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囊蝴蝶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尖囊蝴蝶蘭 |
中文名:蝴蝶蘭屬 拼 音:hú dié lán shǔ 學 名:Phalaenopsis Blume 界: 亞 界: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輪藻總門 門: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亞 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綱: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亞 綱:百合亞綱 超 目:天門冬超目 目:天門冬目 科:蘭科 屬:蝴蝶蘭屬 |
尖囊蝴蝶蘭(jiān náng hú dié lán,學名 Phalaenopsis braceana (Hook. f.) Christenson,俗名:紅河蝶蘭、尖囊蘭,異名:Kingidium braceanum Kingidium naviculare Doritis braceana Biermannia navicularis),是附生草本。根肉質,發達,從莖的基部或下部的節上發出,長而扁。莖短,具少數 近基生的葉。葉質地厚,扁平,橢圓形、長圓狀披針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通常較寬,基 部多少收狹,具關節和抱莖的鞘,花時宿存或花期在旱季時凋落。 我國有6種,產南方諸省區。 [1]
蝴蝶蘭屬本屬概述
附生草本。根肉質,發達,從莖的基部或下部的節上發出,長而扁。莖短,具少數近基生的葉。葉質地厚,扁平,橢圓形、長圓狀披針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通常較寬,基部多少收狹,具關節和抱莖的鞘,花時宿存或花期在旱季時凋落。
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直立或斜出,分枝或不分枝,具少數至多數花;花苞片小,比花梗和子房短;花小至大,十分美麗,花期長,開放;萼片近等大,離生;花瓣通常近似萼片而較寬闊,基部收狹或具爪;
唇瓣基部具爪,貼生於蕊柱足末端,無關節,3裂;側裂片直立,與蕊柱平行,基部不下延,與中裂片基部不形成距;中裂片較厚,伸展;唇盤在兩側裂片之間或在中裂片基部常有肉突或附屬物;蕊柱較長,中部常收窄,通常具翅,基部具蕊柱足;
蕊喙狹長,2裂;藥床淺,藥帽半球形;花粉團蠟質,2個,近球形,每個半裂或劈裂為不等大的2爿;粘盤柄近匙形,上部擴大,向基部變狹;粘盤片狀,比粘盤柄的基部寬。 [2]
分布情況
蝴蝶蘭屬模式種
Phalaenopsis amabilis (L.) Bl.(Epidendrum amabile L.) [4]
蝴蝶蘭屬下級分類
蝴蝶蘭 PhalaenopsisaphroditeRchb. F.
莖很短,常被葉鞘所包。葉片稍肉質,常3-4枚或更多,上面綠色,背面紫色,橢圓形,長圓形或鐮刀狀長圓形,長10-20厘米,寬3-6厘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楔形或有時歪斜,具短而寬的鞘。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長達50厘米,不分枝或有時分枝;花序柄綠色,粗4-5毫米,被數枚鱗片狀鞘;花序軸紫綠色,多少回折狀,常具數朵由基部向頂端逐朵開放的花;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3-5毫米;花梗連同子房綠色,纖細,長2.5-4.5厘米;[5]
花白色,美麗,花期長;中萼片近橢圓形,長2.5-3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鈍,基部稍收狹,具網狀脈;側萼片歪卵形,長2.6-3.5厘米,寬1.4-2.2厘米,先端鈍,基部收狹並貼生在蕊柱足上,具網狀脈;花瓣菱狀圓形,長2.7-3.4厘米,寬2.4-3.8厘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呈短爪,具網狀脈;唇瓣3裂,基部具長約7-9毫米的爪;側裂片直立,倒卵形,長2厘米,先端圓形或銳尖,基部收狹,具紅色斑點或細條紋,在兩側裂片之間和中裂片基部相交處具1枚黃色肉突;
中裂片似菱形,長1.5-2.8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漸狹並且具2條長8-18毫米的卷鬚,基部楔形;蕊柱粗壯,長約1厘米,具寬的蕊柱足;花粉團2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爿。花期4-6月。
產台灣(恆春半島、蘭嶼、台東)。生於低海拔的熱帶和亞熱帶的叢林樹幹上。分布於菲律賓(模式標本產地)。 蝴蝶蘭
小蘭嶼蝴蝶蘭 Phalaenopsisequestris(Schauer) Rchb. f.
莖很短,被葉鞘所包,具3-4枚葉。葉稍肉質,淡綠色,長圓形或近長橢圓形,長10-24厘米,寬2.8-4.3厘米,先端鈍或稍不等側2裂,基部楔形並且擴大為抱莖的鞘。花序從莖的基部發出,斜立,不分枝或有時分枝,長達30厘米;花序柄暗紫色,粗約2毫米,被2枚長4-6毫米的鞘;花序軸暗紫色,曲折,疏生多數花;花苞片小,長約2毫米;花梗連同子房纖細,長2-2.5厘米;花淡粉紅色帶玫瑰色唇瓣;中萼片長圓形,長11-14毫米,寬5-7毫米,先端鈍;
側萼片相似於中萼片,但稍歪斜;花瓣菱形,長10-12毫米,寬4-7.5毫米,先端鈍,基部收狹,貼生在蕊柱足上;唇瓣基部具長1.5毫米的爪,3裂;側裂片直立,鐮刀狀倒卵形,長3-6.5毫米,寬2-3毫米,先端圓形;中裂片卵形,平展,長9-11毫米,寬7-8毫米,先端銳尖,基部與兩側裂片之間相交處具1個盾形的肉突;蕊柱細長,向前彎,長6-8毫米,具較長的蕊喙和長約3毫米的蕊柱足;藥帽前端向前伸長;花粉團2個,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爿。花期4-5月。
產台灣東南部(小蘭嶼島)。分布於菲律賓(模式標本產地)。 小蘭嶼蝴蝶蘭
海南蝴蝶蘭 PhalaenopsishainanensisT. Tang et F. T. Wang
莖長1-1.5厘米,被葉鞘包裹,常具3-4枚葉。葉在花期常凋落,有時僅存留1枚斜長圓形、長約4厘米、寬約1厘米的葉;葉鞘宿存,長約7毫米。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通常1-2個,斜立,長達55厘米,有時分枝;花序柄被3-5枚鱗片狀鞘;花序軸長27-30厘米,疏生8-10朵花;花苞片小,卵形,長3-4毫米;花梗連同子房纖細,長2-2.5厘米;花開展;中萼片長圓形,長約1.3厘米,寬約3毫米,先端鈍;側萼片斜橢圓狀長圓形,長1.3厘米,寬約5.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
花瓣匙形,長1.2厘米,寬5-6毫米,先端鈍,基部收狹為爪;唇瓣基部具長約1毫米的爪,3裂;側裂片直立,鐮刀狀長圓形,長約5毫米,中部收狹,上部擴大,寬約2.5毫米,先端斜截形,內面從中部走向近先端處具1個先端缺刻的凸緣(脊突),兩側裂片基部之間具1枚對開的肉突,而肉突中央穴狀下陷,但不向背面隆起;中裂片近饅形或提琴形,較肥厚,長約7毫米,先端之下寬5毫米,先端鈍並且擴大,基部具1枚先端2叉狀的附屬物,邊緣稍下彎,上面中央具1條等粗而縱向的脊突;蕊柱長約7毫米;花粉團2個,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爿。花期7月。
產海南(白沙、樂東)。生於林下岩石上。
版納蝴蝶蘭 PhalaenopsismanniiRchb. f.
莖粗厚,長1.5-7厘米,具數個節,從節上發出許多長而彎曲並且稍扁的根,上部通常具4-5枚葉。葉兩面綠色,長圓狀倒披針形或近長圓形,長達23厘米,寬5-6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收狹並且具1個關節和鞘,花期具葉;花序1-2個,側生於莖,常斜出或下垂,不分枝或有時分枝,長5.5-30厘米,疏生少數至多數花;花序柄粗壯,長達11厘米,粗3-5毫米,被1-2枚苞片狀的鞘;花苞片披針形,長6-10毫米,先端漸尖;花梗和子房長2-3厘米;花開展,質地厚,萼片和花瓣橘紅色帶紫褐色橫紋斑塊;中萼片倒卵狀披針形,長15-18毫米,寬5-7毫米,先端銳尖,具6-7條脈;側萼片斜卵狀橢圓形,長15-18毫米,寬7-9毫米,先端急尖並且多少鐮刀狀彎曲,基部收狹而貼生在蕊柱足上,具6-7條脈;花瓣近長圓形,長13-15毫米,寬4-5毫米,先端銳尖,具3-5條脈;唇瓣白色,長約1厘米,基部具長約1毫米的爪,3裂;側裂片直立,近長方形,長4毫米,寬2毫米,中部稍縊縮並且其內面中央隆起,先端斜截,基部(在兩側裂片之間)強烈增厚並且具1個先端2裂的肉質穴狀物,而與中裂片的基部在背面隆起成半球形,在穴狀物的前方具1枚直立而上部2裂呈觸鬚狀的附屬物;中裂片厚肉質,錨狀,先端圓鈍,基部具1枚直立而兩側壓扁的狹長附屬物,邊緣具不規則的細齒,上面近先端處增厚成半圓形紫色的墊狀物,中央被稀疏的長毛和乳突;蕊柱除基部紫褐色外,其餘黃色,長約8毫米,基部兩側各具1個近三角形的臂狀物;蕊柱足長約4毫米;蕊喙狹長,下垂,長約2毫米,不裂;藥帽黃色,半球形,前端半圓形,先端凹缺;花粉團2個,近橢圓形,每個為不等側的半裂。花期3-4月。
產雲南南部(勐臘)。生於海拔135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樹幹上。分布於尼泊爾、錫金、印度東北部、緬甸、越南。模式標本采自印度東北部。 版納蝴蝶蘭
滇西蝴蝶蘭 PhalaenopsisstobarianaRchb. f.
莖很短,通常具3-4枚葉。葉卵狀披針形,斜長圓形或橢圓形,長7-11厘米,寬3-3.4厘米,先端鈍並且一側稍鈎轉,基部稍收狹,然後擴大成抱莖的鞘,旱季常凋落,花期具葉。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1-2個,常斜立,長7-37厘米,不分枝,疏生2-4朵花;花序柄粗2-3毫米,疏生2-3枚鞘;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4-5毫米,先端銳尖;花梗和子房長4-4.3厘米;花開展,萼片和花瓣褐綠色;中萼片長圓狀橢圓形,長14毫米,寬6毫米,先端鈍,基部稍收狹,具5條脈;側萼片稍斜卵狀橢圓形,長14毫米,寬7毫米,先端近銳尖,基部稍收狹並且貼生在蕊柱足上,具5條脈;花瓣橢圓狀倒卵形,長14毫米,寬6毫米,先端鈍,基部楔形收狹,具5條脈;唇瓣基部具長約1毫米的爪,3裂;側裂片上半部淡紫色,下半部黃色,直立,狹長,長7毫米,寬3.5毫米,中部稍縊縮,先端斜截形並且擴大,基部(在兩側裂片之間)具1枚2裂的肉突,其中央穴狀並且向外(背面)隆起呈乳頭狀;中裂片深紫色,攤平後倒卵狀橢圓形,長8毫米,寬5毫米,向基部楔形收狹,基部具1枚先端深裂為2叉狀的附屬物,邊緣下彎而形成先端喙狀的倒舟形,上面中央具1條中部以下較粗的脊突縱貫至先端;蕊柱白色帶淺紫紅色,長7毫米,基部擴大並且具長約2毫米的蕊柱足;藥帽白色;花粉團2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2爿。花期5-6月。 產雲南西部(盈江)。生於海拔135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分布於緬甸(模式標本產地)。
華西蝴蝶蘭 PhalaenopsiswilsoniiRolfe
氣生根發達,簇生,長而彎曲,表面密生疣狀突起。莖很短,被葉鞘所包,長約1厘米,通常具4-5枚葉。葉稍肉質,兩面綠色或幼時背面紫紅色,長圓形或近橢圓形,通常長6.5-8厘米,寬2.6-3厘米,先端鈍並且一側稍鈎轉,基部稍收狹並且擴大為抱莖的鞘,在旱季常落葉,花時無葉或具1-2枚存留的小葉。花序從莖的基部發出,常1-2個,斜立,長4-8.5厘米,不分枝,花序軸疏生2-5朵花;花序柄暗紫色,粗約2毫米,被1-2枚膜質鞘;花苞片膜質,卵狀三角形,長4-5毫米,先端銳尖;花梗連同子房長3-3.8厘米;花開放,萼片和花瓣白色帶淡粉紅色的中肋或全體淡粉紅色;中萼片長圓狀橢圓形,長1.5-2厘米,寬6-7毫米,先端鈍,具5條脈;側萼片與中萼片相似而等大,但近唇瓣一側的中部以下邊緣下彎,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花瓣匙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1.4-1.5厘米,寬6-10毫米,先端圓形,基部楔形收狹;唇瓣基部具長2-3毫米的爪,3裂;側裂片上半部紫色,下半部黃色,直立,狹長,長約6毫米,中部縊縮,上部擴大而先端斜截,在基部(兩側裂片之間)具1個中央對開的肉脊,其中間具穴並且向外(背面)隆起呈乳頭狀,內面中央的凸緣(脊突)黃色,其先端斜截並且具2至數個小缺刻;中裂片肉質,深紫色,攤平後呈寬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8-13毫米,上部寬6-9毫米,先端鈍並且稍2裂,基部具1枚紫色而先端深裂為2叉狀的附屬物,邊緣白色、下彎而形成倒舟狀,上面中央具1條縱向脊突,脊突在近唇瓣先端處強烈增厚而隆起;蕊柱淡紫色,長約6毫米,具長約3毫米的蕊柱足;藥帽白色,前端稍伸長呈卵狀三角形;花粉團2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爿。蒴果狹長,長達7厘米,粗約6毫米,具長約3厘米的柄。花期4-7月,果期8-9月。
產廣西西部(隆林)、貴州西南部(興義、盤縣)、四川西南部至中部(木里、天全、瀘定)、雲南東南部至中部(文山、屏邊、楚雄)、西藏東南部(芒康)。生於海拔800-2150米的山地疏生林中樹幹上或林下陰濕的岩石上。模式標本采自四川西部。
蝴蝶蘭花語
蝴蝶蘭在粗長的花莖上,開着滿滿的花束。這個滿滿的花束,由華麗的白蘭花組成,它的花語為[幸福漸漸到來]或者[我愛你]。所以,蝴蝶蘭是一種很能抓住人們目光的花朵。向來它都是花群中的主角與耀眼明星。雖然名為「蝴蝶蘭」,但其英文學名卻是「像蛾一樣」的意思。只有毒蛾才能擁有美麗的翅膀與色彩。很多人都寧願被美人所螫吧!如果有三隻花莖的盆栽,無論生日、開幕、搬新居,都是實用而受歡迎的。
養殖技術
蝴蝶蘭常見的栽培介質主要以水草、苔蘚為主。 家庭養蝴蝶蘭首先要保證溫度。蝴蝶蘭喜歡高溫高濕的環境,生長時期最低溫度應保持在15℃以上,蝴蝶蘭適宜生長溫度為16℃至30℃。秋冬和冬春之交以及冬季氣溫低時應注意增溫,一般冬季有供暖設備的房間,這個溫度不難達到,但要注意,不要將花直接放在暖氣片上或離之過近。夏季溫度偏高時需要降溫,並注意通風,若溫度高於32℃,蝴蝶蘭通常會進入半休眠狀態,要避免持續高溫。春節前後為盛花期,適當降溫可延長觀賞時間,開花時夜間溫度最好控制在13℃至16℃之間,但不能低於13℃。 蝴蝶蘭原產於熱帶地區,蝴蝶蘭(尤其是白花蝴蝶蘭)白天溫度在27℃,夜間溫度保持在18℃左右時,長勢良好。
蝴蝶蘭原產於原始森林中,霧氣較多,溫度較高。 zB�Wl�wm)9 蝴蝶蘭沒有粗大的假球莖儲存養分,如果空氣中溫度不足,則葉面發皺且軟弱無力。因此,蝴蝶蘭宜在通風、濕度高的環境中栽培養護。蝴蝶蘭適宜生長空氣濕度為50%至80%。蝴蝶蘭新根伸長旺盛期要多澆水,花後休眠期少澆水。春秋兩季每天下午五時前後澆水一次,夏季植株生長旺盛,每天上午九時和下午五時各澆一次水,冬季光照弱,溫度低,隔周澆水一次已足夠,宜在上午十時前進行。如遇寒潮來襲,不宜澆水,保持乾燥,待寒潮過後再恢復澆水。澆水的原則是見干見濕,當栽培基質表面變干時再澆一次透水,水溫應與室溫接近。當室內空氣乾燥時,可用噴霧器直接向葉面噴霧,見葉面潮濕即可,但注意,花期噴水不可將水霧噴到花朵上。自來水應貯存72小時以上方可澆灌。
蝴蝶蘭屬於附生蘭,在原產地大都着生在樹幹上,根部暴露在空氣中,可以從濕潤的空氣中吸取水分。當人工栽培時,根被埋進栽培基質中,如澆水過多,基質通氣性就會變差,肉質根就會腐爛,一般葉子變黃,嚴重時導致死亡。 儘管蝴蝶蘭較喜陰,但仍需要使蘭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後,適當的光可促使蝴蝶蘭開花,使開出的花艷麗持久,一般應放在室內有散射光處,勿讓陽光直射。如放在室內窗台上,要用窗紗遮去部分陽光。
蝴蝶蘭的正常生長需要流動的新鮮空氣,故家養蝴蝶蘭通風一定要良好,尤其是在夏季高濕期,一定要以良好的通風來防暑,同時也能避免病蟲害的感染。 蝴蝶蘭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溫持續很久,否則不應停肥。冬天為蝴蝶蘭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導致無花或花少。春夏期間為生長期,可每隔7天至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機肥,也可施用蝴蝶蘭專用營養液,但有花蕾時勿施,否則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長葉(即花期過後),可以追施氮肥和鉀肥。秋冬花莖生長期則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約每隔2周至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時間在下午澆水以後,施肥數次後,要用大量水沖洗蘭盆及蘭株,以免殘留的無機鹽類危害根部。
栽培蝴蝶蘭一般選用水草、苔蘚作栽培基質。施肥的原則應少施肥、施淡肥。正常生長期施用蘭花專用肥2000倍液,進行根部施肥;視生長情況,2周-3周一次。開花前可選用15-30-15水溶性高磷肥1000倍-2000倍液,約10天左右噴施一次;花期和溫度較低的季節停止施肥。從小苗到開花大約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 花期一般在春節前後,觀賞期可長達2個月至3個月。
當花枯萎後,須儘早將凋謝的花剪去,這樣可減少養分的消耗。如果將花莖從基部數4節至5節處剪去,2個月至3個月後可再度開花。但這樣植株養分消耗過大,不利於來年的生長。如想來年再度開出好花,最好將花莖從基部剪下,當基質老化時,應適時更換,否則透氣性變差,會引起根系腐爛,使植株生長減弱甚至死亡。一般在新葉生長出的5月份換盆為宜。
蝴蝶蘭屬失敗原因
栽培蝴蝶蘭的朋友,總是擔心蝴蝶蘭缺水,不管栽培介質是否乾燥,天天澆水,造成嚴重爛根。
通常蝴蝶蘭開花株上市的時間大多在早春,而買回家後一般也都置於客廳等處欣賞,這些地方的日溫雖然足夠,但夜溫卻稍嫌偏低。另一方面,專業栽培的蘭花大多是在設備良好的溫室里,相比之下,家裡的溫度和濕度都稍嫌不足,使得植株的長勢往往會日益衰弱。因此,有時不論養護得多麼好,蘭花仍有不開花的時候。
有肥就施,而且不注意濃度,覺得施了肥就會長得快。須知蝴蝶蘭宜施薄肥,應少量多次。切記「進補」不可過度,不然適得其反。 �
覺得用大盆,可以給蝴蝶蘭寬鬆的環境,用料充足。其實用大盆後,水草不易乾燥,須知蝴蝶蘭喜通氣,氣通則舒暢。
參考來源
- ↑ 尖囊蝴蝶蘭, 植物智, 2020-01-18
- ↑ 尖囊蘭 .中國植物志官網[引用日期2014-12-25
- ↑ Kingidium braceanum .flickriver[引用日期2014-12-25
- ↑ 《中國植物志》 第19卷 (1999) >> 352頁 PDF >> 尖囊蘭 Kingidium braceanum
- ↑ 獨蒜蘭習性和種植 .山西文水縣—生態保護[引用日期201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