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舌浮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尖舌浮蛙 |
中文學名:尖舌浮蛙 拉丁學名:Ooeidozyga lima(Gravenhorst,)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兩棲綱 目:無尾目 科:蛙科 屬:浮蛙屬 |
尖舌浮蛙,浮蛙屬,成蛙體形幾乎成三角形,長短几乎一樣,小巧而結實,不仔細看的話,會覺得與本省產的澤蛙外觀非常相似,體表皮膚粗糙並有疣狀小顆粒突起,腹部則為白色,四肢趾端尖細,後肢滿蹼,體背呈灰綠或棕綠色,有的個體有淺黃色中線貫穿頭至尾部,其間並散布著不規則的黑色斑點。適應熱帶氣候,在中國華南和西南有分布;雲南分布於滇南熱帶地區。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1]
尖舌浮蛙簡介
雌蛙體長約30毫米,雄蛙約20毫米左右,體形肥碩;頭小,長寬幾相等;吻短而尖,無吻棱;二鼻孔位背面極相近,眼間距小於上眼瞼之寬;鼓膜不顯而輪廓清晰;無犁骨齒;舌長,後端尖而薄。前肢粗短,指端略尖不膨大;指的長短相差不大,其順序為3、1、4、2;僅指基部之關節下瘤顯著,外掌突圓而突出。後肢粗短,脛跗關節前達眼與肩部之間,左右跟部不相遇,脛長不及體長之半;跗之近端有一顯著之跗瘤,有跗褶;趾端尖細;趾間滿蹼,第四、五蹠間蹼發達;關節下瘤極小而顯著,色灰黑;內外蹠突均顯著。皮膚不光滑,液浸標本的頭、軀、四肢背面滿布大小之刺疣;顳褶明顯,枕部有橫膚溝;咽及腹部有較大之圓疣,沿腹側者成行而顯著。生活時背面為綠灰色或綠棕色,多數標本由鼻間至軀幹後部有寬的淺棕色脊紋,沿股部後方有極顯著之棕色縱紋,縱紋的上下方鑲以乳白色;跗部後外方及第五趾腹面為棕色;東南各省之標本在咽部有兩條縱行之棕色紋,雲南的則缺如;腹面白色。液浸標本背面為淺灰棕色.有不規則的深色斑點,有的在脊兩側具深色縱紋,股後方之縱紋清晰。雄蛙體較小,具單咽下內聲囊,聲囊孔細長。
尖舌浮蛙形態特徵
成體:雄蛙體長20mm,雌蛙體長30mm左右。體小而肥壯;頭小 尖舌浮蛙 ,其長、寬幾乎相等;吻短而略尖,無吻棱;鼻孔突出位吻背面,鼻間距很窄;眼位於頭背面上側方,眼間距窄,小於上眼瞼寬;鼓膜不顯而輪廓清晰;無犁骨齒;舌窄長,後端薄而尖;下頜前方有一個齒狀突。
前肢粗短;指端細尖;第三指長,第一指略短於第三指,第二指略短於第四指或幾乎等長;指側有緣膜,基部有蹼;僅指基關節下瘤明顯,呈球形突出;外掌突較小,呈球形突出。後肢短,胯部渾圓而粗;後肢前伸時脛跗關節達眼與前肢基部之間,左、右跟部不相遇。脛長不到體長之半;趾端細尖,第三、第五趾略短於第四指;趾間滿蹼,外側踱間蹼發達;踱外側有膚棱;關節下瘤極小;內外踱突相距遠,均明顯隆起,內踱突高大且有游離刃。
皮膚粗糙,頭、軀及四肢背面滿布大小不等的刺疣;咽部及腹面有較大的光滑圓疣,有時對稱排列成行,體側、股後、肛周圍及脛背圓疣更為顯著;顳褶隱約可見,斜向肩基部;有跗瘤及跗褶;有的標本在咽下兩側及股前各有一對黃色腺體。
尖舌浮蛙生活習性
尖舌浮蛙 常棲息於水田和低洼積水的濕草地或溝坑內,特別喜在剛返青的稻田中活動。常漂浮於水面,稍受驚擾,即潛入水中。在廣東4—5月產卵,卵徑約1 mm。主要捕食膜翅目昆蟲,如蟻、小蜂、姬蜂;也捕食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蜻蜓目、雙翅目等昆蟲和蜘蛛。
尖舌浮蛙分布
尖舌浮蛙(3張) 分布於中國、香港、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孟加拉、柬埔寨、印度、印尼。在中國大陸,分布於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地,常棲息於較大的水坑及稻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爪哇。
尖舌浮蛙保護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