是源源本本,把這段文字,譯為白話文,寫進小說,那就又談不上是創作。
類似這樣的文字,《史記》里也有很多,寫得尤其有聲有色。有時,我也懷疑,這樣的材料,司馬遷和班固,是從何處得來呢?我們可以設想:一是故老傳聞;二是國家檔案,包括審問、證詞,別人交代的材料;三是史家推情度理,想當然之詞。第三點是應該排除的,因為如果是那樣,這兩本著作,還能夠稱做史書之冠首嗎?
司馬遷和班固,都是世襲的史官,家裡存有大量原始材料。他們精心選擇、剪裁,並把自己專誠的心血投入進去,完美地表現歷史人物的實際,因此得到了這樣高的文字效果。這是比較客觀的結論吧?我們也只能做出這樣的結論。
史書是歷史現實的再現,現代小說是時代生活的再現,寫法不同,而作家所作的準備,專誠和熱心,是一樣的。
歷史小說最難寫好。太泥古,就只能是連綴故事,鋪排典章。如剪裁取捨得當,仍可不失歷史真實。如任意揮灑,借古諷今,則易與歷史失之千里,不能古為今用,成為不今不古之物。
歷史真實,難以在小說中再現,當今時代的面貌,就那麼容易描繪嗎?也不是的。幾十年來,我們常常聽到,用「史詩」和「時代的畫卷」這樣的美詞,來讚頌一些長篇小說。
作為鼓勵,這是可以的。但真正的「史詩」和可以稱為畫卷的作品,在歷史上是並不多見的。中國自有白話小說以來,當此譽而無愧者,也不過《紅樓夢》八十回,《水滸傳》七十回而已。
有些小說,當時雖然受到如此高昂的稱頌,但未隔數年,不滿十載,已聲沉勢消,失去讀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或因政策過時,理論失據;或因時過境遷,真假顛倒;或因愛憎翻變,美惡重分。總之,那種「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之作,就從史詩和畫卷的寶座上跌落下來了。
1982年6月29日
小說與電影
因為有病,我有很多年不出去看電影了。青年時我很喜歡電影,在北平當小職員時,為了節省下買電車票的錢,我常從東單牌樓步行到西單牌樓的中央影院,去看電影。我最喜歡阮玲玉的片子。在同口小學教書時,我的宿舍的牆上,張貼着一幅從畫報上剪下的,主演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明星的照片。
但直到目前,我對電影還是外行。我沒有參觀過製片廠,只是在北京一家醫院治病時,看見過在那裡拍攝《女籃五號》的一些鏡頭,給我的印象是:當個電影演員也真不易,要不憚其煩地聽從導演的指揮,看起來遠不如寫文章自由。
除此以外,我對於這個新興的藝術王國,就可以說是一個完全的無知之徒了。
五十年代,我還曾希望,我寫的小說能搬上銀幕。隨着年齡的增長,這個願望,慢慢淡漠,終於消失了。
在我消失了這個願望的時候,客觀形勢發生了變化,好像我寫的小說,終於要改編成電影了,而且不只一部小說。
這是令人感奮的,但我總是提不起興趣來了。有人提出要改編,我說你改編吧,願意怎樣改,就怎樣改去吧。不要和我談,也不要和我商量。因為我身體不好,不願意摻伙這些事。
有的改編者說:我們很喜歡你的小說的風格,我們一定保證你的風格,在這部片子裡,得到充分的理解和體現。我說:那太好了,你們去弄吧。
現在,我的有些小說,正在那裡被改編着,有的被拍攝着。總之,談這些影片能否體現我的小說的風格,還為時過早。
但是,我總有個感覺:到這些影片放映時,我恐怕不一定能夠去觀賞,即使去看了,恐怕也不一定就拍手稱快吧。風格云云,那是很玄虛的問題,實在不好談。
小說是語言的藝術,而電影則是仰仗科學技術成果的綜合藝術。電影再現舞台劇,美術作品,舞蹈音樂,都有其先天優勝的條件。唯獨再現文學作品,則有其種種不易克服的弱點。說不易克服,就是包括還可以克服的希望。
很早以前,我看過《靜靜的頓河》這部電影。其中再現男女主人公在向日葵地里相戀時,電影畫面里出現的向日葵,只有寥寥幾棵,而且不像是生長的,像臨時插上去,作為布景的,給我留下了非常不真實的印象。我們知道,肖洛霍夫所描寫的向日葵,場面有多大,氣氛有多麼濃。因此,在這樣一個單薄的背景下,無論男女主角相戀得多麼熱烈,也提不起我的興趣來了。因為丟失了這一場景所表現的小說里的原有風格。
與這次印象相反,我還看過電影《安娜•卡列尼娜》。在賽馬那一個場面,渥倫斯基掉下馬來這一事件,是由在觀看台上的安娜的面部表情表現的,表現得恰如其分。只是這一個細微的地方,就可以說電影再現了托爾斯泰小說以心理描寫取勝的風格。
所以說,電影能否再現小說的原有風格,並不是一句話就能做到的。編劇、導演、演員的藝術修養,趣味,都要與原作取得協調融合,才可做到。而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
我的小說,又缺乏戲劇性的情節,改編成電影,就更有其困難之處。所以,我總是說:你去弄吧。魯迅答覆有人要改編《阿Q正傳》時說:改編以後,就是別人的創作,與他無關了。意思是說,小說與戲劇的藝術要求,不大一樣,無妨各行其是。
當然我們不能設想:魯迅或是曹雪芹,如果看到目前由他們的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會作如何感想。只是說,小說和電影是兩種藝術,硬把小說「搬上」銀幕,就需要有一番過硬功夫。
1983年10月26日下午
小說與題材
長期以來,因為提倡寫工農兵,在小說題材上,遂劃分為三大類。三分天下,但不能形成鼎足之勢。就數量而言,就成就而言,農村題材,有些偏重。而工業題材,則有些偏輕。
進城以後,雖然對工業題材,提倡甚力,直到現在,仍不能改變這種比重,是什麼道理呢?
形成這種局面,不是人為的,而是中國革命的要求和中國革命的現實造成的。人民的多數是農民,革命的力量,來自農民。民主革命之始,就看清這一點了。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一次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戰爭,都在農村進行,農民都是主力。知識分子與農民結合,作家生活在農民中間,根深蒂固,源遠流長。在文學方面,得到較多的反映,得到較好的成就,這是不足為奇的。
當時的兵,也是來自農民,兵農幾乎是一家。因此在文學方面,兵也就占有優先的、重要的位置。寫兵的作品,成就方面也就比較突出。而不少作家,在長期革命過程中,本身就是一名戰士。
工業與文學的關係,就比較複雜。在革命初期,我們就是號召作家進工廠的。但因為種種原因,一開始,反映工人運動的小說,就帶有濃重的公式化概念化的缺點。後來,革命力量轉入農村,這方面也就難以為繼。進城以後,雖有不少工業題材的作品出現,但也因為種種原因,這些小說常常缺乏吸引讀者的力量,讀起來使人感到狹隘和乾巴。
困惑之餘,有人想把工業題材擴展一下,提出了「城市文學」這個名目。我想:這個名目正如與之相對的「鄉土文學」一樣,恐怕解決不了多少文學創作上的實際問題。這樣按城鄉來區分文學,是不科學的,因此這個名目是站立不住的。文學本身不能作這種劃分和區別。
是的,自從南宋以來,文學史上有所謂市民文學。那是指文學作品的對象,並非指文學創作的內容。市民文學說的是以市民為對象的文學,它可以包括各種題材,並非專指寫城市生活的作品。
文學不能以題材區分,題材對於文學,只是材料。題材也無所謂重要與不重要,更不是創作成功不成功的先決條件。
道理本來是很簡單的,顯而易見的。不知為什麼總是長期在那裡糾纏。以中國四大長篇名著為例:《三國演義》的題材是歷史,《西遊記》的題材是神話,《紅樓夢》的題材是貴族大家庭,《水滸傳》的題材是梁山好漢。這就說明,題材各不相同,都可以寫成名著。小說成功,不在於題材,是應勿庸議的問題。
這四部小說,不管城市鄉村,都能接受,都受歡迎。但如《儒林外史》,雖然也是名著,在農村的流行,就要差一些。
這也不是因為它的題材是知識分子,是它的表現手法,還沒有達到雅俗共賞的程度。
同樣是農村題材,茅盾的農村小說,和趙樹理的農村小說相比,它的讀者群,可能就小一些。這也是表現手法問題,不是藝術的高下問題。
就規模宏大來講,可以稱得起城市文學的,莫過於茅盾的《子夜》了,但並沒有人這樣稱呼它。《子夜》所寫,也只是幾個資本家,並非城市的全體。城市是很複雜的,可寫的東西本來是很多的。其所以遲遲不能產生偉大的作品,原因很多,並非把名目放大,就可以解決問題。
1984年4月12日
小說與三角
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張資平是中國新文學中寫三角戀愛小說的大家。他自己開設樂群書店,小說一部接一部地出版,小說都用道林紙印,封面都是粉紅色,然而,魯迅寫了一篇雜文《張資平的小說學》,文末畫了一個等邊三角形,這位三角學者,馬上銷聲斂跡,一敗塗地。
魯迅的文章,雖然寫得有力量,但要說有這樣大的力量,也不是事實。張資平的破滅,絕不是一篇批評文字造成的。是時代厭棄了他這類小說,是廣大青年讀者厭棄了他。可以說,是時代的力量、進步的要求,衝擊了這種無聊的、渣滓一樣的作品。如果時代沒有使人嚮往的吸引廣大青年奔赴前去的新的目標,那麼,張資平的作品,就會繼續有銷路,繼續使一些感到無聊的青年人,陶醉其中。
自從革命的文藝興起,人們都輕視三角戀愛的小說,認為那是廉價的不值錢的東西。
問題當然不在三角不三角,而在於小說的道德力量,社會意義,社會效果。《紅樓夢》里的寶、釵、黛,也是三角;
《安娜•卡列尼娜》裡面也有;《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裡面都有愛情的三角追逐。但沒有人說這些小說是三角戀愛小說。
文學事業,不在你寫什麼,而在你怎樣寫。同樣的題材,效果會因人而異,有的能點土成金,有的能點金成土。
現在,又有一些人,寫三角戀愛小說了。有的是為寫三角而製造三角;有的是不知不覺走進三角的老框框。但手法低下,佳作不多,能趕上張資平的也很少。他們所寫的女主人公,在第一節,和甲對付對付;在第二節,又和乙湊合湊合;第三節又是甲,第四節又是乙。而且戀愛進行得很緩慢,很疲塌,很沒意思,一點兒也提不起讀者的精神來。據說這是一種從國外引進的新的手法。這可以說是這類小說的又一次失敗。給一句好的評語,可以說是:只有三角,而無小說;
給一句壞的評語,則是三角和小說,都不存在。
1984年4月13日
小說與色情
文藝思想,是哲學思想和傳統道德觀念的反映。中國封建社會的漫長歷史,主要的哲學思想是儒家的思想。此外則是道家和佛教思想。儒家重禮,道家清靜無為,佛家要出世。
這三種哲學思想,對於文藝作品中男女關係的描寫,都是限制的,不是放任的;都是含蓄的,不是露骨的;都是寧缺毋濫,不尚繁瑣渲染的。
傳統的道德觀念也是如此,凡是越軌的行為,男女的交接、授受,都被看作是私奔,野合。
因此,自古以來,中國文學作品裡男女關係的描寫,都很簡單,都很規矩,可以說是潔本。
但是,無論儒家、道家、佛教,都不能否認男女關係,即兩性關係及其自然的要求。特別是儒家,明確提出: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把兩性關係的重要,提高到與吃飯相等的程度,這證明古代聖人是非常通情達理的。
這樣重要的人生關係,不在文藝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在聖人看來,也是不自然的,甚至是不合理的,不可能的。因此,把古代歌謠中的男女相慕之情,也作為神聖經書的內容,任人吟詠。
儒家規定的男女關係是:節之以禮,不能淫亂。
歷代封建王朝,都以儒家的哲學思想作為政治思想的基石。在立法行政上,體現了這一原則。
古代的文人,都尊崇孔孟之道,所以在他們的作品中,有關男女關係的描寫,都在這一範圍之內進行。小說亦不例外。
唐宋傳奇,男女關係為主要內容,且多涉及閨房私事,然所描寫也多是隱約的,即不傷大雅的。如「三尺寒泉浸明玉」,「吃吃笑語」之類。
如果說,唐宋傳奇的作者,都是有地位、身份的文人,他們是受了封建思想、舊道德觀念的束縛,沒有突破禮教的勇氣和膽量,也不一定是事實。他們如此下筆,是基於他們的自覺,即自覺到文人的職責,作品的影響。他們盡心於藝術,忠實於生活,賦予男女人物以更高尚更美好的形象。這種作法,在任何時代,都是應該提倡,應該受到尊重的。他們描寫色情,不是為了投合低級趣味,取悅庸俗讀者。他們描寫的色情,是藝術化了的色情,是整體藝術的一部分。
露骨的色情描寫,始自南宋的話本,至明而大興。南宋偏安一隅,臨安閒散人口太多,這些說話人,像那些跟着行在賣酒醋的人一樣,在三瓦兩舍之間,講些故事,賣藝糊口,這些人並沒有多少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那些來聽故事的遊蕩者,也不是到這裡來參加文學講座。為了招徠顧客,為了攏住聽眾,為了多掙一些錢,說話人不得不在故事中間,摻雜一些色情故事。這種習慣一直延續到解放前的北京天橋、天津南市、鄉間廟會。最近在一些文藝作品中,此風又有「復古」之勢。
把大量色情描寫,形成文字,寫在書里,則是到了明朝時候的事。《金瓶梅》一書,就成了典型。目前,自從發表了潔本《金瓶梅》出版的消息,竟然有那麼多的人,欣喜若狂,奔走相告,這其中,難道都是關心這部文學名著的文學愛好者嗎?恐怕好奇者居多數。
其實,把《金瓶梅》作為色情描寫的典型,是不合乎事實的。比這部書淫穢得多的書,明清以來,如過江之鯽。印刷精緻,售價高昂,且多出口外國,但在國內很少流傳,甚至禁書目錄上,也找不到。青年人當然不知其書名,更無論其作者。這些書,只能稱作淫書,不能叫做小說,更不是文學作品,社會自然地抵制了它的流傳。
而這些淫穢之物,附着在一部文學名著——《金瓶梅》身上,成為它永遠割除不掉的贅瘤,限制了本身的傳播,這實在是文學史上的一個奇怪現象。我們想象不出,這部偉大著作的作者,為什麼寫進這些東西以自污。是為了暢銷多得稿費?是為了使書成為出版商追逐的熱門貨?顯然都不可能。有人懷疑,這些東西,有些是作者寫的,而大部分是別人加進去的,也不無道理。
總之淫書是淫書,文學是文學,淫書不能成為文學。即使混在一起,也是應該分別對待的。
中國其他幾部著名的長篇,沒有露骨的色情描寫。《水滸傳》寫了幾個淫亂婦女,社會人情,都寫得傳情逼真,但還是很有分寸的,是文學。《紅樓夢》寫了各種人的男女關係,包括賈璉、薛蟠的不堪情狀,但還是化腐朽為神奇的筆墨,不能刪除的。
我們習慣上把淫穢的文字,叫做色情。其實色也好,情也好,小說中總是避免不了的,有時是重要的題材。問題是作者對待色情的態度,和描寫時的藝術手法。舊小說中的《漢雜事秘辛》,是明朝楊慎的偽作,可以說是赤裸裸地寫了一個少女的體態,但令人看來,還是一個藝術形象。所以說,作家的創作用心和藝術修養,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兩點,在色情描寫上,最容易顯示高低。
1985年5月3日
小說與勸懲
在八十年代,文學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之際,談小說的勸善懲惡,未免被譏為老掉牙的言論了。其實,任何民族,在其小說仍處搖籃狀態之時,就與善惡二字,結下了不可分割的緣分。《天方夜譚》如此,《十日談》如此,中國的古老小說亦如此。
先談中國吧。小說的原始形式為街談巷議。談議什麼?無非是人和事,談的是事實,議的是是非,即善惡。先是談一人一事,後來可能演變為一人多事,故事性就加強了,或多人多事,故事就更熱鬧了,其中人物的是非,善惡的表現,也就更複雜了。這就出現了長篇小說。
任何民族,因為生活的需要,也可以說是生活的總結,形成了本民族的道德觀念,用這一道德觀念,去評論是非,維繫人心,保持民族的團結,保證民族的發展。這種道德觀念,反映到政治上,當然也反映在文學上。
常常有人把文學的價值提得那樣高,好像文學可以不受任何制約,自由騰飛。文學不是受政治制約,而政治是受文學制約的,其目的何在,根據何在,這裡不去探究,總之不合乎歷史規律就是了。
文學雖受政治制約,但不是說文學就不可以對政治有所批評,這種批評,也就是一種勸懲。屈原,杜甫,就都曾這樣做過。所以說,小說的勸懲,也是很廣泛的,包括對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
我們聽說過:學而優則仕,但沒有聽說過,仕而優則文。
過去,學或是作文,都是為了做官,做官以後,就可以牧民,可以直接進行勸懲,比做文章,拿拿捏捏,拐彎抹角方便得多了。
但文章的勸懲,究竟有它的特殊和獨到之處,所以歷代王朝,並不因其容易產生麻煩,而廢棄之。舊日文人,對於一般的事物,即平民百姓,懲勸時可以直抒胸臆,用不着忌諱。對於涉及政治問題的事物,懲勸時,就不能直指,而要婉諷。就是婉諷吧,還是容易惹麻煩。
於是聰明一些的文人,就去寫小說。小說空間大,方面廣,子虛烏有,容易使人諒解。因此,弄來弄去,小說創作的數量,在任何民族,特別是目前,都居首位。
小說對現實生活進行勸懲,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必然有個認識問題和手段問題。認識不真,則容易黑白混淆,是非不分,甚至善惡顛倒。「四人幫」時期的小說,都是這樣。
手段不高,則不能引人入勝,性格不鮮明,達不到懲勸的目的,而被人指為公式化,概念化。
還有以懲勸為名,實際上不是隱惡揚善,而是隱善揚惡者,在歷代小說中,並不占少數。例如清平山堂話本中的《刎頸鴛鴦會》一篇,文前文尾都是勸人不要淫亂的,而正文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赤裸裸地描寫色情,其效果反而宣揚了淫亂思想。目前黃色小報上的所謂小說,大都如此。
長期以來,凡寫小說,都在前言後記中敘明,他這一部小說,是為了懲勸。就是像《紅樓夢》這樣的作品,開場時也不得不加以這樣的表白。這一方面是為了提醒讀者,更重要的是照顧國家的功令和傳統的道德觀念。《水滸傳》明明是官逼民反,書名之上,必加忠義兩字。《金瓶梅》本來揭露社會黑暗污濁,必以主人翁不得其死為收場,以示惡有惡報。甚至演為孝子報仇,才寫這樣的書等等。
這樣一來,勸善懲惡就成為小說的一種標籤。高手能超越之,以反映現實;低手就以它為護符,寫一些無聊的僵化的東西。
「五四」新文學運動,打破了這一框框,使小說獲得新的生機。無論當時提倡的現實主義或浪漫主義,都排除了表面的功利,向現實生活作更深的開掘和突進。小說的題材和主題,都更廣闊,更具備新的意義。但「五四」以來的小說,並不排除小說對人民的鼓舞和教育的積極作用。它不過是從廣義上去理解小說的勸懲罷了。
忽視小說對人民的薰陶教化的作用,把小說創作,看作是無目的,隨心所欲的西方現代派觀念,是不足為訓的,不符合中國小說的傳統的。其實這種觀念,也是虛偽的,不過藉此種理論,掩飾其另一種功利,達到另一種目的而已。
1985年5月4日
小說與武俠
現在所謂武俠小說,魯迅在中國小說史中,稱為俠義小說,在清朝一度很流行。
魯迅說,這種小說,源出於南宋「說話」中的三國、水滸故事。南宋偏安一隅,人民思念恢復,聽眾中間,散兵游勇,失業貧民很多,這些故事,和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清朝初年,人民思念亡去的明朝,也懷念那些草澤中為恢復而鬥爭的英雄,這些故事,也還能打動他們的心。但到清朝鞏固了統治,平息了內亂,來聽評書的人,都已經甘心當臣僕,當奴才,往日的無業游民,多已經在平息叛亂中,建立軍功,榮歸鄉里,再聽這些梁山故事,就有些心不在焉了。於是產生另一種俠義英雄,即「在民間每極粗豪,而終必為一大僚隸卒,供使令奔走以為寵榮」的黃天霸式的人物。
就是這種人物,延續的時間也不長久,隨着清朝的衰亡,外族的入侵,人民已經完全沒有心情再聽這種故事了。
「五四」新文學運動,對這種小說,幾乎沒有進行什麼掃蕩,它就像鏢行的沒落一樣,自行消亡了。有些無聊文人,繼續為之,讀者也很少。青年學生,對這種小說,是不屑一顧的。
歷次農民戰爭,無論是陳勝、劉邦、朱元璋、李自成,他們的成功,都是發動廣大農民,其中將領,也多是從普通農民中顯露提拔,很少有什麼俠客。不是俠客,販夫走卒,屠狗之輩,也可成為英雄。至於會耍一些刀槍棍棒,在實戰中間,能否取勝,還是疑問,在新式武器面前,就更沒有用武之地了。
經過太平天國、義和團慘痛的經驗教訓,使得朝野上下,懂得了封建愚昧的東西不可恃,才換來對科學民主的追求和宣傳,這就是晚清以來的啟蒙運動。從政治、文化到傳統習俗上,進行了一系列的革命。
可是在八十年代,在中國大地上,忽然又颳起了一股武俠小說風,這是什麼道理呢?此風,先從香港電影傳過來。香港這個地方,有人喜歡看這種影片,是不足為奇的。有它特殊的歷史和文化的原因。在內地,則是十年動亂,教育廢弛,社會風氣敗壞。稍後之時,這股風究竟助長了什麼,迎合了什麼,現在稍有理智的人,都已經看得很清楚。這種小說,重新宣揚我們民族那些封建的、不科學的,甚至愚昧的東西。重彈這些老調,迎合國內外低級趣味和好奇之心,這在晚清、民初,稍有民族自尊心的作者,也是不肯乾的,要遭到嚴正指摘的。但目前,卻有一些人醉心於此。這確是一種反常倒退,使人感到迷惑的現象。
俠義小說,本是一種民間文學,其傳統為當場演說,後經名人潤色,得成為文學名著。《三國》、《水滸》,無不如此。
清朝的俠義小說如《七俠五義》、《兒女英雄傳》等,也不失為優秀之作。前者系藝人石玉崑講稿,經學者俞樾重編。後之作者文康,也是深習此道的人。他們的作品,都有濃重的評書韻味。後來也不斷有作者,向這方面努力,號稱通俗小說。以上作品,都是為了適應文化較低的讀者,向他們提供促進身心健康的讀物。
回顧一下「五四」以來,仁人志士,嘔心瀝血,為新的文學事業,奠定的創作和批評的路,使我們能夠判斷目前的這種混亂情況,不受迷惑。
中學時,讀了一部《韓非子集解》,能夠記得的詞句有:
「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並不明白究竟什麼叫做俠。後來聽說《史記》用大量的篇幅寫了遊俠,是因為司馬遷感時傷世,借題發揮自身的憤懣,也找來讀過了。並見司馬遷所寫的遊俠,都是豐滿的血肉,社會的人物,並不像武俠小說里所寫的,那樣淺薄、庸俗,甚至可厭。
我想,現在社會裡,不會有武俠小說里的那種人物了,如果有,也只能是唐•吉訶德式的了。
1985年5月9日
小說與批評
這裡說的批評,不是當前的批評,是指金聖歎那種文字,也可以叫做評點或批點。
金聖歎以批西廂和水滸,名聲大噪,還要批杜詩,沒有卒業,就「無意中得之」地掉了腦袋。
世界上的事很奇怪。誰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一個什麼人,弄了點什麼名堂,就忽然名揚天下,婦孺皆知。金聖歎並沒有留下什麼別的著作,可就是在這兩本書上,東拉西扯地批點了一陣,就出了大名,成為「批點文學」的祖師。
有人說是他選擇的書好,書是名著,批點自然也容易出名,是附驥尾的玩意兒。其實不然。這兩本書,在金聖歎之前之後,都有不少人批點過,別人的名聲都沒有他大,可見他還是不同一般,有獨到之處的。
說金聖歎是什麼才子,當然不一定就恰當,如果說他是一個批點能手,也不能輕易否定。
金聖歎原姓張,「文倜儻不群,少補長洲博士弟子員。後以歲試文怪誕黜革。及科試,頂金人瑞名就試,即拔第一,補吳庠生。」
看來,他的八股文,起碼是做得不錯的,但比較怪誕。怪誕之文,考秀才不太合適,但拿來批點小說,就別有意思,無怪出名了。
我們從他批點的兩部書看,金聖歎的批點,至少有下面幾個特點:
一、八股文的程式很熟練。
二、各種遊戲文字,做得也得心應手。
三、《左傳》、《史記》,以及佛教經典,確實認真讀過,並從他的認識角度,有所領悟。
四、對於社會生活,人情風俗,世態炎涼,他確實用心觀察過,並有切身體會。在批點小說時,觸景生情,隨事生髮,是對小說的批評,也是對現實的揭示。把對社會生活,和對現實的感受,發揮到對小說內容、小說人物的批點中,是金聖歎的特色所在。
五、對文字語言方面的知識,對文章的取捨、剪裁、簡練、通達,等等要領,還是懂得的,他的思路也活潑,手頭也來得。
中國人讀書辦法很多,花招也不少。到了明朝,隨着選家的興起,在歷代學者的註疏、正義、詳解、集釋之外,又發明了評點。先是用於時文墨卷,後來及於戲曲小說。評點簡直成了讀書人的一種學問,一種享受,一種癖好。因此金聖歎的別具風格的批點一出來,就成為這一方面的寵兒。
要說金聖歎在這些小聰明,小玩意,小技巧之外,還有什麼更大更多的東西,也不可能。他沒有什麼進步的博大的思想,他的局限性很大,他所有的,只是當時士子的思想,或者說是不太得意的士子的思想。他更沒有抗清復明的或同情李自成、張獻忠的思想,他把這兩個人視為流寇,深惡痛絕,他的被殺頭,原來是個冤案。
清順治十八年,皇帝晏駕,哀詔傳到了姑蘇,那裡的官僚們舉行「哭臨」。一群秀才為了驅逐一個征糧苛毒的縣官,在文廟集眾「哭廟」。當地巡撫以為是抗糧,是聚眾鬧事,震驚了先帝之靈,上疏朝廷,文致其罪,釀成大獄。十幾名士子棄市,財產籍沒,家屬充軍。
金聖歎並不是第一次被捕的,是後來牽連進去的,所以有「殺頭至痛也,籍沒至慘也,聖嘆以無意得之,不亦異乎」之語。當他初被逮至公堂時,「夾兩夾,杖三十,聖嘆口呼先帝,大人怒曰:上初即位,何得更呼先帝,以詛皇躬耶?
掌二十,下之獄。」這時康熙皇帝已經繼位了。這很像「文化大革命」時,出於好心,高呼萬歲,卻不慎把名字喊錯了一樣,立時定為「現行反革命」。
以上史實、引文,都見於《哭廟紀略》這本小書。
老實說,金聖歎有些批語,是很有味道的,真可為讀者助興。例如《水滸傳》林沖火併那一段,他批道:「不是威脅,不是勢利,不是小恩小惠,寫出英雄泰山岩岩之象。」就對人很有啟發。
讀古書,沒有注讀不懂,但必須是學者的注,否則不如白文。面壁十年,白文在案,潛心默記,直至徹悟,終身不忘。自然不失為讀書之一法,就是太苦了些。
至於讀小說曲本,批註之有無,無關宏旨,自己領會最好。不過像金聖歎這樣的批點,還是可以保留。能做這種「學問」的人,恐怕越來越少了。
1985年5月11日
作者簡介
孫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孫振海,後更名孫樹勛,筆名有孫犁、力編、縱耕、余而立、土豹、原平、林冬苹、林冬平、芸夫、孫芸夫、耕堂、芸齋、姜化、庸廬、時限等,河北安平人,是一位中國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1927年開始文學創作。早年曾當過機關職員、小學教員。中國現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澱派」的創始人,歷任天津日報社副刊科副科長、報社編委,中國作協天津分會主席,中國作協第四屆顧問,第五、六屆名譽副主席,中國文聯榮譽委員。1940年代發表的文集《白洋淀紀事》是其代表作。1950年代又發表了《鐵木前傳》、《風雲初記》等作品。2002年7月11日晨六點病逝於天津,終年89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